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世偉版面設計/孫玉倩
由黃曉明、楊幂、AngelaBaby聯合主演的電影《何以笙箫默》,自五一上映以來,6天即收得2.65億票房,引得一片觀影熱潮的同時,卻也引來了業界及網絡上幾乎一面倒的罵聲,稱這部片刷新了國産爛片最爛的新高度;此時又有人指出,這部電影的導演原來是主演黃曉明的經紀人黃斌,之前是娛記出身且從未導演過電影,這部電影能爛到如此田地,似乎就不難理解了。
關于《何以笙箫默》是否真的很爛,抑或真的是經紀人黃斌導緻的“爛”果,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是我們今天要讨論的重點。我們更有興趣了解的是,一個經紀人究竟是怎樣變成一個導演?而且,似乎當下票房好的電影,幾乎都不是真正的導演的作品,有作家,有歌手,有演員,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真的是串行的買賣才能掙錢麼?
淵源:反串
說起串行,表演行業自古有之,最早是起源于中國的傳統戲曲表演中,隻是過去正式的說法叫“反串”,但這個反串并非現在人們通常所理解的那種男扮女或女扮男的反串,而是指演出與自身本工的行當不同的戲的情形,譬如說演小生的演員去演花旦,或者演花臉的演員去演老旦,這叫反串,是與演員以及劇中人的性别無關的。說個最簡單的例子,譬如梅蘭芳本身是男的,但他工旦行青衣,所以他在《貴妃醉酒》裡演女性角色楊貴妃不叫反串,而他在《轅門射戟》裡扮演男性角色呂布就叫反串了。
戲曲演員中,有很多人都是有這種反串能力的。譬如著名京劇演員李慧芳,正行是唱青衣的,但人家戲路寬廣,一專多能,除了青衣,老生、小生、花旦、刀馬旦、老旦等各行全能,形成她特有的“雜家”風格,經常在一個劇目中扮演兩個不同行當的角色,如在《四郎探母》中,前飾公主,後飾四郎;在《呂布與貂蟬》中,前飾貂蟬,後飾呂布。這種表演在戲曲行還有個通常的說法叫“一趕N”,就是指一個人在一出戲裡扮演多個不同行當或身份的角色;還有種說法叫“一腳踢”,常常會說某個演員“四大名旦一腳踢”,意思是指這個演員梅(蘭芳)派、尚(小雲)派、程(硯秋)派、荀(慧生)派的風格都會唱,指的是一種表演能力。
這種表演形式并不隻出現在中國戲曲裡,話劇表演裡也常常會有這種情況,尤其是在實驗性質的小劇場話劇裡,譬如著名導演孟京輝的名作《盜版浮士德》中,演員陳建斌和楊婷就在戲中分别扮演了十幾個不同的角色,但這個時候,也基本上不再是原來戲曲中反串的定義了。
興起:春晚
串行也不僅局限于同一個表演體系内,現在我們比較多見到的串行,往往都是跨表演領域的,譬如改革開放後最早的串行,應該算是1983年央視首屆春節聯歡晚會上,相聲演員姜昆跨行擔任了主持人,而電影演員劉曉慶則跨行唱了兩首歌(當然人家本身就是音樂學院畢業的),另一位電影演員斯琴高娃還表演了舞蹈。後來這種表演形式在曆年的春節晚會上都大受歡迎,譬如歌手李谷一唱京劇、唱花鼓戲,影視演員劉曉慶、張國立擔任主持人,主持人朱軍唱歌演小品,歌手韋唯唱京劇,京劇演員尚長榮唱流行歌,幾乎每年的春晚都會有這樣的安排,今年的春晚甚至專門安排了這麼一個環節,就叫“反串”,很顯然觀衆也都很喜歡,因為首先是表演形式充滿新鮮和驚喜,而另一方面,也讓人們看到了喜愛的明星不為人知的其他表演能力,是一個各方加分皆大歡喜的事情。
一件事,有一個人做成功了,馬上就會有無數人趕緊效仿,這是幾千年不變的中國國情,串行這種風潮,大抵也就是從這裡風生水起并蔚然成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