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國家形象宣傳片: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寓言

國家形象宣傳片: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寓言

時間:2024-10-30 11:37:01

早在20世紀初,國家形象宣傳片(以下簡稱形象片)就已出現,但直到進入全球化時代的今天,形象片才走向繁盛。随着全球各個國家日益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連接為一個交叉縱橫的網絡,形式各異的形象片也越來越多。各個國家定向投放在不同場合的形象片,都緻力于推廣本國景觀,努力建構本國形象。通過一個個形象片,一個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社會形态、民族風情、社會習俗、國民風貌,乃至語言、膚色、宗教,以各種富有代表性的形象,被壓縮進短短的影像文本之中,封存為一個時間的魔盒并傳送到異國空間。當人們走過街頭屏幕、打開電視、點開網絡視頻,魔盒啟動了,這些來自異域的林林總總的形象撲面而來,人們仿佛實現了即時空間穿越。形象片讓人們充分體驗到全球化時代互聯網影像傳播的便捷所帶來的瞬時“移位感”。全球化時代作為宣揚各國民族文化獨特性和豐富性重要措施之一的形象片,日益走進人們的精神視野和文化生活。形象片是全球化時代的一個文化寓言。

一、全球聯結的意象

全球化時代,人們跨越物理空間的難度越來越小,實現全球信息流通幾乎零成本,各國在經濟上互相依賴,跨國公司的資本溢出民族國家的界限,麥克盧漢所提出的“地球村”面目變得更為真切。現代社會實現了湯姆林森在《全球化與文化》一書中所論述的“複雜的聯結”,即“相互聯系和互相依存構成了現代社會生活的特征,而全球化指的就是快速發展、不斷密集的相互聯系和互相依存的網絡系統。”作為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寓言,形象片以簡潔凝練的形式和豐富生動的内容成為全球化時代全球聯結的真實意象。

形象片因全球聯結而生。在全球化時代形象片都有着明确的功能訴求,要獲得顯在或潛在的文化利益。申奧形象片呈現申辦國對體育精神的理解、舉辦奧運會的願望與能力;旅遊形象片充分渲染各國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吸引力;全景式的形象片全方位展示各國風貌與民族精神,努力向全球塑造友好、自信、富有魅力的國家形象。當形象片的這些意圖凝結為影像文本在全球範圍播映,其全球傳播和接受呈現出一個全球聯結的特點,推動着各國人員、資金、文化等的跨國境流動。吉登斯曾經在其著作《全球時代的民族國家》中指出,“全球化是一系列過程,它意味着相互依賴。對它最簡單的定義就是:依賴性的增強。”形象片生成、發展的背景正是這種全球範圍内民族國家之間的依賴性。溢出國界的流動性,加深了國家之間的依賴,形成全球各個文明闆塊、各個國家的聯結。形象片是全球化時代各個國家、不同民族之間交往、交流的紐帶。

形象片的表現内容反映了全球化時代世界互聯、互通、互融的真實景觀。形象片不僅作為一個總體意象映射出全球的網絡結構,它的叙述内容也鮮明地表征着這種複雜聯結。泰、韓、中、法等多個國家的形象片,都在文本中描繪了外國人走在本國街頭或聚會、享受生活的場景。如中國形象片《角度篇》中外籍人士徜徉于上海街頭、在酒吧聚會的畫面,伴随以旁白:“很難說出這是歐洲什麼地方吧?這裡是上海!在中國向世界開放多年以來,出現在中國街頭的外國人中,遊客正在被大批真正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外籍人士所取代。”如韓國旅遊宣傳片《韓國炫動之旅》,以一家西方人在韓國的體驗之旅結構起整個文本。片中他們身着韓國傳統服裝,參與傳統儀式,品味飲食文化,感受韓國日常生活,留下精彩的回憶。如中國商務部推出的以改善和提升“中國制造”形象為目的的《中國制造,世界合作》,更是生動演繹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個經濟體密不可分、合作共赢的現實。這些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工作、旅遊場景,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各國形象片中,是全球化時代真實世界的反映。它們不僅呈現了超越國籍的人群、技術和資金流動,而且在召喚和制造更多的流動,把世界推進更緊密的聯結之中。

二、不同文化景觀的呈現

針對全球性的文化流動,印裔美國學者阿帕杜萊提出從五個維度亦即五種景觀進行讨論:族群景觀、媒體景觀、技術景觀、金融景觀和意識形态景觀。族群景觀指全球範圍内的人類遷移,技術景觀指全球的技術流動,金融景觀指金融轉移,媒體景觀既包含媒體權力分配的民主化,也包含這些媒體所生産出的世界影像,意識形态景觀則由諸如自由、權利、民主等價值觀構成。這些景觀之間存在散裂,全球文化流動發生在這些散裂之中并通過散裂而進行。阿帕杜萊的全球文化景觀論,為觀察全球化時代的形象片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視角。形象片本身就是媒體景觀,不同文化背景的觀衆在形象片所提供的原始文本的基礎上,依據自身對異國文化的認識和想象來想象和建構異國形象,所生産出的正是一種“世界影像”。旅遊、工作、學習或遷移帶來的人群流動,是形象片呈現的族群景觀。片中的現代化工廠、高速公路、機場、購物廣場,是毋庸置疑的技術景觀和金融景觀。而每個形象片的表意邏輯也都認同和傳達了某些價值觀念,構成一種意識形态景觀。

形象片呈現了各國不同的文化景觀。各國之間的形象片差異顯然是巨大的。這種差異不隻是緣于天然不同的國情,其深層原因還受決于今天全球經濟和文化話語權分布。且不論形象片自身作為媒體景觀之一類,由其他四種景觀觀之,後發國家形象片突出呈現了族群景觀、技術景觀、金融景觀,歐美先發國家則偏重一種價值觀的傳達,意識形态景觀的語彙更為分明。從族群景觀來看,歐美國家是最大的教育、旅遊、投資和移民目的地,但在美、英、德、法、澳等國的形象片中,人群流動的景象卻出現得很少,哪怕是以招徕遊客為訴求的旅遊宣傳片。相反,在中、泰、韓等國的形象片中,來自西方、以他者身份出現的人群明顯更多。從技術景觀與金融景觀來看,先發國家較少刻意呈現這些現代化景觀,通常是将其作為環境要素,融于整個形象片文本之中。而在後發國家的形象片中,鱗次栉比的高樓、熙熙攘攘的街頭、立體化的交通、繁忙的物流等等,被建置為一個重要語素,鏡頭語言往往給予突出和強調。至于意識形态景觀,後發國家的形象片不太着力于價值觀的提煉,發達國家則較注重特有觀念的傳遞,如美國形象片的整個文本以國民綻放的笑容為主體,表現一種陽光的國民/國家心态,以此折射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國家的形象片呈現的文化景觀差異,體現了它們在話語權上的不平衡。後發國家形象片高頻出現的西方人群、大廈高樓、交通網絡、現代化工廠等景觀,凸顯了對先發國家率先完成并引領的現代化話語的認同,被濃墨渲染的現代化景觀恰好陳述了後發國家的勃勃雄心,也展現了先發國家在現代化上的優勢。同時,後發國家的形象片對這些景觀的呈現,也越來越采用溫和的協商方式和更能被觀衆接受的通用語碼,價值觀的提煉與傳播更具水準,表明後發國家在全球化時代對文化話語權的重視。如我國2013年推出的動漫《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中國共産黨與你一起在路上》,運用形象、生動和幽默的語言,擺脫了宣教口吻和嚴肅鏡語,得到廣泛好評。

三、新的地方性生産

正如鮑曼在《全球化:人類的後果》中所言:“對每個人來說,‘全球化’是世界不可逃脫的命運,是無法逆轉的過程。”族群景觀、技術景觀、金融景觀,這些在各國形象片中不斷複現的文化景觀,有力地宣示了無所不在的全球性話語。阿帕杜萊、湯姆林森等學者提出“去國土化”(又譯作“非領土化”“非領土擴張化”)的概念,描述全球化所帶來的全新的文化實踐與認同。但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地方性的消隐,相反,形象片展示了一種新的地方性生産,成為一個全球化與本土化對話的空間。

形象片中展示的文化生産是多義的。以後發國家的形象片為例,其中既呈現了諸多西方文化符号,又以大量傳統文化物象強調對自身文化傳統的堅守。由此,形象片實質上包蘊了兩種文化的對話。仔細分析後發國家的形象片中文化要素可以發現,首先,旅行到東方之後的西方文化已經離開原義。進入新的地方之後,為了獲得認同,西方文化勢必與本土文化結合,從而産出二者兼具的地方性。中、韓等國的形象片中,源自西方的酒吧、咖啡館文化,往往會嵌入本土符号,形成一種文化的對舉和雜糅,這是資本與文化變異的自然邏輯。其次,進入全球化時代的本土文化,已經擺脫以往自給自足的特征,置身于全球的參照系中。尤其是以旅遊為訴求的傳統文化展演,其文化樣态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其原生語境,主動把自我置于他者的目光之下,并依據他者的目光進行程度不一的自我修訂。在他者視阈下的本土文化,已經溢出了原有的邊界。在全球化的語境中,本土文化産生了變異,生成以本土文化為主體但含有全球質素的新的地方性。在總體上,無論本土還是外來,形象片中呈現的文化符号,都與其原生狀态有着明顯的差異,新的地方性因此産生了。如中國形象片《角度篇》的一個鏡頭:成都寬窄巷子裡的一所老院子,赫然打着星巴克的招牌,院子前一個川劇演員在表演變臉,這種畫面凝縮地呈現出中西文化雜糅相間的全球化文化狀況。

結語

形象片是全球化時代的産物,是對全球化的回應,映照了全球化的狀況,表征着全球範圍“去國土化”的文化流動。同時,在全球化時代,形象片又強調了對自身國家、民族身份和文化的認同,與“去國土化”的文化流動形成了有趣的背反。總之,全球化時代,形象片既是世界影像,同時也是國家影像、地方影像,體現了全球化時代人們複雜的現代化情感、發展想象與文化意識,成為全球化時代生動的文化寓言。

(作者單位:長江師範學院傳媒學院/責編:王軍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