倪祥保王甯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全面抗日取得偉大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20世紀中華民族最為重大的3個曆史事件。2015年9月3日,适逢中國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70周年紀念日,江蘇廣電總台國際頻道播放了常熟廣播電視總台拍攝制作的5集紀錄片《抗戰組歌》。該片真實感人地再現了多首著名抗日歌曲的創作故事,不僅使人強烈地感受到當時的抗日豪情與藝術情懷如此澎湃,而且也能使人對中華民族的抗日戰争和中國共産黨在其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有更多更深切的認識。
一、立意獨特而啟迪豐富
5集紀錄片《抗戰組歌》,分别以中華民族從1931年以來開展抗日戰争期間創作并流傳廣泛的《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黃河大合唱》、《大刀進行曲》和《遊擊隊之歌》5首歌曲為主題拍攝而成。這個題材選擇和立意安排不僅别具匠心且富有啟迪意義。常熟廣電總台以紀錄片中心主任許軍為首的創作團隊,以5首著名抗日歌曲為切入點拍攝的5集紀錄片《抗日組歌》,在中國紀錄片創作曆史上具有開創性,也獲得了成功。
優秀的歌曲,無論是歌詞還是樂曲,都是現實生活及情感的藝術表達,都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紀錄片《抗戰組歌》中描述了“9·18”事變後,東北人民不屈不撓的抗日鬥争,這就是著名抗日歌曲《義勇軍進行曲》和《松花江上》創作時的曆史背景。很多著名抗戰歌曲的創作、誕生,其實都具有集體創作性。《松花江上》的作者張寒晖沒有去過東北,之前對東北幾乎一無所知,《松花江上》是他在體驗到亡國之痛并深入采訪東北流亡民衆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與其說此曲是作者一個人的創作,不如說是凝聚了東北無數流亡民衆悲慘記憶的群體創作。無獨有偶,由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不僅有東北抗日義勇軍的生活基礎和《義勇軍誓詞歌》的作品基礎,還有共産黨人夏衍、田漢和著名抗日将軍朱慶瀾各種形式的參與和影響。冼星海夜以繼日創作《黃河大合唱》的激情,不僅來自當時中華民族全面抗日的感人形勢和光未然詩歌内容的豪情萬丈,也在于當時延安軍民對他音樂創作的關注與幫助。他不斷聽取群衆意見來盡快完善提升自己作品的故事,與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賈島在寫詩過程中向人請教相比,更具有“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屬性。因此,今天通過《抗日組歌》來重溫那些源于曆史生活的抗戰歌曲,能夠讓我們非常強烈而真切地感受當時中國社會曆史的脈動與人民大衆的熱血,永遠激勵我們行走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複興的大路上,去不斷實現包含13億中國人民和平、富強、民主、幸福的中國夢。
觀看《抗戰組歌》使筆者非常有啟迪的是,這些歌曲不僅具有荀子所講的“感人也深,化人也速”的特點,而且也不得不讓人很自然地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在中華民族長達14年的抗日戰争中,為什麼最著名的抗日歌曲大多都是由中國共産黨人執筆創作的?為什麼最著名的抗日歌曲絕大部分都誕生在以延安為中心、文化生活條件異常艱辛的根據地,而不是條件相對好一些的國民黨控制的大後方?從藝術創作一般規律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為身為中國共産黨人的創作者更加心系民族,将自己的藝術生命完全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抗日戰争之中。而這與中國共産黨自始至終一直堅持全面抗日的政治主張密切相關,與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具有更加廣泛的抗日現實基礎、澎湃的抗日社會輿情密切相關。該紀錄片告訴觀衆,《義勇軍進行曲》在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之前,不僅在神州大地,甚至在太平洋地區乃至大洋彼岸都進行了很好的傳唱。因為這首歌曲不僅是嘹亮的戰鬥号角,也是對和平的強烈呼喚。從這個意義上說,優秀的音樂作品無愧是人類精神與心靈的語言,可以跨越民族、穿越時空而獲得永恒。因此,選擇著名的抗戰歌曲來拍攝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争的偉大勝利,能使觀衆在感受曆史風煙撲面而來的同時,激發出強烈的愛國情懷,制作方在此确實獨具匠心。
二、曆史現實的藝術呈現
縱觀5集紀錄片《抗戰組歌》,它以歌曲為抓手,實現了走進抗戰曆史、尋找相關人物和講述生動故事的三位一體。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該紀錄片給觀衆呈現了很好的曆史畫卷,并講述了感人故事,與當下具有很自然的關聯。《義勇軍進行曲》一集中,當國歌響起,國旗在北極哨所飄揚的鏡頭播出時,雖然沒有天安門廣場上升國旗奏國歌那樣的莊嚴而大氣磅礴,但卻别具蘊意—因為《義勇軍進行曲》最初就是為東北抗日義勇軍而譜寫的。如果沒有中華民族廣大普通民衆的奮起抗日,也就很難有抗日戰争的偉大勝利—而這就是中國共産黨人一貫堅定提倡全面抗日的認識基礎、信心根據和力量源泉。當然,這也是中國共産黨人能夠逐步獲得中國最廣大人民群衆政治認可的重要曆史原因之一。
主體故事為曆史内容的紀錄片《抗戰組歌》,大量使用了以往涉及抗戰時期的曆史影像資料。由于這些影像資料非常有限,曾被很多影像作品所利用。因此,怎樣很好地利用有限而不可避免重複運用的這些曆史影像,也是考驗創作者藝術态度和藝術水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5集紀錄片《抗戰組歌》關于抗戰時期曆史影像的利用中,給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某些戰鬥場面和百姓逃難的鏡頭。紀錄片似乎偏好使用這種非常富有力度感和視覺震撼效果的鏡頭,由于其中剪輯處理和聲畫組合得當,這樣的畫面表達,與其說在渲染戰争的慘烈,不如說也在象征着中華民族抗日戰争的“爆發”與“奮力”。特别值得稱頌的是,該片特别注重收集逃難人群中各種各樣人的臉色與眼神,并且盡可能在原有基礎上造成相對近切的畫面效果,讓觀衆更加無法回避片中難民發自内心深處的神色與眼光,并且不得不與他們進行跨越時空的心靈與情感的交流。也許,這隻是創作者為了能夠從技術層面實現創新運用而進行的一種精益求精,但是其呈現的現實效果帶有很好的藝術感,甚至很強烈的情感色彩和很豐富的思想内涵。
紀錄片《抗戰組歌》在利用平面造型而造成三維動感景象方面的努力也很值得贊賞。無論是畫面上從煙鬥裡冒出一絲袅袅升騰的輕煙,還是處在饑寒交迫中的災民的照片上飄揚起的細微雪花,都在努力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來彌補曆史資料表達的某種局限性。紀錄片的片頭更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不僅運用現代的影像技術讓靜态的主體畫面增加一定的動感和相關的聲音,還重點表現了主體形象的木刻造型。黑白兩色的木刻,不僅具有曆史感,而且使抗日将士的主體形象顯得有棱有角,給人以十分英氣而莊嚴的感覺。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魯迅先生所倡導的木刻畫,似乎特别适合并且能夠非常傳神地刻畫出當時的中國社會生活,因此在延安地區也就自然而然獲得了很好的提倡與傳播。諸如這種看似很不經意,其實用心良苦的藝術表達的選擇,對于一個總共隻有4個人的創作團隊來說,更是令人欽佩贊歎的。
5集紀錄片《抗戰組歌》所選擇記錄、拍攝的《大刀進行曲》、《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和《遊擊隊之歌》,其作者身份各異,他們來自祖國各地,雖然工作生活環境非常艱苦甚至極其險惡,但是他們都因為自身強烈的抗日情懷而成就了中華民族音樂曆史上的不朽之作。這也許不是5集紀錄片《抗戰組歌》所表達的主體内容,但是其客觀上造就了這樣的傳播效果。紀錄片的這種藝術表達及傳播效果,不僅讓我們更好地記住了他們,并且對于我們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更好地學習這些音樂家的生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夢而努力前行,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作者倪祥保單位:蘇州大學;王甯為蘇州大學博士生/責編: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