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注節目受衆,第一人稱貼近人民生活
1.第一人稱叙述手法使受衆更具認同感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活動的過程是雙向的。受衆不再是完全被動的存在,他們在媒體接觸、内容選擇上有着某種自主和能動性。這就需要電視人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能夠及時準确捕捉到重要的、新鮮的新聞選題和新聞來源。電視節目的制作内容是有趣且高頻率的,以受衆為中心,隻有這樣,才能在新媒體時代下,吸引數量更多且具有差異性,隸屬于不同階層和群體的受衆。《我的青春在絲路》《湘遇一帶一路》兩部以“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傳播為主題的主旋律專題片,真正做到了以受衆需求為核心,以第一人稱的叙述方式進行報道。
2017年9月,湖南都市頻道推出特别報道《湘遇一帶一路》,記者沿着“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獨家記錄了“湘品出湘”進入世界各地尋常百姓家的全過程,見證了“湘企出海”所促成的貿易繁榮,感受到“湖南制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發展帶來的變化。年輕記者盧國忠登船從長沙新港出發,途經嶽陽、武漢、太倉、上海等重要港口城市,前往東南亞與湖南貿易往來最頻繁的國家之一—泰國,講述當代海上絲路的新發現,記錄“湘品出湘”、“湘企出海”的跨地域文化經貿交流。節目中設置的《船長日記》就是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展開描述,記者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更易讓受衆産生認同感。通過日記的形式講述記者的體會,這樣的報道不僅能調動受衆興趣,還能獲得受衆的信任,使新聞報道更具感染力。
2.内視角叙事使節目更“接地氣”
除了采用第一人稱的叙述手法,故事主人公的“内視角叙述”也讓人耳目一新。内視角叙事即“叙述者=人物”,叙事者模拟事件的主體向觀衆展示和講述自己的故事。在電視專題片和紀錄片的拍攝中采用這種叙事方式,能深刻表現人物的内心世界,讓新聞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和感染力,使受衆産生強烈的代入感,不自覺地對所叙人物和事件做出自己的情感反映和道德評價。
2018年2月,電視專題片《我的青春在絲路》登陸芒果TV。該片共分5期,由5位中國青年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故事串起,節目組遠赴“一帶一路”沿線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哈薩克斯坦、柬埔寨和埃塞俄比亞這5個國家,平均每地拍攝周期約12天,圍繞水稻種植、文物修複、鐵路修建等領域,通過真實記錄,全面展示了5位青年的“熱血青春”和“絲路記憶”。節目每期時長12分鐘,均以故事主人公的“内視角”進行講述,如第一集《我在巴基斯坦種水稻》,伴随着極具異域風情的音樂,以及城市、人群、稻田的快切鏡頭,直接将受衆帶入故事的發生地。“我叫蔡軍,今年33歲,我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古拉奇鎮推廣雜交水稻技術。”紀錄片以主人公蔡軍一天的工作為主線,講述他在異國他鄉種植水稻的故事,從最開始隻能“靠天吃飯”,逐漸轉變為接受科學的種植方法,并最終實現糧食由500公斤每畝提升到900公斤每畝的增産效果,蔡軍本人也真正融入當地人的生活,還被當地的農場主阿迪克盛情邀請去參加當地最盛大的宰牲節。該片以小故事闡述大戰略,用事實和事例印證“一帶一路”是造福世界人民的事業,給沿線國家帶來的不僅是好技術,還有未來的希望,更是人與人之間美好情感的呈現。
二、主動議程設置,白描手法傳遞中國聲音
大衆傳播具有一種為公衆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播的新聞報道和信息傳達活動,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地影響着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在一定時期内,媒體關注程度高的議題,通常可以成為受衆關注的焦點,“合作共赢”系列報道主動設置議程,引導受衆的關注點,有效傳遞了中國聲音。
以《我的青春在絲路》為例,片頭以蒲公英的視角作為開篇,清新風格撲面而來。蒲公英的特征就是花開後随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與“一帶一路”援建者的特質相符。随着蒲公英飄散的場景更替,鏡頭對建設者的工作場景進行了微縮式的展現,表現了“一帶一路”的建設成果,是議程設置理論的集中體現。
不僅如此,節目用白描式手法刻畫人物故事、傳遞中國聲音。每位主人公都有他的專屬特質,也就是時下流行的“私人定制款”;每個故事都不雷同,都有獨一無二的特點。在文學創作上,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被廣泛運用,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挖掘受衆感興趣的人文關懷。并不需要對在五個國家奮鬥的五位青年進行過度的烘托,就能展現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以點帶面,放大人物背後的行業特質,呈現給受衆一個完整的中國形象,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種白描的表現方式傳遞了社會正能量,把個人情感放進大背景中,融入理性思索,讓專題片具有強烈的唯一性和高度的“獨家新聞性”,講故事的方式更加輕松有趣,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不僅如此,《我的青春絲路》在記錄的同時還有一種“索引”功能:不管是觀察青年背井離鄉為實現中國夢而抛灑青春熱血,還是為沿“帶”沿“路”的國家、地區共享中國的先進技術和發展成果感到自豪,或是感受中國青年與當地人在此契機下逐漸民心相通,這些都激發了受衆的認知欲望,使其願意去了解更多發生在“一帶一路”的正能量故事。
三、叙述角度多維度,增強故事表現力
内容和制作相輔相成,是一個好作品不可或缺的兩個環節。近年來興起的無人機航拍、數據可視化、增強現實等新技術手段,正成為常規新聞報道的重要輔助手段。“合作共赢”系列報道通過傳播手段創新,有效增強了故事的表現力。《湘遇一帶一路》通過“海、陸、空”多維度的視角,全方位記錄了湘企出海的全過程,航拍、5D等手段的加入也讓節目更顯大氣,給受衆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在報道中,記者李中跟随“湘歐快線”,全程見證了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的繁榮,中聯重科和白俄羅斯企業強強聯手打通當地市場,實現湘企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轉變升級,而歐洲的紅酒、奶粉等産品也通過湘歐班列運回湖南。湖南制造在“一帶一路”沿線倍受歡迎,西方國家對中國制造的充分肯定,都讓記者李中在國外感受到祖國的強大,自豪感油然而生。整個策劃報道通過湖南人耳熟能詳的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遠大住工、醴陵瓷器、浏陽煙花等湖南企業和産品在“一帶一路”沿線的生存發展情況,向觀衆生動形象地闡釋了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給湖南省外向型經濟發展與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縱觀《湘遇一帶一路》報道,闊步“走出去”的湘企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利用自身優勢在“一帶一路”沿線打開良好局面,提高了自身商品的質量、完善了服務體系,最終在與沿線各國的經貿合作與經濟交流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穩步促進經濟質量效率性集約增長。經濟學專家建議,湖南企業與湖南制造要更好地融合“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整合全球資源打造核心競争力,依靠核心競争力,掌握國際市場話語權,捕捉未來與世界共同發展的機遇。湖南衛視都市頻道在本次報道中利用電視、互聯網等多媒體平台聯合發力,通過“一帶一路”中的湖南故事,讓觀衆感受大湖南的“國際化朋友圈”。
習近平總書記用“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這48個字為我們“廓清”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國的電視人要切實做好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工作。在國際交流與傳播過程中構建起一個負責任的、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東方大國形象。為此,我們應加強民心相通,不斷發掘“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各國友好橋梁的故事,發揚古絲綢之路精神,構築起友好交往的橋梁紐帶。“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資金、技術、設備,也需要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動力。講述中國人的文化故事,就是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沿線國家人民。美好生活的獲得,歸根到底是靠自己的勞動來實現,這是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許許多多的中國普通家庭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自己的生活,這一點一滴的變化,集合起來就是磅礴的力量,推動着中國發展進步。講好這樣的故事,是當前最迫切的文化溝通。我們電視人,則是文化溝通中極為重要的橋梁與紐帶。
(作者單位:湖南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責編: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