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中西文化差異,避免文化誤讀與被誤讀
基于社會規範、觀念體系、思維方式等文化差異,國外紀錄片對我國文化存在難以避免的偏離事實的理解和評價,形成文化誤讀。如《中國的秘密》的第一集《适者生存》,BBC試圖把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網絡遊戲問題歸結于對“體制壓迫”的叛逆,記者這樣說,“老一代人習慣于壓迫性的領導和嚴厲的規定,這也讓生活變得非常艱辛……在這個國度,年輕人活在高壓下,循規蹈矩……你會看到,為了展示逃離高壓體制的束縛,網絡遊戲熱到爆棚。我想去談談,中國是否真的能讓年輕的一代人幸福地生活在體制中。”這些對中國社會的觀照和解讀顯然有失偏頗。文化誤讀源于文化差異,受社會曆史、語言水平、知識結構等因素制約,有時也不免服務于闡釋者的某種利益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意識形态色彩。
我國紀錄片創作者既要通過藝術作品有力回擊這些有意無意的誤讀,更要清醒地認識到:在跨文化交往中,任何一個交往主體都難以完全脫離自身的文化框架,對異文化的闡釋和吸取往往決定于自身的文化和環境條件。同時在創作對外傳播電視作品時,要高度正視和把握中西文化差異,如中華文化屬于高語境文化,意義隐含在語境和關系中,通常在傳播過程各方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借助各種不成文的規範、價值觀、儀式等非語言符号信息……西方文化屬于低語境文化,信息大多存在于傳播過程中,傳播者主要依靠邏輯推理、思維和語言進行表達,直接和外在的語言交流更容易理解與被理解……③隻有真正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種種差異,我國紀錄片創作者才能創作出符合接受者文化語境的作品,從而做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既避免誤讀也避免被誤讀。
二、堅定文化自信,尊重文化多樣性
文化的多樣性源于人類物種和文明的多樣性發展,“它強調多種生活方式的價值,這種強調以理解與和諧共處為目的,而不去評判甚至摧毀那些不與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東西。”④文化相對主義主張和強調不同文化的價值和相互理解。國外有關中國的紀錄片都以各自視角闡釋它們所認識的中國,但大多集中于宏大的政治、經濟題材上,主題則多集中在對“神秘古老中國”和現代中國經濟發展上。國外有關中國的紀錄片向我們呈現了一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部分紀錄片中的客觀呈現和闡釋為文化多樣性的發展提供了平等自由存在的空間。如Discovery頻道2015年推出的《運行中國》比較客觀地探讨了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中國是如何運行的?”“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究竟是如何發展的?”我國紀錄片創作者應堅定民族文化自信,尊重文化多樣性觀念,這是對異域文化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但也應理性地認識到,不能沉浸在中國傳統文化符碼裡,從而陷入西方社會對中國形象的定勢認知模式。以下觀點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路徑:“世界知道中國有多古老,無需再去強調。真正需要的是以簡單的方式去了解今天的中國正在發生什麼。”⑤我們需要做的是既對我國傳統文化有深刻認識和理解,又能在對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構建一個全新的現代中國形象。
三、展現立體中國,避免陷入民族中心主義窠臼
那麼,如何在我國紀錄片中構建一個全新的現代中國形象呢?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及本土文化傳統與現代的糾葛等因素,我國紀錄片創作呈現出多樣形态:主流媒體傳播的紀錄片大多從宏大的民族、國家立場出發構建壯麗宏偉的中國形象,獨立紀錄片人制作的紀錄片則更多從邊緣性題材入手将觸角伸入基層社會的方方面面。而前者鮮少被國外媒體接受,甚至被當成反面教材傳播,即使輸出傳播也被國外媒體以符合于其審美的方式進行重新剪輯和叙述,如《美麗中國》的中國系列片版和BBC單片版所呈現的叙事及審美差異已被業界和學界闡釋得較為詳盡;獨立紀錄片創作作為前者的補充在本世紀已逐漸受到重視,也有了長足發展,但由于缺少資金、政策等的支持,難出大片,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體制内和體制外紀錄片創作者合作共融的更佳方式。其次,還需要明确的是,文化和傳播具有同構和偏向的雙重特性,“傳播是創造、修改和轉變一個共享文化的過程;文化就是按照某種方式互動和創造某種互動的方式;文化具有民族中心主義傾向。”⑥由于對本民族、本土文化及本國的情感和精神認同,紀錄片作為跨文化傳播的重要形式容易陷入民族中心主義的窠臼,這是我國創作者需要意識到并且避免的問題。如前所述,我們需要把更多關注點放在現代中國形象的構建上。中國形象在國際社會的種種遭遇提醒着我們:國家形象如果單一地展現容易陷入被扭曲和誤讀的困局。因此,國家形象應該是多層次地被展現,才能避免被誤讀甚至解構的可能,從而謀求長期且可持續的國際影響力。
四、努力做到對話與傾聽,增強跨文化傳播能力
在現代中國形象的建構上還需要明确兩個問題:國家形象如何建構?國家形象如何有效地持續傳播以達到最佳效果?本文認為,做到傾聽“他者”的聲音并努力與其對話,同時讓自己擁有跨文化傳播的能力,是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關鍵所在。單波教授的觀點值得參考,他認為,由于文化與傳播同構,因此,“當文化的偏向與傳播的偏向互現的時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就會顯得相當艱難。”要解決這一問題,“隻有回到‘互惠性理解’(reciprocalunderstanding),即建立在對話與合作中的理解,才能超越文化偏向,超越把他者文化當作知識理解與興趣滿足的局限,形成建構跨文化傳播關系的可能性。”⑦客觀地說,價值取向選擇上貶抑或贊美中國的紀錄片并不意味着其制作粗劣,由于價值觀念不同導緻創作者在主題選擇上和主觀價值評判上存在一定偏頗,是難以避免的。從另一個角度說,剔除掉那些偏頗和惡意,這些來自“他者”的聲音不也正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成果及與其相伴而生的弊端的形象呈現。倘若我國創作者能以寬容與自審的态度剖析這些一度被認為棒殺或捧殺我國的紀錄片作品,以理性的态度與其創作者進行對話,傾聽“他者”的聲音,以反思注入自己的創作,“對不同文化的修辭敏感性,采取描述性、非評價性立場的能力,适度的移情能力,靈活應付不同場景的角色行為能力,拓展心靈與減少偏見的認同靈活性與認同協商能力。”⑧一定能創作出更為豐厚和深刻的适合跨文化傳播的紀錄片作品。
五、結語
我國國家形象在“他塑”中呈現出複雜的影像景觀,紀錄片跨文化傳播有責任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以“他者”觀照自身,我國創作者需要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提高跨文化傳播能力,理清跨文化傳播思路,明确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目标指向,從而以自覺的創作努力承擔起我國國家形象的“自塑”重任。“中國文化形象的定位應當是‘傳統中國’、‘現代中國’與‘未來中國’三種形象的綜合,其‘理想模式’可概括為:一個曆史悠久、為世界文明做出重要貢獻的國家;一個處于現代化進程中的多元發展的國家;一個融入世界文化體系、有能力承擔特殊責任的國家。”⑨紀錄片創作實踐可以從選題、内容、叙事、經營和傳播等多方入手,建立國際視野,将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與網絡新媒體技術相結合,通過品牌建立與國際市場開拓,逐步建立多層次的國家形象傳播體系,“自塑”并傳播更為真實、可信且豐富的中國形象。當然,這一切離不開作為國家形象對外傳播的主導者的政府層面的投入,立足本國國情,革新觀念,重構對外傳播整體戰略,整合優化資源為創作者所用,創建更多對外傳播渠道,加強相關學術研究有效投入,為我國文化被信任、理解和尊重提供更多可能。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紀錄片中的地域形象建構研究”(項目編号“17G112”)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關世傑:中國跨文化傳播研究十年回顧與反思,《對外傳播》,2006年第12期。
②⑧⑨孫英春:《跨文化傳播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439頁,第331-333頁,第445頁。
③[美]史蒂夫·莫滕森編選,關世傑等譯:《跨文化傳播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頁。
④梅爾赫爾斯科維茨:《文化相對主義》,蘭登書屋,1972年版,第32-33頁。
⑤[美]喬舒亞·雷默等著,沈曉雷譯:《中國形象》,社科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頁。
⑥⑦單波:跨文化傳播的基本命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
(作者系武漢學院信息及傳播學院傳播系副教授/責編:王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