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凝眸龜茲

凝眸龜茲

時間:2024-10-29 11:06:28

很多年以來,我的眼睛都停留在北疆廣袤的大地與綠水青山的秀美上,近幾年卻深深地迷上了庫車,就好像我小時候吃東西,總是把最好的留在後面。

出發去庫車的那一天,我穿了一身的紅,我用這種方式表達我對此行的重視和對庫車——這個昔日龜茲古國的喜愛之情。

“假如有通往東方的道路,那就是庫車……假如有通往北方的道路,那就是庫車……”,這是一首維吾爾族詩歌中的兩句,詩中的庫車就是曆史上的“龜茲”,龜茲是西域三十六國中的大國。佛教曾經在這裡盛行,我們從分布于庫車周圍的石窟中那精美絕倫的壁畫中便可以想象出這片土地曾經被佛光籠罩着的情形。它帶着如同朝日初上的磅礴氣勢,沿着“絲綢之路”行雲流水般東迤,從此開創了曆時千載的中國藝術史上的黃金時代,可謂伽藍靈勝、彩筆紛華、丹青千壁、盛極一時。

那時的中國以無比的自信欣然接納了西來之風,同時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史稱之為“改張琴瑟,變夷為夏”,所以,當那些造像沿着絲綢之路往東去的時候,我們發現,她的鼻梁慢慢低了,眼窩漸漸淺了,笑容中也帶上了幾分世俗的人情味。

石窟寺是在大山的岩層間開鑿出來的寺廟和僧舍,起源于古代印度。在曆史的發展中,石窟寺漸漸發展成融彙建築、雕塑和壁畫藝術的綜合體,成為人類文明的結晶。龜茲石窟年代大緻起于公元3世紀末或4世紀初,止于11世紀或略晚,前後經曆800年之久。龜茲石窟殘存至今的大約有500多座,除了克孜爾石窟和庫木吐拉石窟的壁畫殘迹多一些外,其他的如森木賽姆、克孜爾尕爾、瑪劄伯哈、吐火拉克埃肯、蘇巴什、吐爾塔木等衆多石窟中的造像早已剝落得幹幹淨淨。

我們一行人久久地流連在庫木吐拉石窟中,在那著名的五連洞前,每個人的神情都是凝重的。

對我而言,最熟悉、感到最親切的便是菩薩,從小到大的讀物中,觀音菩薩專門為解脫一切苦難現身于世。在這種俗世與現實需要的導引下,僧衆們在宗教生活中漸漸把觀音菩薩塑造成一位慈善、可親、安詳、端莊的東方婦女的典型形象,将東方的傳統美德和人格理想都集中到菩薩身上。可以說,觀音菩薩不是以神祇的力量使人敬畏,而是以人格的力量,以親切溫柔的母親形象征服了我們。

我一直覺得,新疆留存的壁畫上的人物看着都比内地的佛像舒服得多,大都身形苗條,體态婀娜。據說,女菩薩在印度本土,個個都是乳房豐滿、腰肢纖細,體态極輕盈的,而到了中土,越往東傳因為氣候、風俗、審美等種種因素不僅被穿上了衣服,而且身材也越來越敦實粗壯。

龜茲最早出現的毗诃羅窟,制作是比較簡單的,一般是仿制普通民居,作為僧人生活休息之所。晚期的毗诃羅窟較大一些,并且有上下兩層或有階梯通道的雙層窟。無論是縱券頂、中心柱式石窟,還是穹隆頂的方形窟……這不同形制的石窟,既能夠在印度石窟中找到原型,又包含着中亞地區佛教徒的獨創。

開鑿石窟的原始目的是為了給出家僧人提供靜心事佛、了結塵緣、超脫世俗、一心求靈魂安靜的地方,所以石窟開鑿地往往選擇遠離城鎮喧嚣的地方。然而,這距離又不能太遠,畢竟僧人不能不食人間煙火,他們要靠俗世的供養。

有豐富石窟藝術遺迹的西域諸國,都處在中國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相溝通的古代絲綢之路上。出河西走廊,過吐魯番盆地,經龜茲,過于阗,這是古代絲綢之路通向中亞、西亞和歐洲的路徑。而佛教東傳,必先北上進入古代西域地區,經于阗,過龜茲,穿過吐魯番盆地,然後向東進入河西走廊,經甘肅跨秦嶺,入長安再進入中原腹地。無論是絲綢之西去南下,還是佛法之北上東來,都必須經過這三個西域古國,據說,最早的佛教就是由印度或波斯商人首先傳入西域的。

庫車克孜爾千佛洞位于拜城縣克孜爾陣東南7千米的河流階地上,這裡是中國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石窟群,壁畫現存1萬餘平方米,是克孜爾千佛洞最珍貴的寶藏。新修的參觀棧道使得原本平實的洞窟看上去更像一座堡壘,中心位置是龜茲高僧鸠摩羅什的塑像。

現在看來,商路與佛路的一緻,是佛教石窟藝術遺迹集中出現在絲綢之路古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去庫車的一路上,我都在琢磨,龜茲壁畫中那夢幻般的瑰麗,那神态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薩;那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仙女;那姿态妩媚、淩空翺翔的飛天;那五彩缤紛的鮮花紛紛揚揚;那不奏自鳴的樂器演奏着仙曲……它的光芒、它的繁華、它的開放……

攝影/周海一場巴紮

巴紮,維吾爾語,集市之意。庫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商業貿易的集散地。絲綢之路的開拓,猶如一條金光燦燦的大道,給古龜茲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好運氣。

這一曆史變化,改變了維吾爾民族原先單一的畜牧經濟,使他們開始從事農業和商業活動。很快,他們成了漫漫古絲路上最活躍的商人。

在庫車出土的那些引人注目的銅鏡、漆器、絲繡以及金銀、瑪瑙等飾品,有的來自中原,有的則是從印度和波斯遠道而來。

古漠之地原本無巴紮,起初隻是一兩人、三五人在那裡擺攤設點。有了若幹攤鋪,就有了好巴紮者趨之若鹜。天長日久,攤鋪越集越多,自然排列成行,有了氣勢,便形成了市場。維吾爾人生性豪爽,豁達開朗,哪裡人多,哪裡熱鬧,哪裡就有巴紮。

巴紮上人多,可攤主們一點兒也不亂分寸,賣土陶的不會往衣料攤邊湊;賣風味小吃的也不會在小百貨攤邊套近乎。

對我來說,逛巴紮并不希望買些什麼東西,隻是想去體驗一下這濃郁的風情,光是遊走其中就已經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兒。

一路逛下來,才發現逛巴紮真的是一種享受,巴紮上洋溢着的氣氛是熱烈的,沿着人群和驢車湧動的方向望去,一大片密密匝匝的人頭、驢車和各色的商品擠滿了巴紮,賣瓜果的,做小吃的,售藥材的,賣農用土特産品的,還有驢鞍馬具,氈毯花帽,鐵器小刀,牲口木材,在這裡都可以見到。

逛巴紮對庫車人來說已經不亞于一個節日,也許就隻有這定期的巴紮才可以提供給寂寞的農人們一種社交和娛樂的理想場景。

維吾爾人逛巴紮不一定非要買什麼,他們會在巴紮上逗留很久,從開市到散市,不停地逛,不停地走,和每個相識的人打招呼,與每一個相熟的人交談,在各個攤位前欣賞各種精美貨物,和每個攤主讨價還價。有時,一家人逛一天巴紮,可能在巴紮上隻吃了一頓拉條子、馕或是一盤涼粉……

女人們花孔雀一樣地在人群中穿梭,她們的眼神大都不會在某個攤位上停留太久,總是一瞥過後就把視線定在了過往的男人、女人身上。看男人,是想從他們眼中找到自信,看女人,是在比試誰的衣裳更加靓麗。男人們看來更喜歡逛巴紮,有錢沒錢都可以逛巴紮,逛累了,坐在路邊看美女,看一天也沒人管。

巴紮日,好像全城的人都出來了,一輛輛驢車、馬車統統向着巴紮的方向湧去。一進巴紮,一股濃烈的混合了塵土、民族小吃、水果、驢糞、牛羊等各種的氣味便撲面而來。這是巴紮特有的空氣,也隻有在這四處彌漫的空氣裡,才能真正觸摸到巴紮之魂。

攝影/周海那天,我站在橋頭往下看,來來往往,滿目繁華,熱鬧中竟然透出一份恬靜來。驢車的主人們有的在聊天,有的幹脆睡在太陽地裡,似乎他們把驢車趕到這裡便完成了任務,買賣對他們來說,仿佛一點都不重要。年紀稍大些的婦人們更有意思,幾十個青杏也被她們精心地分成小堆,至于有沒有人買并不重要,這堆青杏邊一定會有三四個人熱情洋溢地扯着家常,過往的行人跟她們毫無關系,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隻有那些年輕的女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走走停停,仿佛一場巴紮能夠改變她們的命運,仿佛她們要等的那個人就在不遠處看着她們。她們中的許多人就這樣在一場又一場的巴紮中添了皺紋,一季又一季的花兒在巴紮中盛開又枯萎……

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湧到了巴紮上,心緒煩悶逛巴紮,每逢喜事也逛巴紮。巴紮成了維吾爾族人難以割舍的一塊精神之地。

如果你想帶點手工藝品回家的話,最好别在商場、旅遊點買,逛逛巴紮,你會發現,這裡是一個淘不盡的聚寶盆。

攝影/周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