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石海威
陳偉的第一次創業從24歲開始,“在路上”是他的第四個創業項目。早期,陳偉和團隊主要為旅遊局、旅行社做外包項目,也正是因為做外包,陳偉結識了很多旅遊圈的朋友。陳偉回憶,當時大家一緻認為在網上做攻略、做記錄是未來的方向。随着移動設備的普及,旅遊記錄分享将成為剛需。有了這個想法,陳偉和團隊花了兩個多星期的時間,做出了“在路上”的最早原型,2012年1月,在路上正式上線。
在路上App的用戶群體定位于暫時沒有出行計劃但有旅行欲望的人,以及正在出遊的旅行者。前者可以通過在路上觀看其他人的旅行直播,後者則可以在旅行中實現實時記錄,并可以同步分享至微信、微博,同時系統會按照圖文記錄的時間進行位置排列,在網絡上生成依據時間軸的圖文遊記。
創業初期,因為沒錢、沒人,在路上的原始用戶積累主要依靠和大品牌合作獲得。在路上CMO浦明輝之前曾在綠野擔任市場總監,積累了一些資源,幫助在路上很快獲得了戶外品牌商的贊助。陳偉說,這打開了初步的渠道,把整個項目給盤活起來。
陳偉很清楚,分享攻略類App天生具備媒體屬性,而媒體屬性的一大商業模式便是廣告投放。在他看來,做廣告一定會有天花闆,不管流量還是展現方式都有限,陳偉明确舍棄了這一方向。
“我們并沒有着急去做商業化。因為很簡單的一個邏輯,我們在前面階段最主要的就是做用戶,用戶本身就是錢。你今天一塊錢客單價成本獲得的用戶,過個兩三年可能就是十塊、一百塊了,這就是賺錢。”陳偉到今天回想,這個思路的正确性已被驗證。
2013年初,在路上獲得軟銀中國2000萬美元的B輪投資,并于2013年4月推出了主打當地遊和周邊遊的移動電商平台“淘在路上”。
“淘在路上”專注做移動端的旅遊電商平台,着力開發境内外當地遊、本地遊産品及自由行精選套餐,和在路上App互相呼應——一個是碎片化的旅遊商品,一個是碎片化的旅行記錄;一個是随走随訂,一個是随走随記;一個以商品帶内容,一個以内容帶商品。陳偉表示,這種雙App戰略可以确保用戶和商業模式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環。
目前,在路上的商業運營團隊主要負責和旅行社及上下遊資源對接、商業化後台的開發。在路上App強調品牌調性和用戶的UGC創造力,而“淘在路上”則一切以銷售為導向。
“我們認為現在的自由行是僞自由行,很多人比如到了三亞、普吉,機票和酒店買了以後,心裡并不太清楚去哪兒和玩什麼。所以我們的概念就是,我們的App,是随走随定,買完機票加酒店,到了目的地後打開App,它就會告訴你身邊有哪些産品,足夠讓你的旅行豐富多彩。”陳偉說,一款成功的App會面臨産品、模式、資本、資源、人才等全方位的競争。在路上希望對用戶價值和社會價值進行雙重整合,把握用戶的核心訴求,實現交易鍊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