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自制劇是指以網絡文化為主導,以互聯網思維為動力,以戲劇化的形式呈現的符合網絡傳播規律和傳播特點的視聽藝術形式。近兩年,網絡自制劇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和影視創作的新貴,其原因有三:一是近年來網絡廣告的資金收益大幅超越電視媒體。網絡廣告的植入形式靈活多樣,目标用戶(受衆)的到達率較高。網絡上活躍的擁有巨大購買力的用戶群體,讓廣告商更青睐于将資金投入網絡劇的制播。二是網絡劇的創作環境相對寬松。盡管廣電總局等有關部門出台了若幹規範網絡劇的政策,但是就類型、風格、題材和表現手法而言,如靈異題材、暴力元素、兩性話題等,網絡劇創作更為自由和寬松。因此,在電視劇創投環境相對收緊的語境下,創作者轉身走向網絡劇。三是網絡劇由網絡平台制播,從源頭上解決了播出渠道問題。在“一劇兩星”的政策制約下電視播出平台的輸出量有限,這讓每年上萬集的電視劇中有很多尚未播出就被收入庫房。而網絡播出的非線性傳播方式解決了劇集的出口問題。網絡觀看的便捷性規避了電視線性播出的時間制約,變黃金時間為私人時間,變客廳觀看為随身觀看,這些利好因素讓網絡劇的創投越發火爆。總的來說,有8個關鍵詞是中國網絡自制劇的主要特征:
一、颠覆式
颠覆式是指網絡自制劇的創投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傳統影視劇制作模式、表現内容、藝術手法的颠覆。網絡劇根植于網絡文化,而網絡文化又是民衆在公權力之外的重要話語平台。網絡文化集中體現民間話語、民間審美、民間價值取向等重要文化指标。網絡文化主要由40歲以下的年輕網民推動,其主力軍是90後甚至00後的學生族群。這些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喜歡利用網絡來彰顯自我個性、挑戰既有規則、颠覆傳統觀念。網絡劇正是抓住網民這一收視訴求,用全新的創作理念和制播方式與傳統影視劇加以區隔,以更加接近互聯網用戶訴求的形态呈現給網民。對權威的挑戰、對傳統的拆解和對規則的反叛,讓網民獲得心理快慰和情緒宣洩,并由此獲得話語權和參與感,這讓網絡劇的颠覆式創作成為網民的大衆狂歡。網絡劇的創作中常常運用解構、拼貼、戲仿、誇張、變形等手法,與網民的自我意識和價值判斷形成共鳴,以獲取較高的人氣、話題和點擊率,進而收獲經濟效益。如《遊記》借助《西遊記》裡的人物原型,談論當下社會的熱門話題,用惡搞和諧谑的方式宣洩心中憤懑與無奈。《萬萬沒想到》則用自我降格的方式調侃現實,表達年輕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訴求。
二、碎片化
碎片化是指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階級分化、經濟分化和文化分化等所帶來的碎片化的社會生存狀态。互聯網時代,文化領域的信息龐雜并且呈現分散、割裂、碎片式的形态。在普遍喧嚣的快節奏生活中,人們很難沉靜下來閱讀冗長的紙質文本,思考重大的哲理命題。網絡劇抓住互聯網傳播這一特點,以片段式、小品式的叙事方式,展現節奏快、篇幅短、強情節的故事内容。再者,移動終端的多樣化和便攜式,讓網民可以通過不同的終端如手機、平闆電腦等觀看網劇,碎片化的呈現方式恰好可以填充受衆分散的時間,人們可以在出行、購物、工作和生活的間歇利用點滴時間觀看網劇。碎片化成為許多網劇的創作要領。像是《嘻哈四重奏》等劇作,采取跳躍、拼貼的叙事方式,把每集的時長壓縮到5-20分鐘,用較短的時間完成叙事、推向高潮。同時,弱化劇集之間的連續性和劇情之間的連貫性,讓觀衆在随機進入劇情的時候,無需過多揣摩故事前後邏輯,并且能夠迅速建立人物關系,産生帶入感。
三、淺閱讀
淺閱讀是指人們的文本閱讀經驗和閱讀感受趨于淺表化和感官化,缺乏深層次和審美化的精神升華。讀圖時代和網絡時代的到來,讓人們的文本閱讀經驗在很大程度上被影像所取代。麥克盧漢曾說:“照片和電視誘使我們脫離文字的和個人的‘觀點’,使我們進入群體圖像的、無所不包的世界”。①在這個“世界”裡,深度的思考和精進的閱讀被淺表化的視聽符号所置換。網絡劇由網絡文化所主導,其内容生産往往舍棄影視劇可能傳遞的、關于“人與世界”的關系的深度思考,盡管這思考比起紙質文本還是顯得淺顯通俗。如《同居男女》、《我的前任是極品》等劇用淺顯、搞笑、快節奏的方式,講述青年人的情感訴求和生活期許。停留在視聽愉悅,拒絕思考、消減崇高,用淺表化的視聽修辭講故事是網絡劇面對目标受衆時的必然選擇。因為對于90後乃至00後來說,網絡劇是他們宣洩情感、尋找娛樂和排遣寂寞的玩伴,而非思考人生、獲得知識并指引未來的導師。
四、融媒體
融媒體是指廣播、影視、網絡和手機等媒介形式的融合發展。網絡劇深度融合影視和網絡的特性,在其接收終端上實現電視、網絡和手機的跨屏傳播。媒介融合的傳播特點是網絡劇創作時必須考慮的關鍵詞。一些劇集較長、時空跨度較大、情節粘合度較高,内容相對主流的作品,在制作時要考慮到反向輸出電視平台的可能。一些劇集較短、時空跨度較小、情節關聯度較低,内容相對非主流的作品,在制作時則要更多考慮手機用戶的觀影體驗。首先,這種有針對性的創作考量,會讓網絡劇的傳播突破屏幕的政策藩籬。對内容範疇和影像尺度的管控可以讓網絡劇反向輸出電視。網劇《他來了,請閉眼》由于在網絡上的超高點擊率和其适合電視播出的内容呈現,讓劇作成功登錄電視平台并且獲得不俗的收視表現。其次,這種有針對性的創作考量,可以有效管控制作成本。如對于屏幕尺寸有限的手機用戶來說,耗費巨資制作的宏大場面,或許不如一個特寫鏡頭更有視覺沖擊力。第三,這種有針對性的創作考量,可以有效管控内容生産。如對于部分觀影時間較為零散的受衆來說,邏輯性、推理性較強的情節,不如碎片化、娛樂化的情節更能夠讓他們緩釋疲憊、消磨時光。因此,充分考慮跨屏傳播的媒介特點,能讓網絡劇實現精準營銷和精準到達,提高投入和産出比。
五、類型化
類型化是指在創作中把題材、叙事、風格相近的表現内容歸為一類,從而産生不同類型的劇作結構、表現方式和主題意義。比如諜戰劇的快節奏、強情節和智力博弈,驚悚劇的犯罪心理、暴力殺戮和救贖意義,偶像劇的俊男靓女、多角戀情和人性揭示等等。相同類型的劇作,有着相近的人物設置、劇情走向和受衆期待。英國學者阿伯克龍比認為:“類型是制作人與觀衆達成的某種共識”,“同時,類型的定位可以吸收和穩定習慣于看某種類型節目的忠實觀衆”。②網絡劇的銷售渠道依托網絡平台,而大數據技術會自動将某個網絡劇歸為某種類型,以便通過數據分析推送給用戶(受衆)。因此,制作類型化程度較高的網絡劇,有助于大數據技術對劇作進行精準歸類,也有助于受衆與劇作形成收視期待和約會意識。如電視媒體很少涉足的驚悚劇就是網絡劇頗為鐘情的類型,像《靈魂擺渡》等作品,充分滿足了青年受衆尋求刺激、熱衷冒險的心理期待。
六、交互式
交互式是指網民參與網絡文化建構,實現互動傳播,形成互動分享的網絡媒介特征。“媒介是人的延伸”,互聯網的交互傳播特征真正把人的感知器官和生活體驗運用于網絡劇的産業鍊當中。衆籌制作、網絡彈幕、多屏互動以及深度體驗等交互手段,全程貫穿于網絡劇的各個環節。首先,在網絡劇的創投環節,網民的互動參與及其反映在大數據上的指數,可以為班底組建和受衆定位,提供較為準确的意見和參照。其次,在網絡劇的制播過程中,網民可以通過網絡留言、彈幕等方式互動參與,發表評論、募集公衆意見甚至決定劇情走向。網絡劇的制作者為了滿足用戶(受衆)訴求,會在劇情發展中設計不同走向,觀衆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主決定劇情發展和最終結局。第三,通過互動參與的方式,可以延伸網絡劇周邊産業的開發,獲取最大化的市場收益。
七、指向性
指向性是指網絡劇的目标人群有着較為明顯的指向。互聯網思維把受衆轉換成用戶,強調網絡劇的産品屬性,強調針對特定目标群體量身定做。網絡劇更加重視用戶的核心訴求,關注用戶體驗,注重服務意識和互動交流。大數據技術讓用戶的觀劇喜好、流行話題、社會關切有了海量且精準的數據,這些數據讓網絡劇的創投有的放矢。《匆匆那年》等作品借助網絡IP所積攢的衆多粉絲并結合大數據的用戶指數,有針對性地将小說改編成劇集,獲得了巨大成功。
八、強情節
強情節是指網絡劇在結構戲劇情境時,用高強度、高頻率、大落差的戲劇橋段來鎖定受衆的注意力。網絡劇具有注意力經濟的特點,在信息泛濫乃至網絡劇泛濫的當下,擁有較高關注度就能夠獲得點擊量和收視率,進而産出經濟效益。因此,強情節是吸引受衆關注的重要保證。較短的劇集往往在碎片化的叙事過程中用分段粘合的方式吸引受衆,如《萬萬沒想到》、《廢柴兄弟》等劇,在極短的時間内結構人物關系、設計戲劇包袱、完成場景建構,制造情節落差,最終點燃情緒爆點。較長的劇集則用暴力、情色、驚悚等“重口味”的視聽符号,持續鎖定受衆。如《暗黑者》和《心理罪》不約而同地将故事聚焦連環殺人案,用寫實的筆觸還原犯罪現場,用邏輯性較強的推理描寫犯罪經過,劇作血腥、暴力、恐怖的氣氛令人發指。
九、結語
網絡自制劇的誕生時間雖短,卻攜帶着網絡思維的先進理念和網絡文化的前衛意識,以迅猛的創作勢頭占據了影視創投的潮流,鎖定了衆多觀衆。在“互聯網+”的語境下,深入研究網絡劇的創作特點和産業規律,對于影視文化産業的整體發展具有普遍意義。
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大數據時代下的電視文藝創新發展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号:2014GDYB04
注釋:
①[加]馬歇爾·麥克盧漢著,何道寬譯:《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286頁。
②[英]阿伯克龍比著,張水喜等譯:《電視與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8頁。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博士/責編: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