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電視市場上久違的刑偵題材劇,《謎砂》真實還原了新時期公安精英與犯罪分子之間的殊死博弈,展現了新時代公安隊伍和公安幹警的精神風貌,傳達了黨和國家對于刑事犯罪和貪污腐敗“零容忍”的法治理念。筆者認為,《謎砂》之所以廣受社會好評,在于其劇本内容回歸到了刑偵本源,回歸到了公安職業的本源,回歸到了法治的本源,回歸到了正義的本源。
一、刑偵劇的“前世”與“今生”
刑偵劇主要以公安刑警偵破各種撲朔迷離的案件為主要内容,在破案過程中加入懸疑元素,通過講述破案經曆,贊美公安刑警堅守本職、智勇雙全,達到宣傳法治理念的目的。由于刑偵劇既好看,又充滿教育意義,因此曆來是影視劇市場的熱門劇種。新中國成立後一段時間,《國慶十點鐘》、《秘密圖紙》、《羊城暗哨》等劇曾引起轟動。上世紀80年代中期,電視劇《便衣警察》加入了人文主義元素,觀衆開始走進刑警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私生活,此後一段時間,這類型刑偵劇開始流行。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到新世紀初,随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消費主義的到來,觀衆對刑偵劇出現了刺激性和娛樂性訴求。在這一階段的刑偵劇創作中,有的劇遠離了刑偵,加大了情感戲份和生活戲份;有的劇把重點放在了描寫犯罪分子身上,他們的犯罪智商和個人魅力反而成了觀衆津津樂道的看點。這一時期也有比較優秀的刑偵劇出現,比如《榮譽》、《花非花》、《重案六組》等,但總體趨勢是刑偵劇開始偏離刑偵,走向娛樂,暴力、賭博、色情、黑道等成為涉案劇中的突出元素。鑒于此種情況,2004年廣電總局要求涉案劇撤出黃金時段,這一行政介入的結果是,一方面終結了涉案劇跟風制作、良莠不齊的混亂局面,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優秀刑偵劇的制作和播出。
2011年以來,刑偵劇《刑警隊長》、《湄公河大案》等涉案劇再次成為觀衆的喜愛。這時期的刑偵劇,基本上屬于現實主義題材,不再走虛構路線,而是依據現實進行編劇,觀衆感覺劇本更接地氣,案情與當前的反腐、禁毒、打擊犯罪等刑偵實踐更相符。《謎砂》正是這次刑偵劇回歸之後的一部精品力作,該劇以“緊張的節奏、跌宕起伏的劇情、熱血鮮活的人物”吸引了觀衆。正如專家所說:“劇本的成功在于回歸了刑偵生活的本源,是一部既有法制精神又有警世價值的現實主義力作。”在劇中,觀衆看到的不再是模式化的正邪對立,而是遊走于正邪兩種力量之間,展現刑警的犧牲精神和新形勢下刑偵工作的艱巨。《謎砂》作為一部“一案追到底”的刑偵劇,完成了從感觀刺激、娛樂到走心的成功轉變,成為新時期刑偵劇的典範。
二、《謎砂》的回歸之路
1.《謎砂》回歸刑偵本源
刑偵的本質是盡可能地還原犯罪過程,讓犯罪分子的罪惡得到揭露,從而有效打擊和懲罰罪犯。現實中的各式各樣犯罪為刑偵題材文藝作品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刑偵劇也成為了大衆消遣娛樂和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徑。因此,刑偵劇的看點就在于“偵查”過程中的步步推進和懸疑重重,在于刑警與犯罪分子之間的鬥智鬥勇。《重案六組》多年來一直受到觀衆的歡迎,就在于劇中對“偵查”過程的精彩演繹。因此,刑偵劇要重返熒屏,必須返回刑偵的本源,讓刑偵劇名副其實。
《謎砂》作為刑偵劇重返熒屏之後的重要劇目,其延續了近幾年來《刑警隊長》、《湄公河大案》等劇重新“拾起”的刑偵本職,回歸刑偵本源,“實打實破案”,讓觀衆重新愛上刑偵劇。《謎砂》的故事從一個價值連城的中醫古秘方“韋陀散”開始,劇中角色都與“謎砂”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圍繞這個古秘方的不僅有種種謎團,還有各方勢力為了争奪它而展開的争鬥,卧底的緝毒警察和調查他清白的檢察官一邊同販毒團夥鬥智鬥勇,一邊還要與隐藏在公安系統的“内鬼”周旋,把刑偵過程演繹到極緻。此外,“謎砂”這一設計元素,使中國刑偵劇與國際偵探懸疑大片的情節結構完美接軌。
2.《謎砂》重申忠誠
刑偵劇一方面靠“破案”的曲折過程吸引觀衆的眼球,另一方面也要靠公安幹警對法律和人民的忠誠來感動觀衆,做到既好看又感人,達到娛樂和審美雙豐收的收視效果。以往的刑偵劇在市場的驅動下,急于吸引和留住觀衆,過于重視破案過程中扣人心弦的情節描寫和刑警破案的專業性,按照刑偵職業的标準虛構故事,臉譜化和程序化色彩相當濃厚,很難獲得觀衆的共鳴,從而難以被感動。因此,刑偵劇必須在感動人上下功夫,而刑偵劇的“淚點”則在于刑警們的犧牲精神、法治信仰以及對人民的忠誠。
《謎砂》在展現刑警與犯罪勢力周旋的同時,不忘發掘他們身上的精神力量。齊雁南的“不管是誰觸犯了法律,都會有像我這樣不知死活的小警察跟他死磕”、林冰的“法律是我的底線,我不許任何人觸碰我的底線”,以及馬局長的“在使命和榮譽面前,我們選擇的是使命”等台詞振聾發聩、擲地有聲,結合在劇中他們的實際行動,這些話語就脫離了說教和喊口号的局限,成為該劇的“幹貨”。《謎砂》的主題明确,講述了忠誠與背叛的故事,對黨、對人民、對家庭、對愛情、對戰友和對自己誓言的忠誠。齊雁南和他的隊友們用生命诠釋了忠誠的涵義,而他的恩師戴文星局長卻背叛了信仰和家庭。最後一集中,齊雁南用槍指着戴文星,含着淚水質問師父:“為什麼?”爾後,他一字一句地背出戴文星曾教給他的誓言。這些台詞直抵心靈,拷問着每一個人的靈魂。台詞與故事情節的有機銜接,使信仰和忠誠的主題貫穿全劇。
3.《謎砂》回歸法治
刑偵等涉案類影視劇在滿足觀衆娛樂和情感需求的基礎上,還應該适應國家的建設法治社會的時代要求,在故事演進中突出“依法”破案的重要性,從而強化法律在大衆心中的地位。中國文藝作品中曆來重視“人”的作用,突出個人的聰明智慧和道德觀念,這是由中國的文化傳統決定的;加之法制類影視劇的編創人員并非公安司法界的從業者,他們中的大多數長期從事文藝和曆史題材劇創作,所以在涉獵陌生領域時,往往會移用已有經驗,這樣的結果使法制類影視劇的法律元素較少,也易變成情感劇或人倫劇。因此,我國的法制類影視劇,尤其是刑偵劇必須返回法治本源,才能别有一番天地。
電視劇《謎砂》的創作理念和表現手法正好與我國法制類電視劇所提倡的“法治要義”相契合。該劇對刑偵劇的主要突破表現在執法者對法律尊嚴的堅決維護,讓觀衆看到了法治建設對現實的真實折射,觀衆從林冰近乎偏執地追究齊雁南的“涉嫌收受賄賂”中感受了檢察官的職責和檢察程序,在柯世蘭身上感受到法律的不可侵犯,在蘇錦榮和戴局長身上感受到國家對貪污腐敗的“零容忍”。該劇以緝毒這個社會認同的難點為主要内容,從側面反映了改革開放中公檢法等執法機構面臨的新情況,也讓公檢法從業者産生了認同感。
4.《謎砂》回歸正義
消費時代的許多影視作品充滿了小資情調,觀衆沉醉于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中,不厭其煩地追劇。影視劇給大衆帶來的是淺層次的精神撫慰,卻很難喚起人們内心深處對深層次精神力量的追求。刑偵劇的觀衆主要是男性群體,男性觀衆可以從破案的過程中感受鬥智鬥勇的快感,從警察身上感受男性氣質,從犯罪分子身上見識人性之惡。然而這些審美需求僅僅停留在私人層面,無法激發大衆的社會意識,即正義感、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等。
電視劇《謎砂》的突破之處就在于通過演繹刑警們的破案過程,彰顯了他們的正義感和責任感,并将他們的形象刻畫得更加立體豐富,深深感染着觀衆。劇中,齊雁南去醫院看被人陷害的前記者古力時,已對社會失望的古力說:“正義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沒有人在乎正義”。而齊雁南則用他戰友們的犧牲回應了古力的絕望,他說:“如果沒有人在意的話,我的搭檔就不會犧牲,我就不會出現在你的面前。”後來,古力從齊雁南身上感受到了正義,他在遺書裡向齊雁南呼籲,希望齊雁南堅持伸張正義。劇中人物在生與死邊緣的選擇,讓正義凸現熒屏,也喚起大衆心中的正義感。
(作者單位:雲南經濟管理學院/責編:丁磊)
《謎砂》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