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印度領導力,何以成為全球新勢力?

印度領導力,何以成為全球新勢力?

時間:2024-10-29 01:25:35

為什麼美國500強企業中,印度裔CEO層出不窮?其領導力何以被如此看重?有哪些值得國人借鑒與學習

圖東方IC近年來,美國矽谷的别名成了“印度谷”。

在美國的全球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10位是印度裔,9位英國裔,中國香港裔(籍)和中國台灣裔(籍)分别有1位,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人,而中國大陸人暫榜上無名。

關鍵問題是:除了谷歌與微軟,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标準普爾......這些在中國人心目中轟雷貫耳的國際巨頭,其CEO級别的高管位置居然都被印度人拿下!即便不是CEO,矽谷許多公司印度高管的比例也多到驚人。像谷歌董事會的13位高層領導中,有4位是印度裔。

除了企業高管,即使歐美知名商學院的院長也是印度裔越來越多。像哈佛大學商學院現任院長、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院長、前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院長、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都是印度人。

相比之下,中國人在美國高科技企業中能居高位者,卻鳳毛麟角。很多中國頂尖學府的高才生,在世界級企業裡卻隻做個工程師、架構師。

那麼,中國與印度之間在企業管理發展上的差距在哪兒?在種族觀念敏感的美國,為何印度人會受到如此重用?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我們國人學習的?

“印度管理”背後的基因

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聯席院長楊壯教授,多年來一直在傳播世界各國先進和優秀的管理理念和經驗。在與《中外管理》交流時,他表示:“形成印度領導力優勢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其上層制度,語言能力,多元思想和教育體系。盡管印度還比較貧窮,它在創新方面不如美國、以色列和中國,但印度這幾點優勢卻形成了他們獨特的核心競争力。”

無論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乃至一個國家的領導力形成,都受到了國情、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響。而印度在融合東西的跨文化情境下,培養出了許多具有國際素質的優秀管理者。那麼,印度有哪些特質在影響印度管理?

特質一,上層制度。盡管印度還比較貧窮,但由于其具有英國所遺留下的總統總理制,其管理體系深入人心,老百姓有自己的選舉體系。印度的法律體系也是英美法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跟西方的體制和理念就特别合拍,這也是印度人特别驕傲之處。特别是在美、英、德這樣的西方國家裡,與他們交流會很暢通。

特質二,重視教育。印度有五個社會階層,在哪個階層出生,你以後在社會的地位就都決定了。“在印度要是第五階層的話,你是很難翻身的。那這些人怎麼辦?很多人就去留學,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楊壯教授說,這與中國的“知識改變命運”的理論很相像。印度本身具有很強大的理工教育系統。印度這種學院教育做得特别好,很重視技術技能的培養,而且印度人的數學功底特别好。印度的一些文科學院都要學理科,而不是理工科的學文科。

實際上,印度的高等教育水平高,在于不僅學生們會學習專業課,而且每個人都會學習MBA課程,于是很多大學生都是專業課與MBA的雙學位。一些管理者,在工作一個階段後還會再去深造MBA課程。

印度的高校教師,都是來自英、美、澳大利亞這類英聯邦國家,從小重視基礎教育,比如數學和文字能力特别強。由于印度有幾百種地方方言和文字,但官方語言都是英語。因此,很多印度人的思維方式都是西化的,在文化上與西方貼得很近,無論是在價值觀領域還是文化土壤,就跟西方主流價值觀完全吻合,這就是他們能夠很好融入的原因。

上層制度,對教育的重視,多宗教文化下的思辨意識,造就了印度式管理背後的基因圖東方IC

特質三,多宗教文化下的思辨意識。印度是一個多宗教國家,它沒有一個絕對的傳統文化。印度曆史上是幾百個國家,數十種宗教。印度曆史上沒有一個實現大一統的國王,而且各個地區甚至姓氏背後都一直存在着不同的信念。因此印度人有一個特别好的習慣,就是他們從小就會進行思辯。

“什麼是思辯?他們習慣在很多問題上,特别願意按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去思考,并用這個思維理念去進行辯論。就像在以色列,四五歲的小朋友就開始辯論,夥伴之間就去看誰的解釋最為有道理。他們的思維是在多種文化沖擊下形成的,沒有過多的束縛和條框。因此,通過思辯其舉一反三的能力就很強。”楊壯教授對《中外管理》特别強調道。而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和西方有同樣的脈絡,既有一些東方的思想,又有完全與西方人同步的思想。那麼,他們在真正做事的過程中,反映出自己不僅僅是問題的解決者,更重要的是能夠發揮自己的長項。

溝通是一種彼此對同一事物理解的交換,而不僅僅是傾聽圖東方IC中印管理教育文化的差距

首先,站在更高的視角思考問題。由于印度是多信仰、多語言文字的國家,印度人習慣于思辯,就會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因此作為中國企業家,就需要更多的了解和接受更多元的文化,包括如何讓更多不同價值觀的員工,願意去為一個目标去努力奮鬥。因此,找到每個成員與組織價值觀契合的激勵點,站到更高的視角去塑造組織的目标與願景,驅動員工去實現組織與個人價值,就尤為重要。而這也是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特别強調的一種領導力。

第二,專業知識與商業管理相結合的學習體系。幾乎全球都有MBA教育,為什麼印度的MBA這麼厲害?其區别在于:在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管理或商科的專業學生從一進高校就學商科,更高學曆也是商科。這就導緻精通管理卻不懂行業的專業技術。但印度的MBA卻是所有學科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因此印度的MBA是專業和管理都精通。

而我們國内教育通常要麼擅長專業技術,要麼擅長工具應用(比如英語)。這就出現了一種現象,技術人員不懂商業,商業人員說不清楚技術。

第三,有話直接放在桌面上說。印度有一個現象,由于他們思辯的基因,他們會特别願意辯論,甚至不乏争吵,但是他們的内心卻非常抱團,其文化包容力也特别強。而非一些群體的人表面看似一團和氣,暗地裡卻是彼此較量甚至拆台。

對于傳承了中庸之道的中國式管理,即使彼此不認同,也不會特别直接表現出來,即使有分歧,也追求“兵來将擋”的原則,就自然非常不利用于組織效能的推動。正如北大國發院BiMBA院長陳春花教授所說:中國企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挑戰是,其成員具有社會人而非職業人的特征。美國企業成員卻具有職業素養。可想而知,社會人恐怕隻能适應某種社會,而職業素養卻是一個優秀者通往世界的“通行證”。

第四,學習溝通,而不隻是傾聽。印度人的英語能力優勢明顯,而更強大的是溝通能力。有長期與印度打交企業高管表示:切不可簡單認為印度人隻是“能說會道”。“溝通能力”與“語言能力”看似很接近,事實上卻有很大區别。中國人一講溝通,首先就是講要善于傾聽,可如果你不懂技術和專業,使勁兒聽就能聽得懂嗎?即使聽懂了,又能準确地表達出來嗎?事實上,對溝通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傾聽本身,而是傾聽以後能“理解”。并且聽和理解隻是溝通能力的一個方面,更難的方面是表達。這更不是隻要具備語言能力就行。要想表達清楚和高效溝通,不僅要理解具體的專業技術,而且要善于比較技術的概念原理,另外還要對市場、客戶需求、行業發展等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中國人在管理上輸給印度人,關鍵問題在于知識結構有缺陷。因此對“現代社會需要複合型人才”的呼聲,在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在不斷的讨論。

第五,用思辯的态度去解決問題。習慣了灌輸性教育的中國人,盡管對于傳統文化的态度一直在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西方文化要兼容并蓄,但事實上國人謙遜、勤奮、服從、執行力強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可以造就好員工或執行者,但與領導者的素質卻差距甚遠。于是,我們看到在組織中除職務領導力之外,具有個人領導力(或稱影響力)的人還較少。

陳春花教授曾說:中國教育不缺失知識教育,缺的正是思辯能力的教育。因此,我們很難界定問題、提出問題、論證及推演,也就無法獲得判斷和結論,更不用說做出貢獻了。中國企業在面臨動态複雜不利環境時,傾向于采取防禦性的戰略,“以不變應萬變”,而不是前瞻的、着眼未來而比較冒險的戰略。并且,中國企業家群體常常是“英雄式人物”,一個企業的成敗更重要的是取決于他個人的不斷超越。而美式管理思維卻相反,他們更強調組織能力而非管理者個人,一個企業的成敗取決于組織與環境的互動。

也有印度裔管理專家對《中外管理》表達過這樣的觀點:領導力本身并不應該劃分性别、國家和種族等類别,領導力本身就是那些共通的特質與能力。隻是領導力體現在不同國情和文化傳承之下的人身上時,會将某些特質體現得特别明顯。

因此,與其說是我們能向印度管理學什麼,不如說是向西方管理學習什麼。隻有真正的兼容并蓄和克服局限,才能幫助中國的領導力融入國際化中。而我們的領導力的培養更需要主動地去擁抱改變,而不能僅僅是“應對”。

責任編輯:化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