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從傳播學角度看《我是歌手》的得與失

從傳播學角度看《我是歌手》的得與失

時間:2024-10-30 02:21:57

口楊陽

《我是歌手》是湖南衛視從韓國MBC引進版權推出的歌唱真人秀節目,由洪濤團隊打造,節目每期邀請7位已經成名的歌手進行競賽,并在之後陸續推出了踢館制與補位制等全新賽制。《我是歌手》第一季自2013年首次播出後,就引起了熱烈讨論。其新型的“明星變草根”的選拔方式、高水準的音樂制作與多元化的節目傳播模式赢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在《中國好聲音》、《聲動亞洲》、《激情唱響》等草根選秀類音樂節目熱播的當下,《我是歌手》作為一檔新型的音樂節目,帶動了一種全新的綜藝發展模式。到目前為止,《我是歌手》已成功舉辦了4季,在彰顯強大生命力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試圖通過分析該節目的成功與不足,來對同類節目的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創新性傳播模式的運用

1.主體:明星變草根

湖南衛視作為國内綜藝節目的先行者,帶動了“快男”、“超女”的火爆一時,在2005年《超級女聲》聲名大噪後,一衆草根選秀類綜藝節目緊随其後,但随着時間的推移漸漸造成了觀衆的審美疲勞。而《我是歌手》大膽地将參賽主體換成明星群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明星群體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固定的粉絲群體,這也決定了節目在開播之初就擁有了數量龐大的觀衆基礎。其次,明星的晉級與淘汰會引起更加熱烈的讨論,而不會像普通的草根類選秀節目那樣容易被人遺忘,這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節目的熱度,當熱度維持1-2周後,下一個明星又被淘汰,從而使得節目自開播以來就有一浪接一浪的收視熱潮與話題熱度。

2.客體:賽制的轉變與創新

作為一檔競技類音樂節目,明星的去留如何決定,是節目模式所面臨的重大瓶頸。在以往的草根類選秀節目中,晉級往往由專業評委或手機平台投票這兩種方式決定,而《我是歌手》對此則做出了全新的舉措—結果完全由500位大衆評審決定。首先,參賽明星的專業水準已經很高,專業評委若擁有“決定權”便難以服衆,所以節目組隻将專業評委的點評在節目中穿插播出,而不作為最終的決定;其次,明星擁有較為固定的粉絲群體,如果采用大衆手機平台投票的方式則有失公允,從而降低了節目的專業性,所以節目組每期都邀請500位大衆評審,在保證數量的同時又不至于為節目組帶來太大的計票工作量,而每期7位明星演唱完畢後接受觀衆投票,這種“現場Liveshow”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節目的公平與公正。明星與評審之間的互動是直接的,從而保證了傳播的有效性與及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明星”身份對評審結果的影響。

3.後期:平行蒙太奇剪輯方式

學者祁林在《電視文化的觀念》一書中指出,“若想有更加宏大的叙事,就必須将不同時空的畫面組接在一起,讓觀衆用自己的思維使這些畫面直接産生意義,從而完成一個更大範圍内的叙事過程”。①《我是歌手》就創新性地将各位歌手賽前的準備通過不同時間和地點的錄制展現給了大衆,讓大衆在節目之外對歌手的生活産生聯想,想了解“節目之外”的明星們是什麼樣。“節目對歌手各個環節準備階段的超密度剪輯,真實記錄了他們最原生态的情緒反應,打破了以往選秀節目的單一叙事模式。《我是歌手》當中平行蒙太奇畫面的應用讓觀衆能夠同時看到7位歌手的即時動态,将一些出人意料的畫面予以多線索交叉展現,更增強了節目的緊湊感與視覺沖擊力。”②

二、多元化傳播策略的綜合展現

1.懷舊與創新

2012年暑期的《中國好聲音》将草根音樂選秀推上了巅峰,而《我是歌手》卻獨辟蹊徑走了“專業”路線,請來參賽的歌手多是老牌實力歌手。第一季的12位歌手分别是:羽泉、黃绮珊、沙寶亮、尚雯婕、齊秦、陳明、黃貫中、楊宗緯、林志炫、周曉鷗、辛曉琪與彭佳慧。可以看出,歌手陣容的專業性毋庸置疑,當彭佳慧演唱經典曲目《走在紅毯那一天》時,便激起了許多觀衆的“懷舊情懷”。音樂伴随着人成長,也承載着人們成長的記憶,當老歌中所蘊含的情感映射到記憶中時,現場的許多觀衆不禁淚流滿面。《我是歌手》運用了音樂的媒介性,在一個特殊的媒介語境下激發了人們的情感共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而除了懷舊之外,《我是歌手》還擁有着專業的音樂團隊,對歌曲進行了各種風格與類型的改編,令人耳目一新。第三季的歌手胡彥斌更是被稱為“音樂魔術師”,他所帶來的《你的背包》、《味道》等改編歌曲,不但引發了“老歌新唱”的熱潮,也為音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對熱愛音樂的普通觀衆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歌手》不僅僅是為了博大衆一笑,更是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傳播性能,對國内音樂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電視媒介作為“傳遞資訊、提供娛樂”的主要傳播手段,已經融入了大衆的日常生活中。而《我是歌手》作為一檔高水準的音樂節目,已自動承擔起了“傳承文化”的責任,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大衆的音樂審美能力。

從第二季開始,《我是歌手》逐漸吸納了音樂的新生代力量,如第二季的鄧紫棋、周筆暢,第三季的張靓穎、黃麗玲,更有韓國《我是歌手》“歌王”鄭淳元的加入,為節目提供了更多的看點與可能性。《我是歌手》盡可能地擴大節目受衆,沒有限定傳播的指向性,通過對老牌歌手、新生代歌手、國外優秀歌手的納入,将觀衆群體覆蓋到了各個年齡層,最大程度地實現了節目的廣泛傳播。

2.新媒體支持

據悉,2013年《我是歌手》首播就奪得了收視率1.06,份額6.07%的好成績,在同時段節目中位居第一,同時在湖南衛視全天、晚間和黃金檔收視均排名第一。而在接下來的節目進程中,收視率更是一路高升,如此穩定的收視率背後,除了節目制作的精良外,新媒體的支持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比如,每一期的《我是歌手》節目在微博、論壇與搜索引擎中都會成為熱點話題,歌手與節目的關注度也在一路飙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具體來說,首先,每期的微博話題量都超過了百萬次,各行各業人士都來發表對節目的看法,其中以贊賞居多。其次,在各個網絡播放器的音樂排行榜中,歌手改編的新曲都名列前茅。例如在第四季的比賽中,歌手徐佳瑩改編的來自宋冬野的《莉莉安》、來自張惠妹的《相愛後動物感傷》等歌曲,都長期“霸占”了QQ音樂下載排行榜的前列。

《我是歌手》緊随時代的潮流,運用新媒體傳播媒介,将自己的節目理念在網絡平台上廣泛推廣,從而成為了大衆的焦點。新媒體傳播媒介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等特點,而其即時性與共享性無疑為節目的造勢提供了理想平台。

三、傳播機構的理想與現實隐憂

傳播學的“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受衆成員是有着特定“需求”的個人,其媒介接觸活動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③換言之,觀衆尤其是現場的500位大衆評審,往往會選擇最能滿足其心理需求的音樂類型。在這種情況下,激昂的“大歌”更能煽動觀衆情緒,給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當下,大多數媒介都認同“受衆即市場”這一基本觀點,在媒介與受衆雙向互動的時代,電視節目都傾力迎合廣大受衆的心理訴求,而音樂作為主觀能動性很強的情感載體,在迎合觀衆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改變其本來的性質。對于受衆情感的滿足與音樂理想的堅守,不但是節目組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每一位參賽歌手需要面對的問題。

如今,《我是歌手》已經成功舉辦了4季,邀請了數十位歌壇老牌唱将與頗具實力的歌壇新秀,“參賽歌手資源稀缺”這個問題開始逐漸的擴大化,合适的人選愈來愈少,而願意參賽的歌手理念與節目組的制作理念也常常會發生摩擦與碰撞。節目該如何可持續發展、獲得長久的生命力,也是眼下亟待思考的重要問題。此外,節目的大熱必然伴随着各種利益鍊的複雜化,在利益的考量下,音樂是否會繼續作為一種單純的情感載體與傳播媒介,将真誠的歌聲帶給受衆?在種種現實的隐憂下,《我是歌手》要走的路還很長。

注釋:

①祁林:《電視文化的觀念》,複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頁。

②李琦、陳倩怡:我是歌手的傳播學解讀,《傳媒觀察》,2013年第8期,第13頁。

③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頁。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責編:胡斌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