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格鏡頭與工業社會圖景
與其說是一部紀錄片,《人造風景》更像是工業景觀紀實攝影師愛德華·伯丁斯基的一份工作記錄。紀錄片除了展現中國風貌之外,還大量記錄了攝影師的工作,例如如何架設鏡頭、挑選拍攝對象、舉辦攝影展等,并大量使用定格鏡頭,展現攝影師所拍攝的一張張觸目驚心的作品—工廠流水線、衣衫不整的打工仔、被污染的河流、工業垃圾堆上的孩子們等等,這些紀實攝影作品非常真實地反映了當下中國在工業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産生了震撼性的力量,直擊觀者心靈。而伴随着照片出現的是嘈雜的背景音,它們就地錄制于工廠車間,單調而粗粝,人們可以在細細品味這些工業景觀照片的同時感受到工業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沖擊。魯曉鵬教授從生态電影的角度解讀這部紀錄片,“在中國大規模進行工業化并赢得恰如其分的‘世界工廠’稱号的過程中,大量巨大而令人震驚的工廠、礦山、造船廠和大壩等被建造起來。這些工業建築的巨大體積如此地超出普通人的想象,以緻于沒有足夠寬的廣角鏡頭可以完整的掃描它們。”①
如果說開篇那個拍攝福建一家工廠所使用的長達8分鐘的橫移長鏡頭給人展現的是巨大的車間以及正在井井有條工作的工人的話,那麼緊接着的幾個對廠房車間的定格鏡頭,則展現的是流水線的單調、刻闆,表現出了工人勞動的重複性與人們被工作流水線物化的無力感。導演将攝影作品作為定格鏡頭大量運用于紀錄片是一種比較新奇的創作方式,而這種創作方式又給予了影像冷靜的紀實力量。
二、别有意味的“擺拍”
“拍攝者與被拍攝者,雙方的關系語境處于自我/他者的對應之中。拍攝者原有的文化始終是一個參照系,往往很難突破既定的自我/他者、看/被看、本異域二元結構的認知範式,鏡頭的選擇性觀看尋找的是異質性形象,呈現出文化差異的隐喻。”②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造風景》展現了西方人視角之下的中國。攝影師愛德華在紀錄片中說:“我既不想美化工業,也不想責備它,我想說的是,這就是現狀。通過展現這些畫面、這些地方,讓觀者明白這個規模,這是另一種風景,不同的風景”。盡管創作者一再強調他拍攝的客觀性,但《人造風景》還是以一種更加隐晦的方式表現了他對中國的偏見,比如導演在拍攝時使用了一些頗有意味的“擺拍”,并将這些“擺拍”的痕迹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在影片13分鐘處,導演在高處拍攝打工者平日上班的工廠大路時,有意識地想讓打工者“填滿整條道路”,想讓這種擁擠的現象體現出工業社會下個體生存空間的被擠壓和無力感。然而,這種創作更具有導演的個人化特征,顯得并不那麼真實。如在影片25分鐘23秒,導演在高處指揮幾個孩子蹲在一堆工業垃圾上拍照,拍完照片還向孩子們展示照片,孩子們非常新奇而興奮地看着照片中的自己,此處影像被處理成黑白色,創作者對孩子們生存環境遭受污染的憂慮可見一斑。然而,這種“擺拍”又不免帶有西方式的偏見,創作者将自己擺在上帝的位置,采取俯瞰的角度審視着中國的工業發展,這與創作者身處發達國家的現實環境有關。
小鎮村民正在垃圾堆中掏撿金屬元件
《人造風景》中所記錄的工廠一角三、粗粝冷峻的影像風格
《人造風景》展現的風景與自然景觀不同,是一種單調、混亂、密集、黑暗、恐怖等負面元素的人造景觀。盡管這些景觀有的不能說不壯觀,甚至還富有一種别樣的美感,但總體來說,這些狂轟亂炸式的工業景觀堆砌,并不能讓觀者産生精神愉悅。因此,紀錄片的影像采取了與這些人造景觀同樣的風格,粗粝、冷峻,大量段落被處理成偏灰暗的色調。尤其是在拍攝堆塞着無數電子垃圾的鄉鎮工廠片段中,導演将鏡頭對準了小鎮村民麻木的面孔。他們每日在電子垃圾中淘撿着金屬元件,對電子垃圾的危害毫不知曉,“在小鎮十公裡外就能聞到毒性氣體的異味,人們打碎顯示器取走所需,剩下磷、鉛、镉化物等各種毒性金屬,它們都被沖進河裡,結果水完全被污染,隻能運送水進來。”這一段落,導演借助使用大量變焦鏡頭形成了黑白粗糙的影像風格,這種紀實攝影風格的力量不僅表明了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價,也使觀衆體會到了這種殘酷的環境中生存意味着什麼。
而為了與這種粗粝的畫面相配合,《人造風景》的解說詞非常簡單,在展現攝影師愛德華·伯丁斯基的攝影作品時幹脆隻在必要的段落中簡略地使用解說詞,而片中大量充斥的環境噪音如汽車發動機聲響、原油煉制的聲音、工廠車間的機器轟鳴聲取代了解說詞的作用,令人更加震撼。
總之,《人造風景》是一部探讨中國現階段工業發展問題的環保紀錄片,其創作手法新穎而獨特,攝影的力量被延伸至影片的各個角落,使得紀錄片呈現出一種冷峻而淩厲的風格特征。随着經濟發展,我國的工業污染正如《人造風景》所說,從城市大規模地向鄉村轉移,而這種轉移所造成的惡果如不重視,吞噬它的将是我國全體國民。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說:“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這表明了黨和政府對于工業發展中造成的環境污染的高度重視和治理決心。紀錄片拍攝者所處的不同位置決定了對問題審視的客觀與否。《人造風景》以發達國家的視角評判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工業發展進程,這本身就帶有着居高臨下的意味和态度,觀衆在觀看紀錄片時,需保持一個客觀的視角,對其所展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注釋:
①[美]魯曉鵬著,唐宏峰譯:中國生态電影批評之可能,《文藝研究》,2010年第7期,第96頁。
②劉忠波:域外紀錄片中的行旅體驗與中國形象,《中國電視》,2013年第9期,第81頁。
(作者單位:豫章師範學院/責編: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