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賽馬,南人競渡”——賽龍舟是中國傳承千年的民間習俗。每逢端午,南方人會用雕刻成龍形的木舟競渡,形成了悠久的龍舟文化。
龍舟整體可拆解為龍首、龍身和龍尾三個部分,其中龍首雕刻是整個龍舟制作最具有靈性的部分。
湖南沅江市的“聾爹老楊”是遠近聞名的龍首雕刻手藝人,雖已從業50多年,技藝精湛,但随着現代工業的沖擊,龍首雕刻已後繼乏人……
“八百裡洞庭”是龍舟文化的發祥地,但是關于龍舟競渡的起源,一直以來衆說紛纭,沒有定論。
關于龍舟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古籍《穆天子傳·卷五》中便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的記載,屈原《九歌·湘君》中也有“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等描述龍舟的詞句。
但如今流傳最廣的說法稱:龍舟的起源和戰國末期的屈原有關。相傳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被流放在外的楚國大夫屈原,得知秦兵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悲憤之下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不忍屈原的屍體被蛟龍吞食,便把米粽投入江中,并一邊劃龍舟一邊鳴鑼擂鼓驅趕蛟龍。這些舉動後來演變為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傳承至今。
位于洞庭湖畔的益陽沅江市,就曾是龍舟文化繁榮之地。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沅江市湧現出一批打造龍舟、雕刻龍首的民間手藝人,他們技藝精湛,名聲遠播,當年長沙人要造龍舟、雕龍首時,也會不遠千裡跑到沅江來請這些藝人出馬。現今70多歲的楊湘安,便是其中為數不多還在世的老手藝人,因其身有殘疾,大家都稱他為“刻龍頭的聾爹老楊”。失聰手藝人的絕技
我與老楊結識純屬偶然。2013年5月初,在一次外出采風拍攝途中,我被一陣有節奏的敲擊聲吸引到了一家小船廠内。幽暗的光線中,木屑四處飛揚,一位老人手持木槌、鐵杵,在他的敲打中,一團粗糙的原木正悄然蛻變成龍的模樣。
經過一番了解後,得知這位叫楊湘安的龍首雕刻手藝人雙耳失聰多年,所以說話有些含糊不清,我們便隻能靠比劃和寫字來交流。
老楊祖籍嶽陽汨羅市,祖上5代都是木匠。15歲那年,求學中的他被義父幾個耳光打成腦震蕩,随後逐漸喪失了聽力,命運也由此改變。失聰後,他不得不辍學,并開始跟随義父進入木匠圈子。由于天資聰穎和對木工雕刻的喜愛,在很短的時間内,他不僅自學了雕刻龍首、十二生肖頭像和佛像,還成為了當地制作甯波床、花雕家具的“大師傅”。後來在幹校中,也因為他是家具廠的“大師傅”,所以能與幹部平起平坐,還能大碗吃菜。現在每每說起這件事,老楊總是顯得很自豪,他說那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
老楊告訴我,他手上正在打造的這條龍舟是沅江市萬子湖鄉蓮花村訂制的,船長17.6米,寬1.15米,共計16間艙,可劃16對槳,目前已花了80多天來制作,光是龍首龍尾的雕刻就耗費了兩周時間……就在當月月底,萬子湖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原來是老楊新造的龍舟從船廠老闆周建明家後面的洞庭湖下水試航。為此村民們舉行了盛大的儀式。
在龍舟文化裡,造龍舟用的木材是木工的祖師爺魯班帶來的,被視為有靈性,入水可保平安。所以龍舟下水,第一件事是請“魯班”。村民們在龍頭前擺放了一袋大米,上面插了一把木匠用的“五尺”,這是用來請魯班“下凡”的。在岸邊正對龍頭的位置,一張八仙桌上擺滿了魚、肉,還有一隻用來“血祭”的公雞,這些都是用來款待魯班祖師的。到了祭祀時,全體人員需叩拜3次,然後燃放爆竹,氣氛熱烈……
在老楊眼中,那塊由原木蛻變而成的“龍”,就像他一手帶大的孩子。所以當天,心情複雜的他也早早來到船廠,并随船送出很遠。“我年紀大了,這恐怕是我這輩子做的最後一個能下水的龍首了”。老楊含糊不清地自言自語。
6月初,我再次來到船廠,希望能邀請老楊重新雕刻一個龍頭,以便于完整記錄下這門即将消失的民間手藝。但是我卻被廠家告知,由于船廠缺少龍舟訂單,老楊在幹完最後一單活後,就離開船廠另謀出路了。
随後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多方打聽老楊的去處,但他仿佛從人間蒸發了似的,音訊全無。
重現精湛手藝
2015年6月,我在一個喜歡街拍的朋友那裡,意外地看到了照片裡的老楊,于是迫不及待把老楊的故事講給朋友聽。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天,朋友就打電話告訴我,他在廣場又遇見了老楊,而且兩人用紙筆聊得正歡。
世事無常,我曾經踏破鐵鞋無覓處,如今本已将執念放下,老楊卻又機緣巧合地出現了。再次見面後,我把記錄龍首雕刻手藝的想法如實相告,老楊聽後顯得很激動,不假思索就答應了下來。
次日,我來到老楊的家,老楊連忙拿出熬夜畫好的龍首草圖給我看。沒想到,從未學過美術的老楊,随手畫出的龍首草圖竟然活靈活現。他說,因為無數次的刀鑿斧戳,龍首的萬千形态早已爛熟于心。
定好了圖紙,老楊就開始挑選原木材料。選材也是一門學問,造龍身一般用杉木,而龍頭和龍尾要用存放幾十年且已完全幹燥的上等樟木,這不僅是因為其易于雕刻,更因為在洞庭湖區的傳說中,樟樹是一種有靈性的植物。雕龍頭是制作龍舟最重要的步驟,龍頭雕出了神韻,整艘船也就有了生命和靈性。
各種材料備齊後,老楊便擇定好日子“發墨”,即用墨線把創意稿勾畫到木料上。然後開始打造粗胚,用敲錘配合刀具在木料上從前到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推進,遇到刀具刻入過深的情況,還不能着急抽出,而應該用其他刀具輕微削去周圍的木料,直至其可搖動、抽出為止,這樣就不會引起木胚開裂、剝落。粗胚成型後,就要開始精雕細琢,這一階段較少使用敲錘,而改用手掌心拍擊刀柄,這樣更能掌控力度,減少失誤。運用薄刀法等技藝修好細胚後,再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進行修光、打磨。最後還要着色、上光,工序相當繁瑣。
早些年,雕刻龍首一般要在一間封閉的屋子内進行,而在這個過程中,隻有工匠才能進出作坊。據說,這是為了保證龍頭的神性不被沖撞。老楊對這些習俗很是看重,因為他跟龍頭打了大半輩子交道,子孫也都屬龍,于是覺得自己和龍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淵源,對心中的神靈總是充滿敬畏和感恩。所以這次雕刻龍頭的地點他選擇在自己的家。他的居所位于鬧市區旁邊的吉人巷,巷内偏僻的小屋是專心創作的絕佳之地,也讓龍頭雕刻保持了原汁原味。
20多天後,龍首完工了。這段時間裡,老楊拿出了畢生的看家本領,也把一輩子憋在心裡的千言萬語用手中的刻刀娓娓道了出來。我還記得那天,老楊将龍首面朝藍天,用紅色顔料為龍首點睛,然後在底座用毛筆顫巍巍地寫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8個大字,繼而焚香跪拜,久久不起……
龍首雕刻後繼乏人
如今的洞庭湖已鮮有當年那種“百舟競渡”的熱鬧景象了,因為人們更樂于修造能帶來更多經濟價值的鐵駁船。傳統的龍舟手藝人們終究扛不住現代工業的沖擊,紛紛轉了行。老楊以前的船廠老闆周建明,曾經也是洞庭湖區打造木船的著名工匠,但他經營的船廠現在的大部分利潤都來自鐵駁船,他收的5個徒弟也已經全部都改行。
周建明解釋說,一艘龍舟的利潤隻有幾千塊錢,但制作需要耗時至少3個月,付出和收獲嚴重不成正比,對船廠和工人來說都很不劃算。而且近些年來龍舟訂制的業務量極少,以前每年都有龍舟賽,一年做十多艘龍舟是常事,但現在幾年也難得做一艘龍舟了。
龍舟需求量銳減後,龍首雕刻技藝自然也就随之而日漸衰落。為了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老楊曾經試圖教兒子楊紅學習雕刻龍首,但是楊紅為了養家糊口,十年前還是下洞庭湖當漁民去了。
在制作最後一個龍首期間,老楊每天隻雕刻一個多小時便會收工,這一是因為他年邁體力不支,二是他很珍惜這段有人需要他刻龍首的日子,他希望這樣的日子長一點,再長一點……
2015年年底,“刻龍頭的聾爹老楊”終于收刀歇業,而後依舊獨居在吉人巷那間破舊的小屋内。現在每到端午,老楊逢人就打聽哪裡會舉行龍舟賽,他心裡一直想去看看,因為那些龍舟中肯定有自己過去雕刻過的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