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移居龍泉驿23年了,但我知道龍泉驿,卻是因為讀了李劼人先生的非虛構小說《大波》。先生對四川首義的發生及發生前後的情狀作了生動而細微的描寫。先生不僅讓我知道了龍泉驿站,還讓我知道了成渝古驿道——我第一次聽說時被稱為“東大路”的成渝古驿道,就是《大波》告訴我的。
東大路上的辛亥革命
非虛構小說《大波》裡《重慶在反正前後》兩章中,寫了随東路衛戍部司令駐紮龍泉驿的夏之時如何打響第一槍,如何起義,起義後又如何在短時間内出任了蜀軍都督府副都督。起義成功後,夏之時帶着6個大排共三百多号人的隊伍撤離龍泉驿,打着牽藤火把,在場東土地祠大黃桷樹處集合出發,朝着遠離省城成都趙爾豐的方向疾走,這樣就走上了東大路。順着東大路,過山泉鋪、石橋井,到了簡州。本欲經資州去自流井的夏之時,聽說清廷大臣端方率領的湖北兵沿東大路西行已到了資州,就決議避之而走川北道。義軍本欲繞樂至縣城行,卻在童家壩攔截了一郵差,拆開打了蠟印的郵袋看了密信後,便冒充省城援軍拿下了樂至縣城。因追兵逼近,到了安嶽後,本欲去川北或川南的夏之時,陰差陽錯地向東南去了重慶方向。隊伍自驿道旁逸斜出,從潼南乘船順涪江而下,經銅梁,在合川入嘉陵江達重慶。兵臨城下時,隊伍已達八百多人,加上非戰鬥人員,共有一千四百多人。十月初二日,隊伍過浮圖關,經通遠門(西門)入了已被同盟會控制的重慶城。從龍泉驿到重慶,夏之時率起義軍沿成渝古驿道和涪江走走停停,用時十七八天。
作為大城,成都、重慶是重要的,無論對西南,還是全國,也無論經濟還是文化,它們都是重要的。因為這種重要,就使得這條把兩城緊緊連接在一起的道路,也變得重要了起來。這條道路,現在不止一條了。在先,也就是老成渝路全線竣工通車的1933年以前,卻隻有一條,這條官馬大道,叫“東大路”,也就是前邊所謂的成渝古驿道。以東命名一條大路,顧名思義,命名的自是東出成都的一條寬廣平坦的幹道。成都命名為大路的幹道有三條:北大路、東大路、中大路。但自從出成都北門通往萬縣的中大路于清雍正年間裁撤所有驿站後,就隻有北大路、東大路兩條了。
“揚一益二”,說的是盛唐時期,舉國城邑之盛,數揚州第一,成都次之。成都在帝國的地位可想而知,大道以成都為原點命名太正常不過了——否則,對重慶而言,東大路實該叫西大路;對沔縣、長安而言,北大路實該叫南大路。
流經成都的河流有二,岷江和沱江。走水路出川,順二江漂至長江就可以了。由此可以得知,古時的成都,走陸路的話,去中原可走北大路往長安行;去江南,則可走東大路或中大路至長江邊,然後寄舟而下。
不管怎麼說,對于成都而言,對于出川進川而言,東大路都是無比重要的,恃寵而驕也不為過。
清末,一位叫傅樵村的人遊走了一遍成渝古驿道,并把他走的裡程和站點記在了《成都通覽》一書中。他說他從成都東門(曾名東阊門、萬春門、迎晖門)出發,五裡到牛市口,再五裡到沙河鋪,再十裡到黉門鋪,再五裡到大面鋪,再十裡到界牌鋪,再十裡到龍泉驿,再十五裡到山泉鋪,再十裡到柳溝鋪,再八裡到茶店子,再七裡到南山鋪,再十五裡到石盤鋪……一路向東,止步于重慶府通遠門,共記下了114個站點和裡程。彼時,東大路路寬5—8尺,石闆路面,途經地域有龍泉驿、簡州、資陽、資州、内江、隆昌、榮昌、大足、永川、壁山、九龍坡,全程1071華裡。
端方殒命東大路
成渝古驿道全線早在漢代就成形了。《成都市交通志》載:“漢代,成都東出翻越龍泉山,經蜀郡轄縣牛鞞(今簡陽縣)、資中通巴郡的道路已立為驿道。”
唐宋時,成渝間除了時稱“東大路”的南道,又新開辟了一條經中江縣大華鄉、遂甯、合川到重慶的北道,亦立為驿道。北道興起後,南道不再受寵。明代,南道複興,北道退出驿的在編譜系,官家不再為它列支修繕、運轉費用,任其自生自滅。
明朝朱家皇帝不僅喜歡建驿站還喜歡命名。除成都城外東南角錦江邊建有水陸兩用的錦官驿外,還在成都東門至重慶西門間沿途建有龍泉、陽安、南津、珠江、安仁、隆橋、峰高、東臯、來鳳、白市、朝天共11個驿站。
變是正常的。因此,對于一條古道來說,在曆史的搓揉中,不同時代的軌迹有所偏移,其地名有所出入,再正常不過。
常年奔波于東大路成渝段上的道上人,不僅善旱路徒行,亦善時下流行的大數據說事。他們說,從重慶府到成都府啊,須經過兩門兩關一崗一坳五驿三街子五鎮九鋪。又說“五驿五鎮三街子七十二堂口”,一個堂口15裡。每天腳程以七八十裡計,全程須走半個來月。官方快遞消息,每跑15裡換一匹馬,最快隻要8小時。
其實,簡陽石盤鋪人氏傅樵村累死累活走了114個站點,也沒能将東大路走完,因為他隻走了東大路成渝段。他要走完東大路全程,就得在重慶府朝天驿宿一夜起來繼續走,向東北方向走,經分水驿、萬縣,抵達巫山小橋驿,才算走完東大路全程。過巫山,一擡腿就踏入湖北境巴東縣了。
辛亥年間,重慶府城防空虛讓革命黨輕易得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端方率兵離城往省城“平叛”去了。端方從重慶府出發來成都的那一天,正好是夏之時在龍泉驿起義得手往重慶去的那一天,都是九月十五。隻不過端方走的是南邊的官馬大道東大路,而夏之時走的是北邊的東小路再水路。得到消息的端方本想在東大路上迎頭痛擊夏之時,卻不曾想犯了錯誤,最終連自己的大臣命也搭在了東大路上。
起義成功後,夏之時帶着6個大排共三百多号人的隊伍撤離龍泉驿,打着牽藤火把,在場東土地祠大黃桷樹處集合出發……得到消息的端方本想在東大路上迎頭痛擊夏之時,卻不曾想犯了錯誤,最終連自己的大臣命也搭在了東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