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湖鎮用那如詩如畫的靈秀,營造出一個與衆不同的塞外江南的小鎮,草湖悠久的歲月滄桑,積澱了草湖鎮獨特的人文的、曆史的、當代的、古代的、再現的、陳列的,林林總總,讓我愉快地穿行在草湖鎮的角角落落。進入新世紀以來,草湖人緊跟全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大膽地邁入了城鎮化的進程。
光榮的曆史
草湖,原本不是一個固定的地名。哪裡有湖,湖裡有草,即視為“草湖”。這種“草湖”遍布華夏大地。在西域的喀什三角洲,即疏勒、疏附和阿克陶三縣交界的中間地帶,有一塊東西長約24公裡,南北寬約6公裡的生長着紅柳、蘆葦、駱駝刺等多種野生植物的原始荒原。這裡常有野豬、黃羊、野兔、豺狼出沒其間,且有罕南力克河、嶽普湖河、塔孜洪河貫穿其中,促使這片神奇的土地呈現出大草湖、小草湖、紅柳戈壁的自然壯闊景觀。
明末清初,喀什提督馬福興選中這塊草湖肥沃之地修建了“馬家花園”。不久,“馬家花園”遭遇一場大火,毀于一旦,變成了一片廢墟。它的四周蓬蓬紅柳、高高胡楊、叢叢蘆葦,窪窪鹽堿地掩蓋了一片蕭索和荒涼,但這裡的地氣依然透露着若隐若現的生機。
東方破曉,旭日東升。新疆“9·25”和平起義,迎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馬到成功,草湖換了人間。西北野戰軍二軍軍長郭鵬、政委王恩茂、政治部主任左齊等領導騎馬踏勘了馬家花園一帶。郭鵬軍長仔細視察了這片土地,立即下令:“我們的軍人農場就建在這裡!”王恩茂政委高興地贊同道:“馬家花園已成為曆史,我們在這裡要建設一個比它美麗百倍的新型花園式農場。”鑒于這裡水草正茂,二軍便将“馬家花園”正式命名為“草湖”。
千年草湖終于被開發了。一支英雄的解放軍部隊發揚南泥灣精神,屯墾戍邊,駐紮草湖;一支新疆和平起義部隊為了思想改造和生産勞動鍛煉進駐草湖;上海、江蘇、浙江、河南等地的青壯年響應黨的号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建設邊疆而陸續到達草湖;當地居民以維吾爾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為建設新的家園把家安在草湖,草湖由一個人迹罕至的地方變成了人聲鼎沸之地。從共和國軍墾第一犁開始,草湖人揮舞砍土曼,大戰戈壁,征服沙漠,開荒造田,創造了共和國改造大自然的奇迹;草湖已不是昔日的舊模樣了,而是稻花飄香、棉花吐絮、葵花托盤、蔬菜新鮮、果園挂果、牲畜成群、白楊成行、小橋流水的好條田、好道路、好渠道、好林帶、好連隊的生機勃勃的軍墾農場了。
數十年,彈指一揮間,草湖以南疆軍區直屬第一農場為起點,從規模上、實質上、形式上實現了三大跨越:南疆軍區軍人農場——農一師前進農場——農三師41團草湖鎮。草湖人始終堅持着屯墾戍邊的曆史使命,不忘初心,保衛邊疆、建設邊疆,各民族共同奮鬥建設社會主義新家園。
讓人追憶的那些人那些事
在這裡總有一段時光,讓人刻骨銘心;總有一些故事,讓人念念不忘;總有一些回憶,讓人記憶猶新;回頭看,令我不得不去懷念、去追憶、去感歎。
那是1955年8月,我從江西蓮花縣來到新疆喀什參加工作,成為中國百貨公司喀什分公司的一名國企職工。那時,喀什市隻有四五萬人口,以維吾爾族為主,漢族人口極少,全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漢族幹部職工也隻有千把人。尤其,在市内隻有一家漢餐館——前進飯店。該店地處吾斯唐博依老街,隸屬農一師第四管理處前進一場(草湖農場)經營管理,是飯店經理兼廚師朱師傅領着一班人開辦的喀什市唯一的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家漢餐館。它供應的大米、豬肉、土雞、活魚和新鮮蔬菜都來自于草湖農場生産的産品。當時,喀什的百貨公司、花紗布公司、食品公司、專賣公司、商業銀行等單位均設在艾提尕爾清真寺周邊的吾斯唐博依街上和諾爾貝希路一帶。各單位的漢族職工有的是從部隊轉業下來的,有的是從上海、江蘇、浙江、河南等地支邊而來的,尤其從上海舊金融系統來了一批銀行職員,他們剛來到喀什生活很不适應,聞着羊肉的膻氣味兒就想嘔吐,有的飯也吃不下去。幸虧有個前進飯店專營漢餐,經與朱經理商洽,我們一批漢族職工自願結合在前進飯店包夥食,每天三餐,一天一元,還能吃上新鮮豬肉,可讓大家樂開花了!從此,我認識了朱經理,因與我同姓,加之我年紀最小,他特别關照,休息日,他還帶我到草湖玩耍。從此,我見識了草湖,與草湖結下了不解之緣。
1958年3月,全國開展幹部下放勞動鍛煉運動,喀什專區在疏勒縣阿爾肖戈壁灘建立了一座下放幹部阿爾肖農場。我是第一批進場的,除了下地幹活,還負責編輯場部油印小報《勞動鍛煉前哨》,每周一期,傳遞上級指示,宣傳黨的政策,報導好人好事。因阿爾肖農場與草湖農場相毗鄰,常來常往,互學互幫互助,我便與草湖農場負責宣傳的吳凱同志結識了。後來,吳凱因在自治區《天山》文藝雜志發表了一首被廣大讀者點贊的詩歌《農場的路》而成為遐迩聞名的詩人,我與他的文友關系也就更密切了,草湖在我腦海裡越來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0年7月,我從山東财經學院調幹學習歸來,調入喀什專區食品公司任秘書,有機會陪同公司領導到草湖農場進行活畜生産與收購的調研。那時是計劃經濟時代,草湖農場承擔着對喀什市的部分豬肉和蔬菜的上調供應任務。草湖農場年年按計劃完成或超額完成肉食禽蛋蔬菜的上交任務,為造福喀什市各族人民做出了積極貢獻。人們常說,想吃豬肉找草湖,草湖豬肉賽凍肉(從四川調入)。因而草湖在南疆一帶早已家喻戶曉,被人們譽為王震司令員關懷下創立新疆的“南泥灣”。
搶抓機遇大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草湖人緊跟全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大膽地邁入了城鎮化的進程。草湖鎮成立了,像一座銅牆鐵壁的雕塑屹立于西域古鎮的廢墟上。草湖鎮,是一幅畫,大草湖、小草湖、紅柳戈壁,月映蘆葦白;草湖鎮,是一杯酒,清醇悠香,浪漫輕盈,醉倒過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篇章。連同夢一般的草湖鎮,充滿了浪漫的氣息,本着發展觀光農業、緻富職工、打造生态旅遊和團場軍墾文化亮點、提升經濟文化影響力的宗旨,圍繞“田園風光”做文章,以文化搭台,先是舉辦了“草莓紅、草莓情”草莓采摘季活動,後又舉辦了“體驗魅力草湖,感受漢唐古風”大型踏青賞花活動,使草湖鎮堅定地立足于喀什經濟開發區,主動融入了“大喀什”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成為以喀什市為中心的及周邊縣市休閑、旅遊度假的“後花園”。
草湖鎮,這座有着悠久文化的荒原古鎮。在西北野戰軍二軍的史志上,記載着二軍的光榮傳統的曆史,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聚彙戈壁紅柳的風情,留存諸多人文古迹。那種古老與清靜,時光與流水,悠然與斑駁組成一幅天然的圖畫。
草湖的草,草湖的湖,草湖的人是别有風味的。由草湖人制造的草湖大米、棉花、豬肉、土雞、活魚、蘋果、草莓。還有工業園區、旅遊景點、安居房、别墅、商店、學校、街道……這一切構成了這個新型城鎮化的草湖鎮。草,是歲月的顔色;湖,是歲月的内涵。當你漫步在草湖鎮的大街上,高樓檐下的窗口門邊,時而亮出一盆紅花,幾盞紅燈籠,在草綠色的背景中,顯得格外安逸妥帖,不動聲色地添了幾分富貴氣。因此,當我走進這塊寶地時,仿佛感覺自己融入了這個新型城鎮!又仿佛回到了過去那種自然經濟和農耕時代的悠閑。
翻天覆地換新顔
在草湖鎮采摘草莓,免費品嘗各種口味草莓,更讓遊客銷魂。我看到,草莓采摘開幕當天,觀賞、踏青遊客達2萬人以上。我站在路旁,往風情園裡眺望,草莓美景,盡收眼底。那采摘草莓的情景,顯示着以“草莓為介”,宣傳了都市休閑觀光農業,發展生态旅遊,帶動農業産業鍊發展,吸引更多的市民到農村度假,體驗摘草莓的樂趣,豐富了市民生活,縮短了城鄉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兵地之間的聯系,融合了民族之間的感情。
草湖悠久的歲月滄桑,積澱了草湖鎮獨特的人文的、曆史的、當代的、古代的、再現的、陳列的,林林總總,讓我愉快地穿行在草湖鎮的角角落落。“一帶三區”的橫穿41團場部的寬闊街道作為城鎮化發展的主軸,帶動了小草湖片區、大草湖片區、紅柳戈壁片區的團場中心城鎮建設重點區、現代農業示範區、團場物流及新型工業園的發展,仿佛身居“一帶三區”就納入了“大喀什”半小時經濟生活圈,融入到喀什經濟開發特區的大建設、大發展中。
如今,草湖鎮擁有15個現代化住宅小區4100套安居保障房,“三縱四橫”的城鎮道路,綠化率達95%以上,美化、亮化同步推進,供暖、供水、污水處理全面提升;還新建了一所可接納5300人的雙語中學,全鎮洋溢着“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氛圍;醫療、金融、通訊等社會職能機構齊全。草湖鎮啊,的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的确,在這裡,你完全可以和曆史作近距離的交談。走進草湖鎮的牌樓,我仿佛看見了解放軍向草湖進軍的身影,和似曾相識的軍墾第一犁。但更多的是看到如今新建的别墅、工業園區等所構築的宜居、宜業、宜遊的精品小城鎮,讓到草湖鎮的每一個遊人都會想住下來。在小草湖、大草湖、紅柳戈壁中,最有個性和魅力的是直角相交的三條亘古不變的小河,與現代綠色發展的交相輝映,煥發出新的和諧的熱情,與相識、不相識的人在這裡相會,相知,相悅。
草湖綠意濃,全鎮大發展。滿含綠意的草湖鎮,秀在骨、秀在神,給我總的印象,是幽靜、淡雅、古風悠然,任風雲變幻,至今依然展示着小草湖、大草湖、紅柳戈壁所固有的美輪美奂的絕代風華。草湖鎮永遠都是她自己,惟其甯靜,所以澄明,惟其淡泊,所以緻遠。
“一樣的草湖,不一樣的草湖鎮”。草湖鎮用那如詩如畫的靈秀,營造出一個與衆不同的塞外江南的小鎮,她就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三師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