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生命終極問題對每個人是一樣的

生命終極問題對每個人是一樣的

時間:2024-10-29 10:54:27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zh有限和無限的界限

世界是無限的,宇宙是無限的。那麼,人究竟有沒有能力認識世界和宇宙呢?佛法認為,我們的心也是無限的,若能開發出這個層面,自然可以認識無限。是什麼使我們的心從無限變成有限?甚至是極為有限的一點點?不是其他,正是我們念念不忘、割舍不下的那個“我執”。

從唯識學的角度來說,每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都是活在這個屬于自己的世界中。有些人的世界很狹窄,有些人的世界很開闊。這個世界有多大,就取決于我們自己。有些人一心撲在某人身上,那個人就是他的世界;有些人一心撲在家庭上,那個家就是他的世界;有些人一心撲在事業上,那個事業就是他的世界。

佛教關于“空”的認識,作用就在于幫助我們打破“我執”,使有限回歸無限。佛陀告訴我們,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開發生命中所具有的無量智慧、無量光明、無量功德。

我們的心本和太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卻局限于由我執構建的狹隘牢籠中,充滿無盡的煩惱和痛苦。修行,就是要粉碎“我執”建立起來的束縛,使生命回歸原初的自然狀态,成為一個自在的人,一個自由的人,一個自主的人。

在宗教信仰中尋找答案

在中國社會,很多人覺得宗教是可有可無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出于對宗教的誤解。比如認為宗教是迷信,是人類無法正确認識自然時的想象,這是将各種原始崇拜、神話傳說和宗教混為一談。或者認為宗教是精神鴉片,是統治階層控制民衆的手段,這更是一個被長期誤讀的觀點。遺憾的是,因為先入為主的印象,這兩種誤解在很大程度上障礙了人們對宗教信仰的認識。

其次,是因為宗教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陳規陋習。就佛教而言,來世化、鬼神化等傾向,以及由于信衆素質下降帶來的迷信化、膚淺化,加上某些文藝作品的誤讀,使人們對佛教及其現實意義存在種種誤解,以為佛教隻是為亡者和鬼神服務的,或是失意者走投無路時的避難所,與現實生活并無關聯。

第三,是因為崇尚物質或為生活所累,尚未産生信仰需求。人類生活離不開物質滋養,但也容易為其所縛。當年,莊子就有“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的評價。兩千多年過去,物質誘惑多了豈止千萬倍?現在的整個社會都在以消費為樂,以消費為導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信仰自然會被淡化甚至遺忘。

對很多人來說,生活無非是成家立業,多賺一點,過好一點;然後生兒育女,陪着兒女再經曆一番從成家立業到過好一點的輪回,人生似乎就差不多了。而從社會的價值取向來看,也不鼓勵我們去思考人生意義,隻是催着你多賺錢,快成功。過去時代推崇的是智慧、道德,景仰的是哲人、聖賢,而現代社會推崇的是财富、娛樂,追逐的是富豪、明星。因為這些關注不被鼓勵,也使很多人覺得信仰是可有可無的。

事實上,生命終極問題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區别隻是在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些問題不會因為我們的忽視而消失,也不會因為我們的回避得以解決,更沒有任何學科可以告訴你答案。一旦認識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就必須在宗教信仰中尋找答案。

三觀不是形而上的概念

生活中,面對同樣的問題,人們會有不同的認識和處理方法。比如遭遇挫折,有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安然接納;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再接再厲;也有人憤慨“為什麼上天如此不公”,怨氣沖天;更有人以為“都是命,做什麼都沒用”,從此一蹶不振。

為什麼會這樣?就取決于各自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我們怎麼看待問題,決定了這些問題會對我們産生什麼影響,而不是通常認為的,僅僅取決于外境。所以說,三觀并不是形而上的概念,而是關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生道路的選擇,也包括衣食住行的品質。

雖然我們時時都在運用三觀,但這恰恰是現行教育中最為缺乏的。為什麼很多人沒有道德底線,缺乏做人準則?為什麼内心充滿焦躁和戾氣?原因固然很多,但究其根源,也在于三觀混亂,在于對終極問題的模糊。

不知道“我是誰”,就不會有正确的人生觀,而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隻顧眼前,不管未來;不知道“活着的意義”,就不會有正确的價值觀,而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隻為自己,不管他人;不知道“世界的真相”,就不會有正确的世界觀,而是“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隻看局部,不管整體。

可見,從确立三觀到為人處世,乃至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都是由生命終極問題派生出來的。這種對終極問題的探索,為我們帶來了“生命的全局觀”。隻有站在這個高度,才知道孰輕孰重,知道如何選擇。

因為你看到的不隻是眼前,還有過去和未來;你看到的不隻是自己,還有和你息息相關的衆生及山河大地。否則的話,我們的所見所思往往局限于眼前,結果必然是目光短淺,顧此失彼。

生命自身的獎勵機制

說到道德,我們往往覺得是社會的需要,屬于公共行為。當外界對你有某個約束時才需要遵守,很少将之和個體生命發生連接。

所以,當整個社會開始提倡個性解放,外界和輿論對人的約束越來越弱時,道德也被一并丢棄了,甚至出現“道德多少錢一斤”的調侃。于是乎,各種底線被不斷突破。僅僅幾十年,連曾經那麼神聖的醫療、教育行業都變得唯利是圖,白衣天使何在?靈魂工程師何在?

在一派亂象中,每個人都深受其害。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可以放心吃的食品,什麼是沒被造假的用品,也不知道自己住的樓房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我們總是在指責不良商家,慨歎人心不古,事實上,所有這一切正是共業所招感的,是源自我們對道德的踐踏。

道德不僅是外在約束,也是對生命自身的滋養。因為道德行為不僅能給他人帶去利益,也能于自身建立良性積累,令生命增上。反之,則是建立不良積累,令生命堕落。

所以對明了因果的佛弟子來說,遵循道德必然是自發的行為。即使社會對他沒有任何約束,他也清楚地知道,一切言行乃至起心動念,隻要發生就會形成力量。

當他自覺遵守道德時,即使這一行為尚未帶來什麼外在結果,但當下就會在内心形成正向力量,使人變得慈悲、調柔、包容。當一個人具備這樣的品質時,必然是喜悅而安甯的。

這是生命自身的“獎勵機制”,是不求自來的回報。當人感受到其中的利益,還有什麼理由不遵循道德嗎?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僅僅靠什麼主義管理大衆,或是靠理性互相約束,不僅難以落實,還會滋生一些口是心非的僞君子。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是在讓自己受益,還以為是做給别人看的,于是就有了各種作秀甚至作弊的行為。

信仰解決什麼

我經常說,佛教對世界和人類的作用是普世性的。因為生命固然有個體差異,但隻要你不願像動物那樣活着,都将面對同樣的困惑,同樣的終極問題。

佛教的普世價值在于,通過對心性的了悟,從根本上解除生命的迷惑,這是目前任何學科無法做到的。從這個意義而言,每個人都需要佛法,否則就找不到生命的出路。

而在現實層面,包括如何看待财富、環保、幸福、成功、道德等問題,佛教都可以提供智慧的思考。這些指導并非就事論事的簡單規則,而是立足于心性改造,針對不同根機和需求設置的。

比如佛教的财富觀,對人天乘、聲聞乘和菩薩乘學人分别提出了不同要求。既讓人能根據現有根機做起來,不至因為起點太高而無從入手;又讓人看到未來的提升空間在哪裡,不會始終停留在目前的水準。這種指導是善巧、圓融而慈悲的,不僅對我們的現在和未來都有利益,對個人和衆生也都有利益。

總之,信仰首先是解決人類的永恒困惑,其次是解決世間的現實問題。隻要你希望找到生命真相,就離不開宗教信仰。或許有人會說,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困惑,也不需要知道什麼真相。事實上,那隻是你的麻木或刻意屏蔽。因為這些問題是生而有之的。就像死亡,不論你正視還是回避,它都會到來。隻有做好準備,才能在生命轉換的關頭坦然面對,把握時機。同樣,這些人生問題始終存在,而且會生生世世地存在。終有一天,你會需要通過信仰來尋找答案。

一個生而有之的問題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解決領域,比如農業是解決吃飯問題,商業是解決交易問題,工業則涉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本身又包含多種行業。那麼,宗教信仰是解決什麼的呢?

人類社會的問題雖然形形色色,但歸納起來無非兩類:一是生存層面的,二是精神層面的。對于生存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工作或科學技術等手段來解決,并在滿足基本生存後,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至于精神問題,固然可以在藝術、哲學等領域找到寄托,但上升到人類永恒的困惑,必然要涉及宗教信仰。

從三千年前古希臘哲人提出的“認識你自己”,到婆羅門教的“梵我一如”,到畫家高更在19世紀末創作的“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那裡去”,無不代表着人類千百年來對生命真相的探尋。對于這幅西方美術史上的名作,畫家認為:“其意義遠遠超過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畫不出更好的、有同樣價值的畫了。在我臨終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這幅畫中。”這是高更的終極追問,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面對的。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我們不知道生命的起源,在父母未生前,這個“我”就不存在嗎?我們也不知道未來的歸宿,在死亡到來後,這個“我”又将去向何方?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論富甲天下還是一貧如洗,不論位高權重還是身處底層,最終都會随着死亡而歸零。除了外在的一切,生命就全然終結了嗎?它的歸宿究竟在哪裡?

當年,貴為王子的佛陀,正是因為看到老病死之苦,才發現青春、美貌、榮華富貴的虛幻。當老病死降臨時,沒有什麼是可以依賴的。所以,他毅然放棄了王位、家庭、财富,走上探索生命真相的道路。這是佛陀的示現,也是他給予我們的身教。

圖片來源:http://www.daimg/download.php?aid=98154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