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沒有多少企業家真心反對變革。但是,如果意識誤區不沖破,所有變革與轉型,都将是徒勞。
文/本刊記者楊筱卿
中國經濟正在面臨結構性改革的挑戰,這一挑戰傳導到企業身上,正迎來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
改革開放将近40年,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中國企業依靠低成本的勞動力,大規模的擴張,低質低價的産品,讓民衆從物資短缺迅速過渡到了物資豐富并過剩的階段。而随着人力成本、消費需求以及消費者對個性化的追求,以往“低質低價”的企業經營方式已經不再靈驗。
而國家在2015年年底提出“供給側改革”,淘汰過剩的低附加值甚至是無附加值的産品,向中高端消費升級,對于中國企業,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供給側改革”,核心在于從供應端着手。作為供應鍊上的衆多中間制造商,也不可避免地面臨着轉型壓力。當前,沒有多少企業家真心反對變革。但是,以下意識誤區不沖破,所有變革與轉型,都将是徒勞。
靠補貼?NO,不如到市場上“試錯”
幾年前,政府大量補貼光伏産業,造成太陽能産能過剩,而曾經的明星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就曾債務高企,被迫破産重組。
盡管補貼可以促進企業向新興産業轉移,也可以使新興産業的企業在發展之初,在經濟上渡過難關,但是這種措施更容易使企業一窩蜂地湧向市場,甚至會導緻騙補貼的惡果。而在長期的補貼中,企業也容易患上“政策依賴症”,緊跟政策之風去開發産品,缺乏技術研發和産業升級的動力和壓力,無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争力。而整個行業也容易陷入低水平的盲目擴張,形成新的産能過剩。
此前的光伏産業如此,如今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同樣有此隐憂。
對此,經濟學家吳敬琏在《供給側改革引領“十三五”》認為,原始性創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并無能力,也無法确定哪一個産業,哪一種技術路線能夠成功。與其直接确定攻關目标,确定技術路線,給企業提供大量補貼,不如在現有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供一個全局的、長遠的信息規劃,發動千軍萬馬的企業去闖、去試驗,即使成功率低,但隻要參與競争的個體數量足夠多,就一定有一部分企業能夠成功。
模仿跟風?NO,專利保護起來!
有這樣一個故事:以色列人在某個交通要道開了一家加油站,生意興隆。另外一個以色列人看見了,會在旁邊開一家餐館。而一個中國人看見了,則會在對面再開一家加油站。
在以模仿起家的中國制造業,山寨橫行,産品雷同亦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在中國,模仿性創新甚至已成了一個正當名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人認為創新無用,因為一旦推出一個新産品或者新技術,模仿跟風者甚衆。
創新原本就是一個高風險的企業行為,企業選擇創新,就是選擇了風險,即使成功推出市場後,相似技術、相似産品很快就湧現出來,沖擊自己的獨有優勢,因而給創新企業造成高昂的創新成本。而在中國,專利侵權案存在取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等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無人創新!
比價格?NO,品質才是關鍵!
無論是多麼垂直的細分行業,無論涉及何種原材料或是配件,都存在一個冠軍企業,它占據着大部分市場份額以及大量優質客戶。作為中間制造商,要想打開市場,就必然會挑戰已存在的冠軍地位。
如何挑戰呢?價格是其中一個因素,要比冠軍企業公道,然而,它卻不是決定性因素。因為,對于采購商而言,已經習慣此前供應商的産品,也與自己的産品進行過磨合,十分穩定。如果更換供應商,即使價格更便宜,能帶來自身成本的下降,但貿然更換,也可能冒着出現質量問題的風險,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