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田海燕
文學與影視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文學作品通過影視加工的方式獲得更多民衆的關注,而影視藝術通過與文學作品的結合實現了其文化藝術内涵的提升。近年來,影視與文學藝術的結合以及其所取得的成功吸引了越來越多學者的注意,然而對這一藝術現象的關注多是針對國内作品。随着我國文化市場的拓寬,國外的優秀藝術作品大批湧入國内,獲得了受衆的廣泛好評,其中由文學改編為影視劇的優秀作品更是引發了大量關注和讨論。本文以英劇《神探夏洛克》為例,結合時代背景對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進行初步分析和探究,發掘其在改編與傳播中的創新之處,以期能夠為當下影視藝術的對外傳播與發展提供一定借鑒。
一、英劇《神探夏洛克》的改編藝術
《福爾摩斯探案集》是由英國作家柯南道爾所創作的56篇短篇小說及4部長篇小說組成,由其改編的英劇《神探夏洛克》自2014年開播至今共包含9集。顯而易見,在客觀條件限制下将小說中的所有故事全部改編為電視劇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如何靈活運用各種改編策略在有限篇幅内更全面、具體地向受衆群體展示劇中的人物和情節,就成為了擺在改編者面前的關鍵問題。
當下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主要包含三種形式:“忠實高于改編”、“改編高于忠實”以及“既忠于原著同時也不乏創新”。第一種改編在最大程度上對文學原著進行了再現和還原,然而在時代進步的背景下,這種改編方式創作出的影視作品往往由于表現僵化而不為觀衆喜愛和認可。第二種以文學原著為框架,采用誇張或模仿的表現方式進行故事講述,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廣大受衆群體的注意力,但是這種改編在本質上是對文化的一次性消費,甚至會消磨掉文學作品本身的價值,因此也不為學術界提倡。而本文研究對象《神探夏洛克》所應用的即為第三種改編,在有意識地忽視了諸如時代環境、案件經過等多種表層“真實”元素的同時,準确深入地把握住了諸如令人拍案叫絕的偵破技巧、毛骨悚然的反派角色及駭人聽聞的犯罪案例等原著精髓。這部改編作品在各社會階層受衆群體中産生的廣泛而深入的影響表明了跨文化傳播的成功性。其具體成功元素的運用主要有如下幾點。
1.集體互文性強化
文學原著與由其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之間存在着無可分割的互文性,也就是說文學原著由文學改編創作成影視作品後,二者即建立起了互相參照、牽連且無可分割的相互關系。
曆史上福爾摩斯偵探小說的多次改編積累下了廣闊的受衆群體,《神探夏洛克》要取得成功就必須保留住這一部分受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開發。對此,《神探夏洛克》如前文所述首先把握住了原著精髓,在一定程度上采納了上世紀80年代電視劇中的靈感,發掘了二者的契合點,并通過契合點引發舊有受衆群體的情感共鳴,使之關注、接受和喜愛劇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背景、情節等過大的變動而引發的情感排斥。同時精彩的劇情也激發了新一代青年受衆群體對原著的好奇心理,促使其閱讀并尋找與劇作之前存在的相似性,文學原著與劇作的互文性使受衆群體對劇作有了更深刻、持久的印象,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為作品赢得了更強的傳播影響力。
2.應用新媒介技術
《神探夏洛克》對新媒介技術的應用可以從多方面體現出來。應用國際信息傳播技術,劇作實現了在不同國家、地區的同時播出。應用網絡信息技術,劇作讓制作者對受衆群體的意見反饋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以該劇第二季結尾為例,夏洛克的假死引發了廣大觀衆的熱烈讨論,提出了諸如“飛行衣”、“重力靴”、“替身”等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設想,為編劇提供了更多更奇妙的創作靈感。從第三季開始,電視劇制作者收集、整理并分析了觀衆提出的理論設想,制作成為分線索并融合在劇中,這無疑是新媒體時代中制作者在媒介支持下深入了解受衆群體思想、精神需求的成功範例。
3.創新化的表現方式
文學作品用文字的表達方式創造出了情節、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個性等,而影視劇的改編不僅要完成場面及動作創作、人物關系調配,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從文字到影像的本文轉化,即運用視覺語言表達文字内容。《福爾摩斯探案集》為長篇偵探小說,故事情節性較強,改編難度較小,其主要側重包含有經典環節渲染、故事情節凝練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等,這也是由文學改編成影視作品過程中能否抓住精髓、反應主題和時代特點的主要決定因素。
《神探夏洛克》中,新一代福爾摩斯手中的煙鬥變為了智能手機,滿頭卷發取代了原有的獵鹿帽;新一代華生成為了戰後退伍軍醫。二人由中年紳士變為青年偶像,原著中二人的深厚友誼在劇作中得到了更深刻的展現:夏洛克為不連累朋友不惜假死、華生為使朋友逃生而攜帶滿身炸彈與敵人扭打。劇作運用字幕的方式對人物心理做出了可視化處理,使觀衆對夏洛克内心的所思所想有了明确了解,在增加叙述内容的同時帶動了觀衆的參與熱情,使其能夠有身臨其境、跟随主人公一同解開謎團的代入感。劇作中的故事完全颠覆了以往“忠實性”的改編原則,如将《四簽名》的奪财故事改編為黑暗勢力找尋走私文物,并加入了神秘的東方色彩;把原著《跳舞的小人》破解動作密碼的情節改編為破解黑蓮教的蘇州碼子等,篩選并去除了原著中的非重點元素而将文中精妙的偵破、推理技巧和過程作為劇作的表達核心。上述種種創新化的表達方式非但未引發原有受衆群體的不滿,反而使觀衆對其精妙的構思贊不絕口。
二、文化傳播啟示
随着時代的發展,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由完全忠于原著到創新性改變,大批令人贊歎的成功作品誕生的同時,也有不為大衆喜愛和接受的失敗案例,分析、研究前者的成功之處并汲取其中的經驗教訓和相關啟示是十分必要的。
1.注重差異
性紙媒與電子媒介相比各有不同的特點。語言和文字是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受文化背景等客觀因素的限制,紙質載體的叙述方式也必然具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對比來看,影視劇的叙述方式則有着超越紙媒的全球性和跨民族性。将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作品,即通過更加生動、具象的視聽手段向受衆群體展現文字中的人物、情節等,一方面能制造出紙媒無法實現的感官震撼,消除由受教因素帶來的信息接受阻礙并進一步擴大信息受衆面,提供更多的知識信息接受途徑;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認過于直觀的表達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壓榨了受衆者的思考空間,原著中特定文字才能表達出的深刻含義也可能因此消失。由此可見,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必須首先注重二者之間的差異性,熟悉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的表達特點及優劣特征,在發揮影視作品優勢特點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削弱改編可能導緻的文化内涵的流逝,在為受衆者提供視聽感官享受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其精神素質①。《神探夏洛克》不僅利用聲、畫、字的結合為大衆提供了原著展現不出的精彩視聽享受,同時也充分展現了原著所要表達的人類的智慧、友誼的美好、對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等諸多文化精髓。
2.把握時代熱點
除建立在原著文化精髓基礎上對劇情與人物進行精心重構的同時,《神探夏洛克》對時代熱點的把握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中夏洛克同華生的“暧昧”互動是廣大受衆者關注和讨論的重點。房東太太對二人的調侃、夏洛克哥哥對華生出現在夏洛克身邊的認可等輕松诙諧的暧昧情節,迎合了時下關于對“同性戀”這一話題的關注。此外,無論是青年偶像形象的主人公、節奏緊湊的情節發展還是懸念層出的劇情,劇作的改編無時無刻不在彰顯着新時代獨有的諸如快節奏、娛樂化等文化特色。由此可見,能否在精神層面上把握住時代熱點,滿足受衆的精神需求也是決定劇作改編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3.原著與現實的平衡
福爾摩斯這一藝術形象誕生于18世紀80年代,而時代發展使原著中的很多内容在今日不再适用,例如福爾摩斯對血迹的判斷、通訊不便帶來的時機贻誤等原著社會環境下的極大困擾,都可以被現代科技輕易解決,如若忠實還原原著内容則必然無法引發觀衆的觀賞興趣。因此,《神探夏洛克》完全摒棄了此類内容,僅僅保留了原著中諸如缜密的推理過程、嚴謹的思維方式等精華,并加入了諸如恐怖組織、信息化漏洞等現實社會的相關内容,同時也賦予了原著中英雄式主人公一些類似常人的缺點,成功将文學原著與現實生活結合到了一起。通過把握原著與現實之間的平衡,劇作不僅延續了原著的文學内涵,同時也強化了其自身的現實意義,以喚起受衆者對現實的思考與共鳴的表現方式獲得了傳播成功。因此,實現文學原著與現實生活二者之間的和諧,也是将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劇作所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由開始的忠實照搬到現在的創新探索,由開始的困難重重逐漸演變到了今天的蓬勃發展,其漫長曲折的發展曆程證明改編的藝術創作方式對于文學和影視發展的重要意義。英劇《神探夏洛克》在文化傳播領域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其影視改編技巧新穎獨特,值得學習與借鑒。當下,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研究、學習外國優秀作品,汲取其中的精華為我所用,是從業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注釋:
①萬信瓊、喻閏梅:近十年文學作品影視改編與傳播研究述評,《電影評介》,2011年第8期。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責編: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