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的現象層出不窮,而到了現代,由于生活壓力過大而選擇自殺的人數日益增多,“自殺”已成為一種社會弊病。在大多數人的觀點中,自殺應該是人類才有的行為,但事實上,人們發現自然界的一些其他動物試圖自殺的案例卻也數不勝數。
1845年,《倫敦新聞畫報》報道了一則匪夷所思的消息:一隻黑狗在河邊試圖自殺,路人将它救起,不料它卻再次跳入河中,最終自殺成功。不久之後,媒體又爆出了兩個案件:一隻鴨子試圖淹死自己,一隻貓在自己的孩子死後也吊死在樹枝上。在1875年版的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會刊《動物世界》封面,也描繪了一隻鹿跳躍自殺,最終死亡的案例。
在19世紀,動物自殺是一個熱門話題,有許多例子表明,某些動物會企圖自殺,這一現象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這些動物真的企圖自殺嗎?如果不是,那麼真相又是怎麼樣的呢?
早在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克勞迪斯·艾利安就寫了一本書來研究這個問題。他在書中列舉了21例動物自殺的例子,比如海豚設法自投羅網、獵犬在主人去世後絕食而死、蒼鷹投入熊熊的柴火堆把自己燒死等,他認為動物有自殺的行為,但對于其動力和深層次原因卻沒有給出合适的答案。到了20世紀,随着醫學的進步,一些受傷的動物也得到更好的救治,因此以前那樣的“英雄式”自殺行為逐步減少,仍有一些學者分析老鼠跳下懸崖和鲸魚大規模擱淺的例子,以此來研究動物自殺的問題,但仍然沒有找到動物是否真的會企圖自殺的答案。再後來,意大利卡利亞裡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安東尼奧也緻力研究這個問題,為了證明“動物具有試圖自殺”的行為能力,他查閱了近40年來與之相關的1000多份科學文獻,但最終仍然沒能找到有力的證據。
當然也有持不同觀點的學者,一位名叫威廉·勞德·林賽的精神病學家就認為,動物患有“自殺憂郁症”,和人一樣也會受到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另一位醫學史家鄧肯·威爾遜則認為:“動物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和意圖,其中就包括自殺。”這些說法也引起了動物權利保護組織的注意,如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他們為此也做過一些調查研究,但始終沒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但動物自殺的行為仍然存在。2016年5月,在加那利群島特内裡費海洋世界公園,一頭虎鲸躍出水池,裸露在沙灘上足足10分鐘,其間,它極力磨牙,并用力地亂咬。這一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多家媒體以“虎鲸自殺”為題做報道。人們紛紛猜測,或許是因為生活環境的緣故——被圈養的虎鲸無法适應海洋館的人造環境,患上了抑郁症,因而試圖自殺。而在此前不久,還有媒體報道了某養熊場圈養的熊把熊寶寶捂到窒息而亡,随後選擇自殺的事件,同樣引起了人們的思考。原來,養熊場的工作人員常常抽取熊的膽汁來提煉藥品,這無疑讓熊極其痛苦,導緻它選擇以殺死孩子然後自殺的方式來結束這種痛苦。
有學者認為,由于動物長時間被安置在人工環境中,可能引發一些不正常的行為,這也許反映了一種“動物試圖逃脫監禁”的本能行為。還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有些被圈養的動物之所以會追随主人而死去,正是因為它們不懂得思考,因此無法做出“理性的決定”。它們隻是習慣了自己主人喂給的食物,便不願再接受其他人的施舍。總之,某些外部條件改變造成的壓力,的确可以改變動物的行為,甚至威脅到它們的生命。美國弗吉尼亞州威廉與瑪麗學院的芭芭拉·金寫了大量有關動物自殺的文章,也提出了許多動物在創傷性條件下也存在類似的壓力,即産生應激障礙和抑郁。她總結說:“我們要體會這些動物的情緒變化,才能明白是什麼原因讓它們進行自我毀滅。”
歸根結底,我們雖然無法确定動物是否有自殺意識,但事實證明,在動物自殺的行為背後,或多或少都有人類的影響。除了動物本身的特性之外,人類必須加強對動物的保護,少用“人工制造”,讓它們回歸自然,不要承受環境改變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