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視紀錄片和電視專題片:國家相冊與民心民願
恰逢中國共産黨建黨9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電視紀錄片和電視專題片在2016年成為承載國家身份與民心民願的相冊,一系列重要的電視文獻片和電視專題片自7月開始密集播出,如32集文獻片《築夢路上19212016》、9集系列紀錄片《紅軍不怕遠征難》等,這與10月底到2017年初播出的反腐專題片和以優秀黨員為主題的專題節目如8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10集特别節目《榜樣》、6集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上、中、下)等,形成了現實呼應,不僅回顧了我黨的輝煌曆史,還反複強調了從嚴治黨、堅守信念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中央電視台在節目編排上也别有新意和深意,《打鐵還需自身硬》這部中紀委力推,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制作的專題片,于2017年1月3日到5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每晚8點首播,新聞頻道每晚9:30重播,而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完專題片後,接播古裝反腐劇《于成龍》;同時,央視戲曲頻道重播老劇《雍正王朝》,共同反映了共産黨人反腐倡廉、從嚴治吏、強國富民、開一代盛世的心聲。
電視紀錄片在2016年也産生了備受好評的現象級作品。3集小成本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于電視首播時并未引起過多關注,卻因為意外吸引了很多年輕觀衆而在彈幕網站哔哩哔哩走紅。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是中國目前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文物修複師修複故宮稀世文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最終豆瓣評分9.4,成為年度“現象級”事件,被認為是“2016年‘二次元’平台受衆需求‘逆襲’傳統影視創作的一次‘意外驚喜’”①。文物修複師們代代相傳的精湛技藝和工匠精神,以及樸素的“擇一事終一生”的修身理念打動人心,正是這種靜水深流給浮躁現實帶來了睽違已久的記憶和情懷。無獨有偶,一部以一名90後普通青年通過摩托車環球旅行,尋訪同齡人青春夢想的紀錄片《世界上的另一個我》也獲得豆瓣9.3分的高評,片中所講的“見識和經曆,讓你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抒發了青春正能量,讓年輕人産生共鳴,傳遞了新一代年輕人激昂向上的生活方式、理想和情懷。上海廣播電視台和上海市衛計委聯合拍攝的10集新聞紀錄片《人間世》圍繞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良好願望,真實地再現了醫生和患者共同面對生死而譜寫的生命之歌,搭建起溫暖人心的溝通橋梁,也因此深深地感染了觀衆。
與此同時,中國曆史文化也正在成為讓世界觀衆“着迷的主題”,英國廣播公司制作并播出的系列紀錄片《中華故事》代表了西方世界熱切了解中國的願望。而中國五洲傳播中心與英國雄獅電視公司合拍的電視系列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則成為英國民衆讨論的熱門話題,引發社交媒體熱議。約翰·皮爾格攝制的紀錄片《即将到來的對華戰争》更是通過導演的訪談和事實,回應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偏頗報道,指出真正構成世界威脅的因素絕非中國。紀錄片已經成為中英合作并正面宣傳中國故事和大國文化外交的最佳方式之一。
可以說,2016年無論是電視紀錄片對古老傳統、文化曆史、民生熱點和中國新青年風尚的生動記錄,還是電視專題片的形象化政論所産生的輿論動員效應,都收到了導向正确、反響熱烈的積極效果。
二、電視真人秀:變臉、題材與素人話題
2016年堪稱我國電視真人秀的變臉之年,在播出數量超過往年的同時,在版權模式、自主創新與熱點話題上進行的改版和升級力度也較大,從對歐美和韓國節目模式“一買二仿”過度依賴的初級階段,開始走向自主研發的道路,這得益于國家政策的調控引導。同時,“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也一直是廣電總局倡導的電視節目理想的制作方向。
2016年初,由于版權問題或名稱不合規制等原因,不少熱門真人秀節目紛紛更名,有的在賽制上做出改變。當被判決停止使用“中國好聲音”的名稱後,浙江衛視遂将原定于7月中旬播出的《中國好聲音》第5季改名為《中國新歌聲》,舞美、LOGO、導師滑椅、主持人都相應地進行調整和改版。江蘇衛視《非誠勿擾》于1月初更名為《緣來非誠勿擾》,《了不起的挑戰》于年末改名為《我們的挑戰》,由燦星制作的《蒙面歌王》第2季在9月中旬升級為《蒙面唱将猜猜猜》。同時,按照廣電總局對名稱用詞規範和避免歧義誤解的要求,《蓋世音雄》《花樣男神》《聲音的戰争》在播出時更名為《蓋世英雄》《花樣男團》《夢想的聲音》;《偶像來了》第2季和《女神的新衣》第3季更名為《我們來了》《我的新衣》;其他還有《叢林的法則》更名為《我們的法則》、《超級女聲》更名為《快樂女聲》、《西遊奇遇記》更名為《勇敢者西遊》、《老爸老媽看我的》更名為《第一次任務》,等等。
嚴控明星子女參加真人秀的“限童令”,在廣電總局的強調下于2016年得到落實。消費“萌娃”對未成年兒童産生潛在的強烈示範性誘導、過度娛樂卻不經心理評估而對當事人造成傷害以及炒作“星二代”旨在撬動粉絲經濟等負面現象一并被抑制,僅有少量節目如《二胎時代》《音樂大師課》被保留,《爸爸回來了》《加油小當家》等明星親子真人秀退出熒屏。湖南衛視已制作完成的《媽媽是超人》和《爸爸去哪兒4》轉為網播,分别在第二、四季度登陸芒果TV,其中《爸爸去哪兒4》升級了原來單一的明星親子模式,增加了“鮮肉爸爸”和“素人萌娃”的實習父子模式,并緻力于呈現多元化的家庭模式。
在親子類節目受限、體育類節目遇冷的情況下,2016年全年,我國真人秀節目題材多集中為音樂競賽、明星廚藝、戶外體驗、明星競技和喜劇綜藝等5個類型。于2016年播出的音樂競賽類節目超過40檔,《我是歌手4》和由燦星公司制作的《中國新歌聲》《蒙面唱将猜猜猜》依然領跑收視;北京衛視從《最美和聲》轉身,開始打造全類型“跨界”品牌系列真人秀,率先推出《跨界歌王》,做好了與2017年銜接的戰略轉移;東方衛視推出兩檔原創音樂節目《天籁之戰》和《加油!美少女》,探索星素結合和女子演唱團的演出方式。明星廚藝類真人秀收視保持穩定,是一款憑借美食誘惑和明星八卦趣聞,為女性觀衆量身打造的展現男性明星魅力的節目類型,浙江衛視的《12道鋒味3》《熟悉的味道》《食在途》、江蘇衛視《星廚駕到3》、湖南衛視《透鮮滴星期天》、安徽衛視《誰是你的菜2》等都是出于這種目的而制作。明星競技類真人秀方面,《奔跑吧兄弟4》雖緻力于“劇情式綜藝”的創新,但由于過于明顯的劇本痕迹被觀衆所诟病,而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2》、湖南衛視《真正男子漢》、浙江衛視《挑戰者聯盟2》、江蘇衛視《我們的挑戰》《我們戰鬥吧》《非凡搭檔》等,都是以明星“職業體驗”為主題的明星競技類節目,這些展現正能量的“主題性”節目,因契合時代脈搏而異軍突起。同類化現象嚴重的戶外體驗類真人秀節目為了保持自身特色,采取制造差異化的手段,如浙江衛視的《二十四小時》采用了連續劇式手法,将“航海”、“穿越”等元素加入真人秀中。喜劇類節目中,東方衛視目前保持着優勢地位,2016年有《今晚80後脫口秀》《歡樂喜劇人2》《笑傲江湖3》《笑傲幫》《笑星闖地球》《今夜百樂門》等多檔節目播出,此外還有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2》《喜劇總動員》、北京衛視《跨界喜劇王》等。這些節目因開發了不同的喜劇形式(如話題、競演、選秀、場景等),在全年風頭甚健。
盡管很多真人秀以“創意”為名涉足新鮮概念或行業體驗,但依然無法擺脫浮誇之風和打明星牌博取收視率之嫌,知名節目幾乎概不例外,真正素人參與的節目比例和含量極低。廣電總局于2015年7月發布的“限真令”提倡增加素人因素的節目,但現實是,沒有明星大腕參與代言或植入品牌,品牌商不會為“大片式”綜藝買單。因此,素人參與的節目主要集中在音樂選秀類節目,如《天籁之戰》《夢想的聲音》《我想和你唱》《看見你的聲音》《偶滴歌神啊》《隐藏的歌神》《誰是大歌神》等。但是,有素人參與并不代表就是一檔成功的真人秀節目,“審美疲勞”是任何缺乏核心價值和品牌實力的綜藝節目無法跨越的屏障,中國娛樂節目的激烈競争,将加速疲勞指數,提高節目淘汰率。而潛心打造可持續性且“有内涵”的節目遠比表面上的熱鬧PK更重要。綜藝“常青樹”《快樂大本營》從1997年首播以來,每年都位列收視率前10榜單;東方衛視主打脫口秀和喜劇節目更是立足長遠的考慮;央視既有《藝術人生》《星光大道》等走過10多年曆程的标杆性欄目,又有新銳原創欄目《中國詩詞大會》(2016年獲得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綜藝欄目獎),這代表央視制作文化類節目的示範性接力,這些都是各台可以預見到的能令其走得更久的立台根本戰略。回到素人參與方面,湖南衛視于2015年、2016年連續推出的國防教育真人秀《真正男子漢》就是一檔比較特别的星素結合軍事體驗類節目,通過記錄讓明星深入一線部隊,在一些适度的軍事訓練科目中,經曆像戰士一樣的“成長”,擺脫了以往綜藝節目功利、露骨的“虐星”方式,将明星的素養和真性情與愛國主義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領觀衆感受軍人的苦與樂,正确認識服從與紀律、個人和集體的關系。該節目得到了廣電總局的認可:“《真正男子漢·空軍篇》作為一檔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真人秀,将會成為廣電總局引導和調控真人秀的樣闆之一。”②可見,星素混搭隻是形式,隻有具備了核心内容和有意義的價值取向,才可能成為優秀節目。
三、多元價值觀:生存、情懷和娛樂節目熱點反思
娛樂真人秀的版權之争是市場和利益之間的沖突,背後是背負在中國電視人身上競争激烈的生存問題和品牌突圍的雙重壓力。中國各級電視台和網絡媒體平台所肩負的職能與職責的大小強弱并不同,節目的尺度和底線也有差别,但市場化過程中,随着國際國内局勢變化和文化價值多元的蔓延,黨對媒體領導和監管的喉舌地位在不斷強化。
作為國家級電視媒體,中央電視台承擔了重要的宣傳任務和導向作用,很多時候并不将收視率當成其所制作節目唯一的衡量指标,如尋人公益節目《等着我》、文化節目《藝術人生》《文化訪談錄》等都是央視開發并長時間播出的保護性節目。而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後推出的知識類勵志性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立足傳統文化中古典詩詞的意境美和人文智慧内涵,回答了“原創性”的真谛,不僅激勵學生愛好中國文化,提高審美素養,還激發了國人對“雅文化”由衷的熱愛和溫暖的詩意。省級衛視的審核相對寬松,在其恪守政策底線之餘,有較多的選擇和發揮空間,其中既有以娛樂為根本而強勢立台的湖南衛視,又有不斷開發《金星秀》《中國式相親》等針對社會尖銳問題節目的後起之秀東方衛視,而北京衛視《傳承者之中國意向》也從文化傳承項目的角度讓觀衆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此外,一些雖囿于傳播力局限面臨招商困境,但仍勇于創辦文化節目的地方衛視尤為可貴,具有巨大的示範意義,如河南衛視的《漢字英雄》《成語英雄》、四川衛視的《詩歌之王》、黑龍江衛視的《見字如面》等。期望節目獲利無可厚非,但各級電視台的綜藝節目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也應該具備“以俗養雅”的平衡意識。而制作出擁有好口碑與熱烈反響的文化節目,與國家政策和當地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歸根到底,文化内涵是節目具備核心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評價一個電視台核心競争力的綜合指标并不應隻包括“娛樂”,研發和編播的多元化體系構建才是關鍵,盲目跟風則無異于自戕。
與在電視上播出不同,網絡平台的綜藝節目遊走在娛樂“極緻化”的邊界,類似《奇葩說》《吐槽大會》等名牌節目都因尺度較大被廣電嚴格管控。也因此,主流網站在加大自制投入的同時,用多條腿走路,與電視台在綜藝節目上展開密切合作,除了購買人氣節目的版權項目,還聯手開發新節目。2016年末,有兩檔節目尤為引人注目,一是黑龍江衛視和騰訊視頻合作的《見字如面》,它用一種極其樸素的形式,通過明星閱讀一封封最切進曆史節點的信劄,讓觀衆仿佛走進了鮮活的曆史場景,體會到了文化的魅力,令人耳目一新。《見字如面》與北京衛視的《檔案》一起,用不同的呈現方式,讓人看到本土文化的原創空間是多麼廣闊。另一檔就是東方衛視首創的“父母親屬陪兒女相親”模式的真人秀《中國式相親》(由搜狐購買網絡播出權),首播後就一石激起千層浪,批評者認為這是以“獵奇”為主的審醜式話題炒作,是婚姻包辦的時代變種,甚至是在用“巨嬰理論”來分析中國父母和孩子的關系。這檔由金星主持的相親節目的口号是“一人脫單全家光榮”,顯然不同于《非誠勿擾》中年輕人之間相對單向的對壘和選擇的節目形式,折射出“婚姻不是兩個人的結合,是兩個家庭社會關系的結合”的深層含義。這個理念并不新鮮,曾在2006年由王海編劇的電視劇《新結婚時代》中被明确指出過,隻不過10年後戲劇性地出現在綜藝節目現場。《中國式相親》每一期節目都如同現場版的家庭倫理劇那樣熱鬧,不僅彙集了各種類型的相親男女,還有父母們飽含人生見識的挑剔眼光和條件。婚姻被父母當作孩子長大的“成人禮”,既是含辛茹苦半生奉獻後對孩子出于深愛的幹涉,又源于中國文化深厚的家庭觀念,而這愈發和年輕人的思考方式格格不入。兩代人觀念的碰撞如同社會的“一面鏡子”,反映了社會急劇變遷中的代際矛盾,以及轉型社會中婚姻觀念的多元裂變,“中國式”一詞道破了傳統的根基和力量,中國社會真正走向“單身友好型社會”注定需要漫長的時間。今天的電視娛樂節目最重要的是強調有趣、真實、不虛僞。當然,《中國式相親》呈現出的某種真實,絕非現實生活中的普遍真實,遠沒有北京和上海的公園裡“相親角”滿是為孩子操心比拼條件的父母那樣直接,這是由娛樂節目的屬性決定的。從傳播角度看,《中國式相親》顯示的是中國式真人秀研發的方向、類型和表現尺度到底在哪裡,這才是更深層次需要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國内真人秀一直存在過度娛樂的現象,為收視率博取眼球的無底線制作之風也是屢禁不止,如《熟悉的味道》一期節目的現場,節目組讓嘉賓意外而尴尬地“見到”亡故6年的父親,招緻很多觀衆“不尊重嘉賓和逝者”的犀利批評。此外,一味靠明星提升收視的投機心理也不足取,《我是歌手4》總決賽上,歌手老狼搬動“搖滾界半壁江山”共同演唱曲目,卻淪為走音跑調的“車禍現場”,不堪入耳,演變成一場尴尬鬧劇。可見,所有超越市場規律和藝術底線的“文藝型炫富”最終都未逃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定律。粉絲追風産生的負面影響也不代表這個群體的基數有多麼龐大,而是一種類同于“宣傳期營銷”的現象。随着觀衆審美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看客會為真正具有“情懷”和“誠意”的藝術行為買單點贊,單憑瘋狂粉絲的迷戀和傳媒制造的話題就可以輕易斂财的時代遲早會結束。
中國電視真人秀應走心而不虐心,藝人跨界不再耍寶或制造噱頭,脫口秀犀利智慧而不惡毒,明星做飯不為炒八卦,親子節目關注心理和倫理的健康尺度,做慈善不是偶爾作秀,星素結合不是徒有其表的形式主義,等等,這些都是對一檔好節目的常識性預期,電視綜藝應該不止于話題和有趣。
毫無疑問,嚴肅地對待“娛樂”,将焦點放在認識論而非美學上,是認識“電視”作為“一種修辭工具”的開始。“電視本是無足輕重的,所以,如果它強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現成重要文化對話的載體,那麼危險就出現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樣危險的事正是知識分子和批評家一直不斷鼓勵電視去做的。這些人的問題在于,他們對待電視的态度還不夠嚴肅。”③
本文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指定課題“2016年度中國電視藝術發展研究報告”部分研究成果
注釋:①盤點2016網絡動漫平台新現象:二次元如何傳遞能量,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sh/2016/1220/8098917.shtml。
②廣電總局:《真正男子漢》是優秀真人秀的模闆,http://ent.163/16/1222/22/C8U3AVLB00038FO9.html。
③[美]尼爾·波茲曼著,章豔、吳燕莛譯:《娛樂至死·童年的消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7頁。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責編: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