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孫元近期結束的“第12屆中外管理人力資本發展論壇”上,有一個引起全場興奮的亮點。
《中外管理》雜志聯合出品人、中國獵頭協會秘書長景素奇在論壇中說:“我做了很多年獵頭,中國的40後、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的老闆和高管認識很多,喝酒喝多了,交上朋友了,發現老闆和高管之間的互相抱怨特别難聽。”
因為論壇對話環節的時間所限,景素奇先生并沒有就此展開多少。然而這種老闆和高管之間的抱怨并不簡單,是很多重要且關鍵的管理問題的切入點。
因此會後,我們特意專訪景素奇先生,把老闆和高管之間到底如何互相抱怨,以及背後的問題成因、相應的解決方案,都進行了詳細描述和探讨。
老闆和高管酒後相互抱怨的那些事兒
《中外管理》:中國人都說酒後吐真言,您在論壇中說道,老闆和職業經理人在酒後會互相抱怨,甚至話說得很難聽,您常聽到的抱怨是什麼?
景素奇:一個職業經理人即将離開企業時,必然會對這個組織和自己的老闆産生很多抱怨,集中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抱怨老闆随意性太大。本來說好後,滿懷做事的狀态進入企業,結果老闆一聽還有另外的做法,就産生随意性了。甚至說老闆随心、随意、随時都變。
二是抱怨老闆很多時候說話不算數。比如,答應給的資源和條件,答應給的待遇,答應的總部搬到哪裡去等等,最後都不幹了。
三是老職業經理人抱怨新來的職業經理人薪酬高:“還啥也沒幹呢,明明這錢是我們賺的,憑什麼給新人待遇這麼高?!”而新人也抱怨:“老人為什麼成天挑新人的毛病,能力也不行,專業也不行,還在那阻礙公司發展,老闆也不舍得把他開走,還讓他站着關鍵崗位搗亂。”
這是經理人抱怨的,那老闆抱怨什麼呢?
老闆抱怨職業經理人:市場都發生這麼大變化了,還不主動去找解決辦法?尤其老闆一聽别的同行怎麼做的,回來就抱怨經理人:第一,不積極主動;第二,沒有解決方法,完全是按規則辦事,沒有解決問題;第三,職業經理人隻是在那等,甚至在一邊看笑話。
信息不對稱是要害問題
《中外管理》:老闆和職業經理人這麼多互相抱怨的根源在哪裡?
景素奇:老闆和職業經理人産生抱怨的原因,源自外部環境變了,都面對不确定性,希望解決問題。
老闆希望經理人像他那樣去解決問題,去沖鋒陷陣。所以,老闆希望經理人有能量,能看到事物本質,能激情澎湃做事,得動!就怕他不動!
而職業經理人看到環境變化了,也想解決問題,但經理人要按照規則、流程做事,認為環境變化了,老闆不僅沒給配資源、調流程,而且還沒做呢,就每天一變。
職業經理人講究規則,講究流程,講究從一到二,有邏輯。
老闆講究的是化腐朽為神奇,喜歡突變,盡快把問題給解決了。
我有一本書叫《經理人的權杖》,我和老闆溝通的時候,老闆說:“這本書你應該拿來給我們那些經理人、老總們好好講一講,學一學。”經理人看了這本書後說:“應該讓我們老闆來學習學習。”其實他倆都看看,就協調好了。
兩者發生沖突的核心點,在職業經理人與老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老闆和經理人是“三觀”都不一樣的人
《中外管理》:具體而言,這種信息不對稱表現在哪裡?
景素奇:老闆知道公司的全部信息,老闆做的決策是基于企業生态的全部信息。所以,他希望經理人站到他的角度去考慮事情。但是經理人對企業沒有那麼多資源和信息,不可能像老闆那樣思考和決策。
第二,經理人也不是老闆,老闆是另外一種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的。他們不是一種人,經理人是職業人,職業人是什麼呢?職業經理人的本事并不一定比老闆小,但職業經理人對生活的态度,和老闆對生活的态度完全是兩條跑道。
職業經理人是工作與生活要分開的,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二者要求平衡的;老闆是什麼?老闆是生活、工作、生命三位一體的。态度不一樣、方法不一樣,人生觀都不一樣,“三觀”都不一樣!所以就有矛盾沖突。
例如,HRD了解的是什麼?HRD了解的是企業的HR生态和供應鍊,不了解企業的全部,以及董事會的内幕。但HRD比老闆多了解的是什麼呢?他更了解整個人力資源行業的變化,所以他希望老闆了解HR行業,了解職場領域到底在出現什麼變化?你說讓企業這樣幹,但給人家發的工資是什麼呀?同樣崗位,行業内是年薪300萬,你才花到50萬就想讓人幹這個活?公司的薪酬系統到底有什麼競争性、公平性?
HRD和老闆掌握的信息不一樣才互相抱怨。
所以,剛才的會上,很多企業HRD私下跟我抱怨:“這次會議老闆叫我來聽,其實他也應該來聽聽!”
《中外管理》:其實中外管理人力資本論壇,也是一個打破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平台。
景素奇:對,最好是讓老闆和HR一塊來聽聽,他們在現場會有感觸。
後來我給他們出主意:你們應該向《中外管理》要個加密不可複制的光盤,1000元一張,回去給老闆看。
沒有“專業智慧”的人,都辦不成事!
《中外管理》:我聽剛才的解讀,一方面是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雙方的人生理念有差别,但不好評價一定是誰對誰錯,各自有長處,也各自有短闆。
景素奇:就像“婆婆和媳婦”一樣,永遠是一對矛盾。要真正過得好,得換位思考。婆婆站在媳婦角度,媳婦站在婆婆角度。
老闆與職業經理人也是,經理人站在老闆角度,老闆站在經理人角度。
《中外管理》:實操的時候情況會比較複雜,在實操層面您的經驗是什麼?
景素奇:一方面,經理人和老闆的信息要對稱,經理人能知道的信息要盡量知道;另一方面,經理人不能僅是靠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來辦事,而是一定要有“專業智慧”:一定要會和老闆溝通,一定要會換位思考,講究與老闆的溝通技巧和方法。
比如,遇到問題不是先說“不行”,而是說“行”,然後再耐心和老闆分析接下來要面臨的挑戰,及解決方案。
老闆要想解決一個問題,不是上來就做這件事,而應先叫來經理人,問問做這個事情怎麼樣?你有什麼解決方法?随後把方案完善,經理人去推動。
這不就解決溝通問題了嗎?當然溝通的前提是雙方的信任。
《中外管理》:在解決方案上,您講到了人的層面,另外在制度或其他層面解決老闆和職業經理人的沖突問題,需要給提供什麼支持嗎?
景素奇:制度層面,老闆是最依靠制度和流程的,但他也是最先打破制度和流程的。
為什麼呢?老闆希望大家都按規範辦事,而一旦遇到阻礙,就會一腳把制度“踢開”,自己就幹去了。但一次你把制度踢開了,後面别人可就啥都幹不成了。這是老闆的問題。
但老闆抱怨職業經理人什麼呢?這制度制定得挺好的,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環境發生變化了,職業經理人卻還在按照流程辦事,老闆這時就會抱怨經理人不會變通。
那怎麼辦呢?
做事出現制度障礙的時候,老闆也應該讓自己“變通”,在不破壞原有制度的前提下解決問題。
而職業經理人也要積極考慮,在不違反制度的前提下,我能怎麼解決問題。也就是在遇到制度障礙的時候,不是不做,而是怎麼繞過制度,或在現有制度基礎上把事情做成。
要做一件事,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那你得想辦法,讓這件事“合天”、“合地”、“合人”!不合情,讓他合情;不合理,讓它合理!這是職業經理人要做的。
其實一件事太多方法可以做了,雙方完全都可以在不違反制度的前提下,把事情辦成,雙方都應該有這樣的智慧。
所以我老強調“專業智慧”,沒智慧的人,都辦不成事。
責任編輯: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