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與創新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與創新

時間:2024-10-30 11:03:14

在當前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時代,新的媒體技術發展用“日新月異”的描述并不誇張,數字化手段的廣泛應用使得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越發便捷與智能。傳統電視新聞節目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成為必然,這種融合并非是在傳統節目形态基礎上進行簡單的修補和技術疊加,而是從節目創作思維入手的徹底的改頭換面。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特征

在融合媒體時代,更多地凸顯出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深度融合發展的特點。在這一背景下發展變化着的新聞報道也呈現出了新的傳播特征。

1.生産方式:多種媒體協同運行

所謂“融合”,在融媒體時代的最突出表現就是各種類型的媒體之間原本清晰的界線開始變得越來越模糊。這種“融合”在新聞報道領域更多地體現為相同或不同的媒體将各種媒介形式協同運用到新聞生産領域。時下熱門的“中央廚房”正是在這一模式下産生的多種媒體融合發展協作進行新聞生産的典型。

2.接收模式:快餐式碎片化讀取

随着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機等可移動智能設備獲取知識和新聞信息。讀書看報、圖文信息乃至視頻新聞的收看都呈現出“碎片化”的接收趨勢。為了順應新興媒體用戶的這一信息獲取習慣,圖文新聞生産者需要将原本完整的深度報道解構為适合“快餐式”閱讀的信息碎片,而視頻新聞生産者也大多會将視頻新聞的長度控制在幾分鐘以内。

3.傳播形式:社交化網絡狀傳播

一直以來,廣播電視新聞報道的受衆都扮演着被動接受的角色。而在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的傳播與傳統媒體“一對多”的傳播方式截然不同,更多地呈現出了社交化、網絡狀的傳播特征。個體用戶在接收新聞報道時,也可以同時成為一個全新的傳播節點,通過自媒體平台進行分享,以此擴大新聞信息的傳播。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存在的誤區

當前,“融媒體”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特别是對于傳統的電視媒體,無不希望通過“融媒體”的路徑在新媒體海量信息即時多點傳播的重壓之下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間,以求在激烈的多媒體競争中突圍。但受限于傳統思維模式以及對“融合”本質的淺薄認識,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内,創作者對于電視新聞節目的融媒化改造仍停留在探索的初期。

1.融媒體背景下,節目創新重口号、輕内容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電視新聞節目融媒化探索的目的不應該僅停留在以“融合”為目的的層面。當“融媒”的口号被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人提及,一些電視媒體為了突出“融媒”特色,簡單地将新媒體技術手段在傳統電視新聞報道中進行疊加運用,一味地注重向受衆展示演播空間内和記者所使用的“新型裝備”以及二維碼,卻并不關注如何利用新興媒體技術配合“融合”契機從思維層面入手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融媒化改造,提升電視新聞報道的品質。殊不知,優質内容提供和用戶參與熱度才是新聞報道品質提升的根本,且二者之間呈現正相關的發展趨勢,這一點也是融媒體電視新聞生産的關鍵所在。

2.融媒體語境中,消息發布重時效、輕求證

如前文所述,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的即時性與碎片化是其重要的傳播特征之一。然而,以互聯網媒體為首的新興媒體在對碎片化信息的即時傳播過程中,因其網狀化傳播的特殊性,很難追根溯源對消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進行确認,所以會出現未經嚴格核實的虛假新聞信息。電視新聞節目在融媒化的過程中,由于時效性和内容豐富性要求的驅使,有時會采用來自于互聯網的信息内容進行傳播報道,進而易造成假新聞的大面積傳播,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會降低傳統電視媒體一直以來較高的公信力及權威性。電視新聞節目創作者在充分了解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傳播特征的基礎上,應努力堅守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與新聞人的專業意識,确保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報道内容的真實性。

3.融媒體變革時,采編體系重形式、輕業務

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在進行融媒化發展時,其融合思維應貫穿于整個新聞内容生産的始終。舊有的僅服務于電視新聞報道的新聞采編體系必然不能适應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創新發展的需求。在傳統業務體系中,分處于同一節目創作團隊内部不同媒介平台的工作人員,因分工和服務對象的不同,彼此之間并沒有太多溝通,容易導緻新聞素材采集、稿件撰寫、節目制作、播出等各環節無法滿足多樣化的媒體發布需求和信息傳播特性。因此,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采編業務體系應從選題、采訪、編輯、制作、與用戶互動、各平台信息共享等各個環節出發,來考慮整個融合業務體系全流程的優化。

三、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傳統電視媒體在新聞内容生産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電視媒體在人力調配、設備投入等多方面也花費不少。但因為傳統電視媒體運營模式的特殊性,鮮少有媒體人願意在新聞内容的營銷方面做過多的考量。基于上述原因,筆者從新聞内容生産、大數據運用和媒體技術優勢等方面對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1.樹立“節目内容即産品”的意識

在媒體技術不斷進步、信息快速多元傳播的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酒香也怕巷子深”。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者必須要從這一觀點出發去重新認識新聞節目内容生産的本質,将新聞内容當成“産品”一樣去生産、營銷。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者要在了解用戶的“消費”,即媒體使用習慣、明确各種媒介平台傳播特點的基礎上實現對“産品”,也就是電視新聞節目内容在各種媒介平台上的全方位營銷,這對于增強傳統電視媒體的品牌效應、為節目建立較高的用戶口碑将發揮重要的作用。

當然,對于“産品”而言,包裝也是其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同樣也需要對節目進行精細化的包裝。高質量的包裝有益于向目标用戶展示高質量的新聞節目内容,從而達到吸引用戶最大化的效果。

2.注重“大數據”的分析應用

“大數據”的分析應用已經遍及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同樣也可以借助“大數據”的力量來為節目創新發展注入活力。

一方面,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可以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分析,運用計算機即可完成新聞信息的采集、數據調查查證、時事熱點話題的掃描等,既降低了節目創作的人力及時間成本,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節目内容的生産效率。此外,在海量信息多元傳播的今天,大數據的有效分析和展示也可以使新聞内容的說服力得以增強。

另一方面,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者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了解節目用戶的需求、收視喜好,并且實時跟蹤獲得用戶對于節目的反饋,利用實時反饋數據為節目内容的生産和用戶的良好體驗提供更多實現的可能。

3.增強用戶參與感

作為一種“冷媒介”,傳統的電視媒體本就有封閉、缺乏互動的先天缺陷。對傳統電視新聞節目進行融媒化改造,應該更好地利用其他媒體平台的技術優勢為電視媒體的開放和互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直以來,傳統電視新聞節目掌握着媒體的話語權,新聞内容的傳送隻能以“由點到面”的線性傳播模式完成。在“人人都是記者”的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理應摒棄這種話語壟斷的模式,更好地利用技術與思維“融合”為電視媒體帶來新的生命力,并通過合理的環節設置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用戶的參與感、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服務意識,讓用戶能夠在兼具權威性與公信力的全新融合媒體提供的輿論平台上參與社會熱點事件的讨論,也讓電視新聞節目本身呈現出多元觀點的展示。在這一過程中,用戶參與度和互動性得到更多的保障,也使得融媒體時代新聞節目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感大大縮小。

本文系2016年山西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融媒體時代山西電視節目的生存與創新”階段性成果。課題編号:2016C16

(作者單位:山西傳媒學院/責編:胡斌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