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在故宮修文物》簡介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故宮90周年的獻禮紀錄片,導演為曾經參與過《故宮100》制作的葉君和制作過紀錄片電影《喜馬拉雅天梯》的浙江工業大學老師蕭寒。紀錄片共分為三集:第一集講述了青銅器、宮廷鐘表和陶瓷的修複;第二集講述了木器、漆器、百寶鑲嵌和織繡的修複;第三集講述了書畫的修複、臨摹和摹印。該片第一次将中國修複文物的傳統手藝呈現給國内外電視機前的觀衆,更将中國傳統四大階層“士農工商”中“工”階層的手藝傳承和文化信仰予以展示,這一清新的題材、“文物醫生”高雅的學養與風度震撼着每一個觀衆人心。①同時,故宮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遺産的濃縮和典型代表,這一題材紀錄片的播出能有效提升我國大國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在全球化運營的今天,更彰顯出我們對大國文化形象塑造的自信。二、《我在故宮修文物》背後的啟示作為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
複故事的大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以短短三集150分鐘的内容在觀衆間引起共鳴并迅速走紅,片中文物修複工作者工作時的耐心、專注,折射出工作人員對自身工作的熱情和手藝的自信,更暗含着一個國家、民族對自身文明發展的自信,這也是在當前我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實施中、經濟發展與文化繁榮齊頭并進形勢下,電視媒體所應承擔的責任,具體來看《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紀錄片熱播背後給予了我們的啟示。
1.内容設置:選題于故宮充滿濃郁中國風,深厚的傳統文化蘊含塑造大國文化的自信
故宮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濃縮和代表,對其題材創作的紀錄片往往容易被上升到塑造國家形象的高度。與之前故宮題材的紀錄片《故宮》、《故宮100》、《當紫禁城遇見盧浮宮》不同,《我在故宮修文物》将目光緊貼着“修文物”這件事和手藝人的狀态,②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到高牆禁苑中雄偉的宮殿、雕廊畫柱間偶爾曬着太陽的貓咪和鹦鹉,還有庭院内的花草和熟遍禦階的杏子,尤其是夕陽下的餘晖斜射在故宮金色的琉璃瓦上所展示出蒼涼的華麗與孤寂的輝煌,無不充滿了濃郁的中國風特色。這些滲透于該片各個角落的中國傳統文化風格在青春活力的表現形式下,描繪出古老的故宮青春正健、勃勃生機的風采,也彰顯出對于重塑大國文化的自信。
2.叙事方式:以平民化為視角、手藝人工作内容為載體,拉近與觀衆的心靈距離
與傳統故宮題材紀錄片相比,放棄恢宏視角、改以平民化為視角進行内容叙述,這一理性選擇是該片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我在故宮修文物》鏡頭極少出現宏偉的場景,轉而将鏡頭更多地獻給精美文物背後默默修複的手藝人,通過情感化的叙述讓觀衆感受到影片蘊含的淡定和從容,這讓緊張浮躁的快節奏現代生活中多了一分“慢”氣質,在文物修複專家不急不躁、自得其樂而又禅意十足的工作生活叙述中,慢慢拉近了與觀衆的心靈距離,也增添了幾分神往。這一平民化視角與大衆立場,在增強紀錄片叙述真實性的同時,也體現出”人本”叙事的藝術追求,我們眼中神秘的工作内容被日常化生活般叙述:瓷器組王有亮師傅休息時騎個電動車去故宮外抽煙,木器組在閑暇時種菜打杏兒、彈吉他,這些鏡頭中并沒有權威的解讀和專業的解說,而是通過輕松的鏡頭表現對修理師傅的尊重、對修理手藝的敬畏,這種積極向上又不乏青春活潑的影片氣質,也是能夠吸引很多年輕觀衆的重要因素。
3.傳播方式:電視與網絡媒體同步播放,微博、彈幕等新媒體運用提升傳播效果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熱播離不開新媒體時代下微博、彈幕、微信的傳播推廣,作為一部投資僅150萬、由7人組成的國産拍攝團隊,在前期沒有大規模宣傳營銷情況下卻能在豆瓣網上罕見收獲9.4的高分,超過國内外諸多熱播電視劇,這不能不說是新媒體時代紀錄片傳播的一個成功案例。與傳統僅憑電視作為媒體的單向傳播不同,該片通過電視與網絡媒體同步播放,并運用微博、彈幕等方式增強了與觀衆的互動、拉近了與神秘的故宮修複工作的距離,尤其是被觀衆譽為“故宮男神”的鐘表組王津老師,更是憑借其專業的手藝、高雅的氣質深受觀衆喜愛,他在片中的兩個鏡頭也在彈幕和微博引發廣泛讨論:一是在該片開始時,站在慕名而來參觀他剛修複好鐘表的人流中,他的一句:“你看就這麼靜态擺在那兒,看着都有點兒心疼”,讓屏幕前觀衆齊聲呼籲要在展出台下方裝置一個動态視頻循環播放設備來尊重王老師的辛勤修複;另一個是在台灣收藏家黃先森先生侃侃而談面前,王老師超越了商業功利的從容淡定表情,那是基于對恢複古物生命能力的自信,更是過盡千帆、風輕雲淡的境界,讓我們感受到他低調和善的高尚職業情操⋯⋯正是觀衆對這一個個情節的積極互動讨論,鑄就了紀錄片超高的收視率。4.文化内涵:傳統手藝魅力背後彰顯出大國工匠精神和文化技藝傳承
若問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給予觀衆最大的震撼是什麼,應該是文物修複者所彰顯出的大國工匠精神和文化技藝傳承,就像片中所說“出了故宮,感覺像進了另一個世界,在古老的紫禁城裡,父傳子,子收徒,一代代默默付出”,③在短短的三集紀錄片中,從鐘表組王津師傅、青銅組王有亮師傅到陶瓷組王武勝師傅、書畫組徐春華等,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大國的工匠精神,尤其在當前國家意識形态提倡“工匠精神”的時代背景下,他們身上所蘊含的牢固的自信、精湛的手藝,精益求精、不計得失、耐得住寂寞的工作精神将這一主題完美升華,讓觀衆心靈感受到靜和美的滌蕩。我們看到在瓷器修複上哪怕顔色稍有瑕疵,甯願摔碎也不讓其流入民間的嚴謹态度;哪怕一天難織幾寸卻靜寂地坐在織架前,一絲一線織就完整缂絲的耐心;哪怕深更半夜也要上深山驗收調試,直到最接近原色天然膠的敬業态度;以及曆經坎坷的生活磨難,相隔數年也要完成的《清明上河圖》副本的淡然無悔,這無不彰顯出大國工匠精神,讓紀錄片主題在文物修複、技藝與文化的傳承中得到升華。
紀錄片作為一個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的“相冊”,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象征。相比意識形态比較強烈的新聞節目和國家形象宣傳片而言,其真實、客觀的叙述更容易被國内外觀衆所接受。《我在故宮修文物》不同于傳統故宮題材着眼于高度和深度的創作,而是以平民化的叙事角度,文物修複的技藝展示為載體,将原始形态的、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剪輯播出,生動地闡釋了文化傳承和工匠精神,相信這一紀錄片的成功創作與熱播,無疑在我國同類題材紀錄片的創作領域具有開拓價值。
注釋:①百度百科.我在故宮修文物,http://baike.baidu/item/%E6%88%91%E5%9C%A8%E6%95%85%E5%AE%AB%E4%BF%AE%E6%96%87%E7%89%A92016.4.25。
②《我在故宮修文物》:手藝的魅力和文化自信,http://news.163/16/0418/08/BKU18QS000014Q4P.html2016.4.18。
③一道宮門,兩重世界,https://movie.douban/review/7726988/2016.1.8。
(作者單位: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教育與教育技術系/責編: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