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馬雲那樣去追求事業的理想主義境界;像馬化騰那樣去追求把産品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極緻的極客精神;像周鴻祎那樣去鍛造自己堅韌不拔的創新創業意志——這是股權衆籌平台“大家投”CEO李群林的夢想和追求,“堅持下去,大家投的夢想就會成為所有股東、同事、用戶乃至全社會的夢想!”
一個夢想
李群林出生在農村,15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與哥哥靠種田和打工供他上完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工作的十多年裡,他時刻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的事業真正歸屬會是在哪裡?
2006年,27歲的李群林成為深圳維也納酒店集團IT總監。當時,他感到這應該算是自己打工生涯的頂峰了,想再有重大突破會非常困難。正是在那個時候,他有了創業的決心。第二年,他就為自己的一個互聯網創意開始兼職創業,但這次創業幾乎還沒有真正開始就失敗了,最後以損失近10萬元而告終。這次失敗讓李群林深深地感受到,想在互聯網行業創業,自己懂産品是成功的重要前提。
2008年8月,李群林從維也納酒店離職。經過幾個月的思考,2009年,他在一家互聯網創業企業開始了産品策劃與産品經理的職業生涯。在此期間,他邊努力學習産品策劃與管理專業技能,邊冷靜觀察互聯網行業創業的基本規律。
幾年的互聯網行業打工經曆也讓他不斷思考,成功的創業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與素質?如今,他已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除了創業的夢想、抱負、追求等等,“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有把創業夢想變成現實的專業能力,有大氣的為人胸懷、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有為了夢想而堅持不懈的毅力,這些都是一個成功創業者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
2012年,李群林想創業但手裡的錢不夠,想找投資又不認識天使投資人。環顧身邊,他發現苦于找不到投資人的創業者比比皆是,于是便想到做一個衆籌網站。“選擇做股權衆籌平台,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千千萬萬像我一樣的草根創業者能更容易地找到天使投資,讓中國草根創業者腳下的創業之路能平坦一些。”12月10日,大家投(最初名為“衆幫天使網”)正式上線。
李群林說,當時自己的創業動機一是想讓自己與母親以及未來的愛人和孩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二是用自己創業的成就幫助和激勵老家那些還在靠打工掙錢、艱苦生活的鄉親們;三是通過自己創造的企業向社會傳遞一種正能量。他将自己創辦的公司命名為“深圳市創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叫“創國”,就是想将“創業中國”“創新中國”這樣的國家戰略和社會理想作為企業願景。
李群林說:“中國的創業者和創業項目,能夠找到天使投資人或投資機構的,可能1%都不到。而其餘99%裡面可能至少還有5%~10%屬于很好的項目,我們現在就是要幫這部分創業者解決融資問題。一個行業、一個市場的格局以及自己公司的定位,都要以此前提去設計。”大家投上線後的10個月裡,他做了5件“大事”:給大家投衆籌了一筆天使投資;推出“領投人+跟投人”機制;推出先成立有限合夥企業再入股項目公司的投資人持股制度;推出資金托管産品“投付寶”;大家投有了除自己之外的第一個衆籌成功案例。
大家投的戰略發展規劃是先以天使投資、股權衆籌業務做切入點,然後再以天使投資、股權衆籌業務積累的來自各行各業的投資人資源為依托,以互聯網平台思維為根本,整合各方資源,為在大家投融資成功的創業者提供各種非資金資源的對接與支持,包括專業輔導、人才推薦、市場推廣、資源整合、創業者培訓等等。也就是說,除了不提供辦公場地,創業者需要的各項資源與服務大家投在未來都将涉足。
“我們就是想做一個線上的車庫咖啡。現在隻是停留在衆籌資金階段,做的事情還遠遠不夠。以後通過這個平台我們可以為創業者提供各個方面的資源,如果能打造成功這樣一個平台,會比一隻基金所能創造的社會價值、商業價值還大得多。”
李群林清楚地知道,要打造完成這樣一個創業生态并使其受到用戶的歡迎,就需要借助颠覆性的創新産品和服務來打破創投行業的現有格局,去改寫這個行業的遊戲規則,以此來改變無數創業者與投資人的命運。
兩個核心價值觀
為了制定大家投的發展戰略,李群林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曆程和未來做了分析與展望,并對比分析了中美證券市場的差異。他發現,證券交易所的發展史就是圍繞證券交易市場化與投資者權利保護這兩大核心目的的改良史。由此,李群林明确樹立了大家投的兩個核心價值觀:
一是創投行業的交易市場化。在他看來,股權衆籌平台要想獲得創業者與投資人的認可,實現對創投行業的有效改良,首要任務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交易市場化。創投行業的交易市場化有四點原則:自由、平等、陽光、高效。圍繞這四點原則,大家投在業務流程與規則、網站用戶體驗、各項後續服務等方面做了許多非常細緻的探索和創新。
二是投資者權利的保護。這是一直以來伴随各國資本市場發展與改革曆程的核心命題,股權衆籌市場也不例外。李群林認為,由于傳統的創投市場是完全由投資人主導的市場,因此在投資者權利保護方面做得最好。比如,創投行業有一套非常完整的termsheet條款清單,光優先權一項就包括優先認購、優先清算、優先出售、優先分紅等細分權利。
“股權衆籌平台的實質是用二級市場的思維做一級市場的交易,再加上錯配人數與錯配時間的限制。股權衆籌平台投資者權利保護的基本框架肯定要采用傳統創投市場(天使、VC、PE)的做法,但又要把握好投資方各種權利的适度性。”大家投平台一直在不斷修改投資協議模闆與termsheet模闆,目的就是希望讓這兩份文件盡量獲得投資者與創業者的廣泛認同。
大家投平台還制定了兩項極為重要的投資者權利保護制度:一是堅持所有項目的投資人都走有限合夥通道,并且有限合夥企業完全由大家投平台來創辦與監管,嚴禁通過代持協議來持股;二是建立了投資款的銀行托管與分批撥付機制。
“如果允許通過代持協議讓投資者持股,那一定會有創業者會利用簽訂代持協議的方式向幾百個甚至幾千個投資者持續募資。這樣一來,單獨的投資人永遠都無法知道創業者與多少投資人簽訂了股份代持協議,這正是股權衆籌領域非法集資行為的最大發源地。”
股權衆籌本來就不簡單,以此為目的成立一個有限合夥企業的過程就更加複雜:要實現對所有投資人股東身份和股東權益的确認。由于LP分布在全國各地,大家投就采用快遞的方式讓大家簽訂有限合夥協議。這項工作的線下流程尤為複雜,先要完成開辦有限合夥企業所需的工商稅務手續、刻公章、銀行開戶、組織機構代碼證等各項工作,然後再以有限合夥的名義入股融資方的項目公司。一個項目所有的手續辦下來,需要将近兩個月的時間。
“我們這個平台的本質就是讓投資人對自己的錢有自主權。就像打牌,對LP而言,傳統的基金模式是你出了錢卻讓GP去玩,你隻能在旁邊看。而在衆籌模式中,你自己是可以坐到桌邊親自參與的,這也是衆籌平台相對于基金模式的一個最大魅力。”
大家投涉及的有限合夥企業與私募基金的有限合夥企業存在一些本質差異:私募基金的有限合夥是以資金為主體,先募到資然後再投很多個項目。作為基金的管理者,GP可以不出錢。傳統私募基金管理費的收費标準是每年收取整個融資額度的2%,用于組建投資團隊之用。分配投資利潤時,GP一般要分得投資利潤的20%。
而大家投的有限合夥是以項目為主體,是為了某個項目而成立的有限合夥企業,領投人參與這個有限合夥企業的管理并且必須出錢。同時,由于領投人不用組建團隊,就不需要收取管理費。至于利潤分配,領投人獲得的激勵是創業者給予的幾個點的原始股,而不是現金。
“這其實就是我們在探索讓領投人和創業者自己溝通,他們私下彼此可以有一些操作空間。平台上每個項目的融資額隻有幾十萬、幾百萬,如果像傳統模式那樣,利潤分配額度固定在20%,很多領投人就會看不上這個項目,從而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此外,私募基金的有限合夥協議中會約定投資年限,即在基金成立後的一定年限内必須投完,在投完後的一定年限内必須退出。“我們沒有投資年限的概念,因為項目資金募集完馬上就投出去了。我們将退出年限定為5年,退出來就給投資人分錢,如有特殊情況,大家可以一起商量,把這個年限加大到7年或8年,取得一緻後改一下協議就行了。”
與二級市場一樣,股權衆籌市場投資者權利的保護任重道遠。大家投将于近期上線投後管理模塊,下半年還會結合證監會文件擇機推出投資者适當性制度,這都是這個平台中投資者權利保護的重要舉措。
“股權衆籌平台的創投交易市場化與投資者權利保護,這兩個核心價值觀是支撐這個行業發展與繁榮的核心,也是大家投夢想的具體诠釋。”李群林總結道。
三個執行理念
創業以來,李群林一直堅定這樣一個信念:“想要壯志淩雲,做要腳踏實地。”在具體執行上,有三個核心要點:
一是用專業知識武裝大家投的同事與客戶。做了将近兩年後,李群林發現股權衆籌平台看起來門檻很低,實際上卻要涉及來自風險投資、證券、法律、金融這四大模塊的非常專業的知識。要想做好,需要非常強的學習能力和對專業的敬畏之心。
李群林說,一般自己每天至少要花兩到三個小時來閱讀涉及以上四個模塊的深度專業文章,“像吳曉靈、劉士餘等領導的演講稿,查立、桂曙光等專業投資人的創投博客,丁辰靈、江南憤青等民間才子的系統分析,各大律師對公司法、證券法、有限合夥企業法、私募基金法等法律條文的詳細解讀等等,都是我經常閱讀的資料。”
通過将近兩年的大量閱讀,結合自己的獨立思考,再加上天生的創新意識。李群林這樣一個沒有任何創投與金融背景的草根,不但股權衆籌這個專業挑戰非常大的事情做出來了,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
李群林深深明白,單靠一個人去學習和創新,大家投永遠都做不大,因此,從今年3月起,他開始抽時間對公司全體同事進行系統化的專業知識培訓,并把培訓課程的全文實錄在大家投平台上公布,以此對平台中的創業者和投資者進行專業教育。
這樣的教育非常行之有效的。以大家投現在的客服歐陽蕙子為例,她去年的身份是大家投的漫畫設計師,現在已經可以在電話裡解答創業者與投資人提出的關于盡職調查、投資流程、資金托管、退出機制等各種非常專業的問題。
“我想隻有這樣,讓大家投的每一位同事、每一位用戶對這些專業知識非常了解,大家投的事業才能具備發展壯大的基礎。所以這項工作我們将持續不斷地堅持下去。”
二是倡導把用戶體驗與服務做到極緻的“極客追求”。互聯網行業的創業雖然技術門檻不高,但也有一個無形的最高門檻,那就是要讓産品與服務的用戶體驗足夠好,這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一條真理。李群林在創業前一直從事網絡技術與互聯網産品經理工作,自然對這一點感觸很深。
上線之後,大家投在18個月内進行了三次重大改版,每次改版的目的都是在堅持不斷增強各項業務流程标準化的基礎上,增強UE體驗的傻瓜化,并在UI體驗方面不斷提升用戶視覺上的舒适度。這個過程中,李群林參與了每個頁面中每個細節的設計、讨論與測試;每一句文案、每一個文件都是由他先出初稿,每一幅漫畫都經過他與歐陽蕙子的反複讨論與修改。
“因為我深深知道,任何一個成功的産品都是需要用心血去澆灌的。如果一個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不關注産品細節,沒有極客般的追求,這個産品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股權衆籌是一個典型的線上對接與線下手續辦理相結合的行業,為此,大家投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提供了一系列的細緻服務,包括項目商業計劃書輔導、創業者融資路演輔導、領投人盡職調查指導、投資人催款與有限合夥企業注冊全程代辦、投資協議解釋與跟進等。大家投的每項具體服務都有專人負責,而且每項服務李群林一定要率先體驗,然後再告訴同事要注意哪些服務的細節和方法。
三是堅韌不拔的創業意志。在做一件從來沒有人做過而且專業性要求又非常高的事時,一定會遇到無數困難。對此,李群林早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創業的過程就是為了實現整個商業模式閉環,而去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并不斷前進的過程。投資人一般會把困難作為放棄一個投資項目的理由,但創業者一般會把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當成攀登夢想高峰的墊腳石,沒有困難的挑戰就錘煉不出強大的創業團隊。
“去年為了找銀行談資金托管,我花了整整四個月時間,打了不計其數的電話,跑了無數次各家銀行,在人家都還沒想清楚股權衆籌具體怎麼做的時候,我已經把資金安全交割的事摸索清楚了,而這個過程也正是鍛造我的創業意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