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45萬億隻是前戲,高潮還在路上

45萬億隻是前戲,高潮還在路上

時間:2024-10-28 09:52:11

23省45萬億的投資!這個數據一出來就在朋友圈炸開了鍋。

當中國23個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資産投資目标後,有媒體把公布的投資數字相加後得出,僅此23個省的累計投資就已經超過了45萬億元,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資将不會少于60萬億的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引爆了整個朋友圈,引發了很多國人的恐慌。

恐慌隻因不了解

一些人在網上直呼“拿出45萬億用于投資,相當于每人3.3萬;全世界人口70億人,相當于全球每個人投資6400元……”,“中國2017年1月份的儲備貨币總量僅為30.8萬億元、央行資産負債表總規模也不過34.8萬億元,而2016年底中國總的廣義貨币供應量M2也僅為155萬億元,這一下子冒出來45萬億元的投資,要新發放多少貸款、要新印多少人民币才能跟得上?”,“2008年才4萬億,45萬億投下去,這尼瑪房子又要坐火箭的節奏啊”等等。這些驚悚的論斷使得很多人開始擔憂手中的錢要貶值,自己辛苦賺錢的速度跟不上印鈔機的運轉速度……确實,這些聲音都反映出了老百姓對貨币超發、物價暴漲的擔心。

但是此45萬億與2008年的4萬億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前者屬于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量,後者是常态的存量。2008年的“4萬億”計劃是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而臨時推出,主要用于投資基建、保障房建設、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社會民生等。而“45萬億”隻是地方政府每年例行的工作安排。

說白了,2008年的4萬億就是為了應付突發事件的額外開支。之所以會讓老百姓感受那麼強烈,是因4萬億計劃中的第十條“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卻被過度使用了,這使得2009年的貨币量(M2)增速超過27%,達到了近十幾年之最。最直接的影響就就是資本直接或間接的流入房地産市場,從而導緻了房價的非理性暴漲。

這就好比是你讀研究生的兒子突然談戀愛了,作為家長,你考慮到孩子雖然還在讀書,但年齡畢竟已經快奔四了,已經到了該戀愛的季節了。所以你就在滿足他生活費的基礎上每個月又給他3千塊錢用來做為他的戀愛經費。結果他沒把這筆錢用來談戀愛,卻把這筆錢用來買煙花了,還因此把家給燒着了。

而今年的45萬億則好像是你給他的學費配額,也就是說這讓人聽起來毛骨悚然的45萬億其實隻是他的基本開支,并沒有多少可操作的空間。所以勸大家先冷靜冷靜,别一看到45萬億就跟打了雞血似得忙不疊的跑去炒股炒樓了,還是先炒菜吧。

45萬億多不多

投資有沒有過量,要看一個國家的固定資産投資基數。如果45萬億全部投資到新加坡那麼點大的國家,估計能把整個新加坡給掀翻掉。但是中國的經濟容量遠遠超過新加坡,這就意味着中國的固投基數很高。事實也确實如此。

據了解,2015年全國的固定資産投資就達到了56.2萬億,2016年是59.7萬億,都遠遠超過現在拿出來吓唬人的“45萬億”。并且,在2013年之前,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每年都超過20%,隻要2017年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超過8%,固定資産的總投資就将輕松超過60萬億元。

也許有人會說2016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才8.72萬億,全國财政收入才15.95萬億,跟投資總額差距将近30萬億,國家财政不可能拿的出那麼多錢。

當然,财政的确是不可能拿的出這麼多錢。不過沒關系,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系,并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确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确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掏民間口袋裡的錢進行放杠杆是官員們的拿手好戲,PPP(公私合營)一直都是一塊不錯的蛋糕。

今年一月份新增貸款2.03萬億,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5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33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52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452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2799億元。從這些公布的數據中能看出什麼來了嗎?

央行上海總部發布的上海一月份貸款數據也表明,由于貸款利率上調,房貸已經下降,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銀行跟着政策走的表現很明顯。這意味着國家正在努力擠壓房地産泡沫,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從而使中國經濟實現軟着陸。

特别是在17日發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更是重申了下一階段“貨币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适應貨币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币閘門”的基調,同時也明确“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防止資金‘脫實向虛’、‘以錢炒錢’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為”,“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着力防控資産泡沫”等,顯示了堅決去杠杆和防風險的意圖。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報告内容透露出,央行的貨币政策目标的關切内容已從傳統的通貨膨脹擴展到‘通貨膨脹+資産價格’多個維度。”而目前涵蓋國内外多家金融機構首席經濟學專家的調查也顯示,對2017年CPI增速中值的平均預測值為2.3%,遠低于2010-2011年的5-6%的水平,同時對未來3年的CPI預期也基本趨穩。

用兩分法來看問題

當然,隻要是經濟活動,就注定無法脫離開價值規律。對于中國專家及權威機構的論斷,至于你信或者不信,反正曆來我是不置可否的。畢竟從經濟學上說,通貨膨脹本質上是一種貨币現象。按照貨币學基本原理,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每增長出1元價值,作為貨币發行機構的中央銀行也應該供給貨币1元,超出1元的貨币供應則視為超發。而在新興市場國家由于市場化改革等原因,資源商品化過程加劇,廣義貨币供應量适度高于經濟發展GDP增長也是合理的。但過高的貨币供給卻極易帶來通脹。

1986年,中國的投資依賴度隻有15.8%,到了1996年就上升到32.3%。到了2006年,已近突破了50%。最近5年來,投資依賴度繼續節節上升,到2015年達到了81.6%。事實上,在很多地區比如重慶、新疆,都超過了100%。

回顧曆史,結合投資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這十幾年,恰恰也正好是投資與CPI指數高速增長的十幾年。特别是房地産,更占了所有投資中的重中之重,這點可以從這十幾年中國的房價很明顯的看出來。現在的北上廣深,你走在大街上随便扔塊磚頭都能砸死一片千萬富翁。一家上市公司的年盈利不夠買套房……

但是增長速度接近的情況下,投資依賴度越高,說明經濟越低效。中國目前投資依賴度最低的大城市是深圳,2016年也有21%;其次是上海、廣州和北京,2016年依賴度分别則是25%、29%和34%。可以看出,即使是依賴度最低深圳,投資依賴度占比也超過了五分之一。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2014年曾在博客上公布一個數據,2011年至2013年中國消耗了66億噸水泥,接近美國在整個二十世紀水泥消耗量的1.5倍!而鋼筋水泥最大的消費市場,無疑就是房地産。

既然曆來投資的高速增長都會帶動CPI指數及房價的增長,那我為什麼還說先炒菜呢?

原因很簡單,房價的非理性暴漲已經驚動了國家高層。在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明确了2017年中國樓市發展方向,強調要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财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适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産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左手去産能,右手保增長

現在一套房子中,70%以上的利潤都需要上交給國家,很多地方賣地的收入甚至都已經達到了财政收入的50%以上!去年南京、蘇州、杭州等幾個二線城市的賣地收入,更是驚人的超過了上千億!如果不依靠賣地收入,地方财政瞬間就虧空到無法維持的地步。

但是因為房地産産業牽涉太廣,一旦打壓過猛,相關水泥、鋼鐵、裝修材料、家電等等産業都會受到牽連。在經濟下行的這種大環境下對房地産下“猛藥”,穩增長、促就業的指标就是一個笑話,中醫學上有個術語叫“虛不受補”。因此有人說,房地産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

所以中國這兩年一直在喊“去産能、轉型、供給側改革”等,就是為了把經濟從房地産的“綁架”中逐步解放出來,從而防止經濟“硬着陸”。在這種情況下,貨币超發也是無奈之舉(比如2015年的股災救市,以及正在搞的債轉股),雖然在央行主動壓縮投資的情況下,2016年中國的“投資依賴度”有所下降,但這種下降并非全是什麼“去産能、轉型、供給側改革”的成果,不要忘了還有東北地區和民間投資“塌陷”帶來的影響。

中國房地産有沒有泡沫我不敢說,但是卻有人說過,如果中國現在賣掉北上廣深四座城市,足以買下大半個美國。我想美國還是小了點兒,隻需要保持這樣的房地産增長速度,很快賣掉北上廣深估計就能買下整個世界了。

當然這是調侃,但是人會調侃,數據卻不會調侃。從2008年的4萬億投資之後,中國整體債務就一路沖高。2007年中國債務總額僅為7.4萬億元,2014年增加到28.2萬億美元,2016年底的債務數據,根據最新彙率折算已經高達37萬億美元……即使美元作為全球貨币,美國政府總債務也不過21萬億美元,要知道,我國GDP總額目前和美國還很大差距,即使是保守估計,應該也要相差6萬億左右。這意味着什麼?簡單點說吧,這意味賺的錢沒别人多,花出去的錢卻不比别人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國經濟今天這種“騎虎難下”的局面,早在高速發展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隐患。現在的局面是如果繼續投資,已經負債累累,錢從哪裡來?印鈔!印鈔!除了印鈔還是印鈔!但是前些年超發的貨币還沒有消化完,現在又接着印,明天會……

而如果停止投資,國家經濟立即就會出現問題,而且是大問題。如大批工人失業,經濟巨幅下滑……試問這個責任誰敢擔當?誰又能擔當的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