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化産業的不斷升溫,動畫作品逐漸成為文化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動畫作品因其題材多樣、娛樂性強等特點,廣受觀衆喜愛。由于動畫作品的觀衆目前在我國仍以青少年為主體,所以在諸多動畫作品中融入教育内涵便可以迅速地傳播到觀衆的意識形态中。因此,動畫作品的創作過程應當重視核心價值觀的表現,正确的核心價值取向對培養我國青少年樹立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一貫重視影視作品的教育意義,并且将其作為重要的政治思想教育工具和中華文化傳播的載體來傳播社會核心價值觀。
一、動畫作品體現出的民族精神
當今,文化市場開放并且非常繁榮,各民族各國家的不同文化及作品相互交融,社會價值觀的取向也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着變化。我國的動畫作品曾經有過輝煌的曆史,經典作品體現出了很強的民族特征,這種民族特性在當時傳遞出我國獨有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表達出團結、民主、文明的核心價值取向。
上世紀60年代,我國老一輩動畫藝術家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探索,制作出大量具有中國特色并體現民族風格的動畫作品,例如《神筆》、《驕傲的将軍》等,通篇都浸潤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中,角色造型和場景設計以及影片中的音樂都取材自我國傳統戲曲文化的元素,角色表演的一舉一動無不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精、氣、神!這批優秀的動畫作品充分發揮了中華民族的獨特風格,在動畫創作的發展上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大衆審美要求又符合觀衆欣賞習慣的特色道路,同時也用中國傳統文化豐富了世界文化藝術寶庫。《神筆》等作品在國際動畫大賽中獨樹一幟、屢獲大獎,震驚世界影壇,被動畫領域尊稱為“中國學派”。來自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些人物形象,都有着深厚的曆史淵源并且脍炙人口,流傳廣泛。這些動畫影片也正是借助于傳統文化元素,折射出中華民族敢于面對艱難、追求真理、不屈不撓、戰勝困難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精神的核心價值取向。
“中國學派”是中國動畫的巅峰代表,在本土化、民族化、特色化的動畫創作表現手法上,有諸多寶貴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在文化傳播與思想教育方面,通過民族化的動畫作品體現出了“尊禮義,重廉恥”的文化精髓。我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曆史文化,千百年來形成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體系和藝術思想,具體表現在淳樸和厚重的民族精神特質上。
二、動畫作品體現出的地域精神
除了上述的民族精神外,動畫作品通常還體現出不同區域的地域精神。在動畫創作的過程中所傳遞的信息往往具有較為明确的區域性,例如發生在中原地區的《曹沖稱象》和發生在江南地區的《牧笛》等作品。影片表現的内容與主題會依據不同的地域文化特點進行表現,并且依托這些文化特點傳遞出相應的核心價值取向。所以,區域文化各有特點,由此而創作的作品所傳遞的信息也會有所不同。
在我國北方地區,氣候幹燥、四季分明、地域廣闊、風光壯美,在這樣自然環境中的北方遊牧民族與漢族經過千百年融合,孕育出厚重的區域文化,反映在動畫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形象通常表現為:嚴謹厚重、奔放豪邁,體現着我國北方的文化特色,樸實、善良、強悍、勇敢。例如作品《鷹》,是上世紀90年代由長春電影制片廠創作完成的動畫作品,講述一隻生活在草原上的雄鷹戰勝九頭鳥的故事。雄鷹通過堅持與努力最終取得勝利,使得國王也深受鼓舞,于是憑借執着與勇氣,帶領國家最終走向強大。作品中角色形象具有典型的北方人民的特點,厚重樸實、勇于承擔、英勇善戰。
我國南方地區則與北方有着很大的區别,氣候溫暖濕潤、山清水秀,在這樣的地域環境中,動畫作品所表現的角色形象通常是聰明伶俐、溫婉柔美的狀态。例如,1963年由上海美影廠創作完成的水墨動畫《牧笛》。該影片采用中國傳統的水墨寫意畫為表現手法,影片中有潑墨如水的大寫意,也有惜墨如金的人物刻畫,将一個善吹短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夢境裡,牧童進入到風景迷人的優雅幻境,那裡山峰層疊、飛瀑奔瀉,一派江南景象,加之泉水落岩铮铮作響,編織出一幅奇妙的畫面,使得牧童的水牛也栖息在湖邊留連忘返。作品所表現出的優雅及細緻風格與反映北方故事的作品截然不同。《牧笛》是我國動畫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代表着水墨動畫的發展巅峰,該影片除了将我國水墨繪畫與動畫創作結合得淋漓盡緻外,更在影片核心價值取向上充分融入了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作品清新脫俗、甯靜緻遠。
三、動畫作品體現出的時代精神
我國動畫創作的曆史并不是很長,但卻正值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的時期。所以,不同時期的動畫作品也反映着不同時期的核心價值取向。在動畫發展的不同曆史時期,所創作的作品反映的内容以及所使用的表現形式都是圍繞當時的曆史環境進行的。
上世紀初由上海萬氏兄弟共同創作的,中國第一部動畫影片《大鬧畫室》誕生,雖然影片隻有短短幾分鐘,但它是中國動畫的開篇之作。這一時期,我國社會還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西方文化已經開始進入中國,其中也包括美國的迪士尼動畫作品。受到1937年出品的迪士尼影片《白雪公主》的影響,以萬古蟾、萬籁鳴、萬超塵為代表的萬氏兄弟,結合動畫領域的先進生産技術和中國《西遊記》中的經典段落,創作出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篇《鐵扇公主》。影片于1941年完成并上映,80分鐘的動畫影片雖然取材自《西遊記》,但處處反映出不畏強暴、勇于反抗的革命價值取向。老一輩動畫人在後來的動畫創作中也一直以動畫作品為沒有硝煙的武器,堅持進行抗日救國宣傳。《鐵扇公主》的出現也使當時我國的動畫創作在國際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
40年代中期,由于政治環境的變化,我國的動畫創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動畫創作的發展也一度陷入低谷。戰争雖然對動畫創作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但這一時期也湧現出一些具有積極價值取向的動畫作品。例如影片《皇帝夢》,是由陳波兒編劇、導演完成的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木偶動畫片,作品使用傀儡劇的表現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國民黨政府的黑暗和腐敗。随後在第二年完成的動畫影片《甕中捉鼈》,更是形象地描繪出解放軍戰士的英勇與智慧。這些動畫影片為新中國建立後的動畫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這些影片也有效傳遞了人民反對内戰、争取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取向,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新中國建立後,百廢待興,動畫事業也逐漸恢複穩定。萬氏兄弟組建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我國動畫産業進入到高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動畫創作已經不拘泥于單純的模仿迪士尼模式,而是勇于向民族化領域進行探索,進而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現象,作品創作向着多元化、系列化的方向前進。動畫創作的藝術形式深挖中國傳統藝術,出現了如:水墨、剪紙、皮影、木偶等多種形式,這些創作形式使中國傳統文化得到很好的發揚與拓展。例如《大獎章》、《小鯉魚跳龍門》、《大鬧天宮》、《孔雀公主》等一系列動畫作品相繼問世,這一時期的作品在創作上不但形式新穎,更主要的是在創作主題上反映出了新中國建立後的社會核心價值取向:人民生活幸福穩定;勞動人民積極向上;面對問題與困難敢于鬥争;各民族團結一心共同建設美好家園。這一時期的動畫作品無論是制作水平還是藝術水準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并促成了中國動畫曆史上的第一個繁榮時期。
文革十年期間,我國動畫創作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一時期動畫創作處于低迷狀态,作品問世較少,其反映的核心價值取向十分政治化,例如影片《放學以後》就是圍繞“以階級鬥争為綱”這個主線進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動畫的發展再次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從《哪吒鬧海》、《葫蘆兄弟》到《西遊記》、《我為歌狂》等等,這一系列影片,題材更為豐富,表現手法更為多樣,尤其在90年代後期融合數字技術後,我國動畫作品越來越受到觀衆的喜愛。從70年代改革開放至20世紀末,我國再次進入經濟、文化發展的快車道,經濟迅速複蘇,娛樂文化受人關注,在與好萊塢大片的對決中,中國動畫努力前行。這時期的動畫作品主要以童話故事為題材,傳播的核心價值取向是: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等弘揚真善美的人生觀、價值觀。
21世紀以來,我國文化産業蓬勃發展,動畫産業在政府扶植與觀衆的期待中快速生長,如今也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例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作品,創下5億多元的收入;《熊出沒》、《果寶特攻》等系列動畫片不斷地刷新國産動畫片的營銷紀錄,國産動畫再次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雖然目前還有許多人在質疑中國動畫,認為其作品題材還是陳舊、側重說教。然而,無論褒貶,這些作品毫無例外地都傳遞出了中華民族善良、樸實、勤勞和希望維護世界和平的本性,而這些正是我們最不能舍棄的核心價值取向。
四、結語
根據上述分析,動畫作品的核心價值取向的形成并不是單一因素能夠決定的,是受民族精神、地域精神、時代精神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在幾方面因素中的價值取向始終圍繞着以傳播正能量、弘揚真善美為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了全社會的焦點和價值導向,中國動畫創作将一如既往地以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為己任,為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貢獻力量,這是我國動畫創作者的崇高追求,也是中國動畫事業繼續輝煌的根本所在。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資助,項目編号:2014254
(作者單位:太原師範學院/責編: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