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後真相時代電視新聞叙述性嬗變

後真相時代電視新聞叙述性嬗變

時間:2024-10-30 10:00:56

當“後真相”作為2016年牛津字典年度熱詞粉墨登場之後,關于“後真相”的搜索熱度居高不下。後真相的概念首次出現于美國《國家》雜志,随後在拉爾夫·凱伊斯2004年撰寫的《後真相領域:日常生活中的不誠實和騙局》一書中指出,後真相領域是介于真相和謊言模棱兩可的地域,而且這種騙局滲透于美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後真相政治”出現在大衆視野。當後真相從政治宣傳手段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時,其對既有社會秩序的颠覆是巨大的。後真相訴諸受衆情感及個人信念,情緒而非事實主導公衆認知,較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井噴式爆發的後真相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後真相時代對真相定義的解構,直接導緻了新聞業的震蕩,挑戰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客觀性原則。英國《獨立報》等一批精英階層悲歎已經進入後真相時代無法回頭時,相對于情感及個人信念,客觀事實對形成民意的影響微乎其微的現象已然成為一種常态①,無疑給電視新聞報道帶來同樣的困境。

一、新聞真實觀受到沖擊

1.真相命題帶來新聞客觀性困境。“真”作為哲學永恒的話題,從古希臘哲學開始直到現代哲學,對于真相的探讨從未停止。無論是唯理論的先驅法國哲學家勒内·笛卡爾還是經驗論者的英國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都無法得出人們公認的論證,這似乎也證明了真相的遙不可及。德國哲學家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充分解釋了人類認知的局限,認為事物的本質存在卻永遠無法觸及,人類所能做的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範圍内對客觀事物進行加工、理解。德國哲學家尼采的“沒有事實,隻有解釋”強調獨立于主觀情感和信念的真相或事實并不存在,也為真相否定論提供了理論依據。“真相不可能達到,它也許僅僅就是一種較大範圍的共識②。”有論者認為,對于真相的诠釋更多體現出的是:客觀性就是普遍性的主觀性。人們對事物公認的共同解讀即可定義為真相③。基于這樣的認識論基礎,甚至有些後真相論者認為,真相并不存在,使用好方法被大衆所接受即可成為“真相”或者直接忽略掉真相也無所畏懼。至此作為新聞重要準則之一的客觀性原則似乎也在真理的命題中被解構。既然沒有真相,一直追求新聞報道真實生動的電視新聞又如何在新聞報道中體現真實?真相無法界定,那麼新聞的客觀性便無章可循。把真理作為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的新聞專業,在後真相這一現代哲學命題中遭遇挑戰。在後真相時代,一旦失去衡量真相的标準,無法确保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就必然動搖新聞報道公信力,以緻否定電視新聞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胡翼青深刻地指出了後真相時代新聞業面臨的危機:以真實、客觀作為核心理念的現代新聞學,在認識論中被證僞,不僅僅影響媒體公信力其自身的合法性也受到了質疑。④

2.受衆對新聞接受具有選擇性傾向。在公民的認知結構中,對于信息的可靠性并不因是非黑白而決定,可信程度更多與個人傾向性相結合。有論者在論述新聞報道語言的形式時進行分析,由于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新聞報道語言的通俗性和平民化對受衆接受新聞報道的接受興趣和程度有直接影響。解說和同期聲以文本的形式作為電視新聞叙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受衆是否認同電視新聞的報道内容。傳播學受衆研究的選擇性定律揭示,在信息接受中受衆在個人層層包裹的防禦系統中選擇性接觸、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一層一層的過濾掉不符合個人認知的信息。倘若電視新聞制作者在進行素材收集、文本編輯時一味迎合受衆個人認知,主觀臆斷地制作電視新聞,必然會産生新聞報道失實的問題。另一方面,電視新聞制作者在遵循傳播學受衆信息的選擇性定律前提下,如果能夠在确保與客觀事實相符又能平衡受衆的個人認知從而制作出為受衆所接受的電視新聞報道,如何尋找到這個阿基米德支點就成為關鍵所在。

3.事實核查機制(假新聞糾偏)效果有限。後真相賦予真相“次要”的重要性,為此有人感歎可能由于移動互聯網時代,海量信息形成數字洪流、信息過于碎片化以至于是非難辨。然而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美國新聞界就已經開始實行事實核查制度作為行業性制度,即便如此,事實核查的速度依然趕不上謊言被制造的速度,更多的時候甚至出現即便事實核查鑒定為謊言的新聞報道,民衆也并不在意其是假新聞的傳播狀況。清華大學的虞鑫、陳昌鳳以2016年美國大選中事實核查類報道數據分析發現,被核查新聞點名“批評”的參選人支持率,雖然在報道出現後有所下降,但是當其言論不實程度越高時,支持率反而因“曝光”和“脫敏”變得越高。⑤足見事實核查新聞報道的糾偏方式及其形塑公衆的态度效果十分有限。或許隻有回歸新聞報道本身,才是解決後真相問題的根本所在。

二、對傳統電視新聞叙事性的認識誤區

将叙事學引入新聞報道中,尤其是紙質媒體的文本研究已然成果顯著。有研究表明,人們傾向于确認與他們先前觀念一緻的信息比其認為不和諧的信息更具有說服力(confirmationbias),傾向于接受那些讓他們滿意的信息(desirabilitybias)⑥。滿足受衆認同的新聞報道首先不能直接的挑戰受衆的世界觀,脫離個人經驗和認知的新聞信息則變的很難接受。然而在傳統新聞叙事性中努力探求理想化的“純客觀”,緻力于探索如何剖離新聞叙事性的話語風格以弱化傾向性、多維叙事視角切換構建新聞客觀性等都忽略了受衆的認知範疇的作用。李普曼在拟态環境中強調,從社會生活的層面上說,人對環境的調适是通過“虛構”這一媒介進行的。面對外來的消息,一旦符合受衆的認知,受衆便會信以為真,笃定的相信這就是無法觸及的外界環境本身。因此,影響受衆對新聞客觀性态度的直接因素受制于該信息與其受衆個人認知的吻合程度。

三、電視新聞叙事性嬗變

1.傳播的傳遞觀讓渡傳播的儀式觀。現階段,電視新聞的文本叙事性途徑仍沿用信息的傳遞觀視角:試圖運用視角讓渡以旁白的方式呈現新聞的去主觀性傾向,以視角融合呈現新聞信息的全面客觀,其本質出發點仍然以信息的傳遞作為出發點,通過話語的建構還原客觀現實。另一方面,随着技術的更新、社交媒體迅猛發展,一天24小時内不同媒介渠道的新聞滾動播報,各類軟件實時推送新聞信息,大量多元化信息從公衆接觸的媒介中噴薄而出,使得全媒體時代的受衆可以通過諸多途徑獲得對新聞事件的了解。電視新聞不再是受衆了解新聞的唯一途徑,信息文本的傳遞不再是首要任務。電視新聞的叙述文本在信息傳遞之外應注重文本的“互動”與“共享”,打破傳統的傳播觀念,積極應對傳播的儀式觀。在電視新聞文本的叙述中強調通過意見的交流和共享形成共識,并構建社會真實。以大數據殺熟題材電視新聞為例,多家電視台均進行不同時長和側重點的報道。通過分析受衆對殺熟題材電視新聞的留言回複,可以發現受衆對包含記者使用打車軟件實際乘車操作并未有明顯價格差異的視頻,比記者口述否認打車軟件殺熟的電視新聞能産生更好的認同效果。當電視新聞叙事觀念産生變化時,公衆的接受程度有明顯差異,經驗共享對比客觀的文字陳述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2.電視新聞影像叙事技巧的創新。媒介的内在特性決定新聞報道的叙事形式。電視新聞報道不同于傳統的廣播和紙媒,單純文本構成的新聞報道缺乏電視新聞融合聲音、畫面充分調動受衆感官的立體形态。新聞影像叙事性的共時性再現,能給受衆帶來現實感的直觀反映。傳統的新聞影像叙述強調宏觀、微觀結合展現的過程性、全面性,以求達到影像叙述的完整性、可經曆性。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出發信息預示作用顯示,當公衆接觸某一預示事件,會對其随後出現的其他模糊信息産生理解偏向。如醫患關系的新聞報道中,如果新聞中出現醫鬧畫面,患者處于強勢醫方處于弱勢地位,則易于激活受衆對醫方積極态度,對患者産生消極态度,反之亦然。影像畫面會對受衆的行為、思想産生影響,并且預示強度随預示頻率和持續時間成正比。當畫面可能産生的預示作用與新聞叙事一脈相承時,能較好獲得受衆認同。如果忽略影像中的預示作用,有時則會使受衆産生新聞失實的感覺偏差,所以在電視新聞影像的叙事中把握好畫面可能産生的預示作用,可對強化電視新聞叙事真實性起到積極作用。

四、結語

現代傳媒高度發達,不可否認,在某種意義上人們正如讓·鮑德裡亞所說的那樣生活在媒介構建的仿真世界中。人們通過媒介構建的拟态事實來了解真實。公衆分辨事實的基礎依賴媒介的形塑和自身經驗的補充。在多元媒介發展的時代,電視新聞報道應該始終如一地堅持新聞客觀性原則,又要及時改變原有的叙事思路和方法,探索新型傳播環境下電視新聞報道的路徑。

本文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互聯網傳播形态與中國傳播能力建設研究”(批準号:17JJD860003)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胡翼青:後真相時代的傳播—兼論專業新聞業的當下危機,《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第28-35頁。

②汪行福:“後真相”本質上是後共識,《探索與争鳴》,2017年第4期,第14-16頁。

③同①,第28-35頁。

④虞鑫、陳昌鳳:美國“事實核查新聞”的生産邏輯與效果困境,《新聞大學》,2016年第4期,第27-33頁。

⑤[美]馬修:《後真相:關于真相的新戰争及如何反擊》,伊布裡出版社,2017年版。

⑥張華:“後真相”時代的中國新聞業,《新聞大學》,2017年第3期,第28-33頁。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責編:王軍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