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銀行裡的錢是“傻錢”,二級市場裡的錢是“瘋錢”,那麼創投的錢就是“聰明錢”,也就是俗稱的“smartmoney”。這裡說的“聰明錢”是指創投在投資企業的同時,還能帶給企業錢以外的東西,包括資源整合、理念導入、戰略梳理、模式優化及資本運作等多方面的增值服務。
在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創偉業”)合夥人、董事總經理唐忠誠看來,投資首先是發現價值,其次是推動價值成長,第三是助力價值實現。所以,用心踏實地為企業服務才是創投從業者應該追求的境界。
癡心不改
“我是1981年上的大學,在南京财經大學财務會計系讀本科,畢業以後分配到華中農大教書,後考入南開大學中加聯合培養MBA項目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西方會計,碩士畢業後又回到華中農大教了一年書,之後南下廣東珠海。”回憶起早年的求學與教書生涯,唐忠誠侃侃而談。他依然清晰地記得自己南下廣東的日子:1991年農曆正月初四。
對于當時的很多人來說,在大學教書是一份穩定而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但唐忠誠的内心并未因此安定下來,“還是想出去走走,因為有同學被分配到廣東工作,經常有書信往來,覺得那裡是一片熱土,想去看看。”于是,在新學期開始之前,唐忠誠毅然決定前往廣東,“當時什麼都不要就走了,學校到處找我。大概兩年以後,才把關系調過去。”
在珠海,唐忠誠拿到了六七家單位的錄用通知,最終選擇了中國電子進出口珠海公司,這是當時珠海最大的一家國有外貿企業。“做出這一選擇還是出于求穩的心态,當時初到珠海,關系還在學校,想着從學校調到國企可能會容易些吧。”正是這一選擇使唐忠誠在珠海一呆就是8年,差點掐滅了他心中那向往資本市場的火焰。
學西方會計出身的唐忠誠堅定地認為自己的戰場應該在資本市場。随着1992年深圳資本市場春潮湧動,機會終于來了。那年的下半年,君安證券在深圳橫空出世并開始大規模招兵買馬,據說參加應聘的人排起的隊長達數百米。因為得一同學力薦,唐忠誠參加了君安的筆試、面試并成為最終的脫穎而出者之一,他的名字也被君安報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作為投資銀行從業者備案。但好事多磨,在準備遞交辭職信的前一天,他被中電珠海公司任命為财務負責人(财務處副處長),負責公司的全面财務管理工作。雖幾經推辭,終因種種原因沒能走成。
1994年,深圳的另一家知名券商又向唐忠誠抛來了橄榄枝,但最終仍未能成行。這可能就是命運安排吧,唐忠誠如是說。
不過,被問及當時兩次沒能成行是否感到懊悔時,唐忠誠倒十分淡然。他說沒走成其實也不錯,當時中電珠海公司的領導班子不健全,公司隻有一名總經理,連副總都沒有,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比較薄弱,這給了他非常好的機會去施展才華并在實踐中學習提高。他說,在中電珠海公司的8年,自己幾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公司大部分管理制度的建設,尤其是設計并組織實施公司考核激勵制度等經曆給了自己很好的鍛煉機會,很多現在運用的管理經驗、管理套路等都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積累的。
時間來到1998年5月,在中電珠海公司幹得風生水起的唐忠誠終于圓了自己的資本市場之夢——如願加入光大證券。
當時,唐忠誠已經是中電珠海公司的财務處處長。他回憶道,在那年5月第一個星期六的早上6點多鐘,一個在光大證券工作的同學打電話過來,告訴他光大證券研究所要招人。冥冥之中,唐忠誠意識到這是一個必須抓住的機會,“92年、94年都沒走成,98年時自己已經35歲了,如果再錯過這個機會,恐怕自己的資本市場之夢就成白日夢了,還是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吧。”于是,他立刻乘早班船從珠海到了深圳。
當時光大證券正在深圳的麒麟山莊召開一個會議,所以唐忠誠就在那裡與當時的光大證券副總裁史緻金和研究所所長黃江南見了面。暢談之後,雙方感覺都非常不錯,但此時距離正式加盟光大證券還有好幾道流程要走,也就是說,能否加盟還存有變數。但唐忠誠已顧不上這麼多,當天他回到珠海便寫好了辭職信,星期一一上班就直接交了上去。經過近兩個月的等待,6月30日,唐忠誠終于正式成為光大證券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
在光大證券研究所,唐忠誠以證券市場新兵的身份重新出發,良好的學習能力、紮實的财務功底和豐富的管理工作經驗幫了他的忙。上班不久,适逢香港拟開設創業闆,光大集團利用自身深港兩地雙總部企業的優勢,在内地由光大證券研究所牽頭成立了香港創業闆推介小組。作為該工作小組的組長,唐忠誠與幾位研究所同事一起在各地開始了推介工作。唐忠誠清楚地記得召開第一場推介會時的情形:“那是1998年12月15日,我們租用了位于深圳華僑城的鴻波酒店大型階梯會議室。當時集團董事長朱小華、香港聯交所主席沈聯濤等均出席了會議,到會人數超過500人。接下來我們在珠海、甯波、北京等地又舉辦了十餘場推介會,為香港創業闆及主辦市場在内地被衆多企業所熟知做了鋪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