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投資智能投顧的判斷與分析

投資智能投顧的判斷與分析

時間:2024-10-28 03:28:22

在中國金融40人論壇主辦、北京資配易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協辦的2017“智能投顧”國際論壇上,中國金融40人論壇常務理事、北京資配易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林,廣發證券總裁助理王新棟、太平洋證券副總經理張洪斌、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張自力、興證證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小軍、招商銀行财富管理部總經理助理王洪棟圍繞“智能投顧與資産管理變革”專題進行了深入探讨,他們這樣說

中國金融40人論壇常務理事、北京資配易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林:智能投顧成為未來發展大勢的四方面原因

第一,監管部門對金融市場特别強調的就是信息披露,不管是要求上市公司還是發行證券,核心使命都是讓其充分披露信息。以前的股票市場或者證券市場隻有幾十隻股票,信息量不多,可以處理。但是随着資本市場的規模擴大,全球的股票、證券加起來上萬隻,對應的就是信息披露後帶來的海量數據,海量數據讓投資人的負擔越來越重。以前靠個體或者一個團隊就能分析很多事情,而未來會越來越不堪重負。所以用機器學習來學習海量數據是必由之路。

第二,作為個人投資者往往面臨能力不足的問題,這麼多數據,專業的大型機構處理起來都很難,想保持好的長期業績非常不易。當出現一家科技公司,無論是BAT或是小一點的科技公司能提供一個工具給個人投資者的話,讓他很好地處理信息和數據,同時也可以作出很好決策。但是這條路徑不行,因為金融監管的理念是穿透原則,不像自動駕駛汽車,安裝在汽車上就可以用。很多金融公司不想持牌,隻想賣工具,再用工具去做投資,但監管部門認為不行,金融公司肯定不是給一個人提供工具,是給很多人提供工具,監管機構統一認為這是提供投資服務建議,所以一定要持牌,這對于科技公司屬于巨大挑戰。目前行業内也在探讨這些問題,包括将來科技公司也可以為監管部門服務,新出現的術語叫做“監管科技”,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屬于同一屬性,一定要為監管部門開發更多的工具來監管這些金融工具,金融科技才會用得更好,這一定是矛和盾的辯證關系。

第三,在中國做智能投顧是填補空白的事情,替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沒有那麼強。中國有幾千萬股民,幾千萬股民每天就看一個手機,就看一個屏幕,怎麼能做好投資?幾乎不可能。算一下一年所花的時間和精力,與其投資回報不成比例。政策和監管部門是不是應該讓這些人别做這些無效勞動,還不如去消費和旅遊,把這些事情交給智能投顧就好,這對于中國的資本市場也有好處。

第四,從制度角度考慮智能投顧在中國未來五年的前景。中國資本市場已經不再是十年前的情況,那會兒是為了賣股票,把股票賣出去,從政策導向來講是鼓勵賣方投顧,就怕股票發行了賣不出去怎麼辦。但今天中國的股票市場和資本市場進入新時期,賣股票不是很大問題,未來的政策導向應該是鼓勵和保護中小投資者,站在買方投顧的基礎上發展。如今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拐點,買方投顧迎來了春天,所以未來五年智能投顧肯定是每個人的标配。

綜上所述,有一位著名的矽谷風險投資人總結過,所有行業或者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四個要素,一是資本、二是人才、三是時機、四是技術。據他統計,近十幾年時間内,幾百家取得成功的公司都離不開對時機的有效把握。無論是創設公司也好,還是投資也好,時機的重要性确定無疑。但是在時機之前還有是否站在起跑線上的問題,如果很多人已經在起跑線上蓄勢待發,當槍響時,再追的話速度就會很慢。所以一些持牌機構,包括初創公司都要搶跑道,上跑道時不一定發全力,時機來時一定要發力,抓住智能投顧的起跑時機,它必将是未來的發展大勢。

廣發證券總裁助理王新棟:投資智能投顧是趨勢,要積極探索

目前是做智能投顧的良好機遇,一是前兩年,美國智能投顧的高速發展已經做出了非常好的案例。截至2016年年底,美國智能投顧管理資産規模已經超過500億美金,美國業内預測到2020年有可能超過2.2萬億美金,其中既有新型智能投顧機構,也有傳統的理财機構。二是中國的市場潛力巨大,中國有近乎一億股民,而注冊投顧師僅有三萬人,每個人要服務三千個客戶根本做不到。這種情況下,智能投顧、機器人投顧有大量市場需求,智能投顧的推出是必然趨勢。三是主動管理型的基金經理絕大部分不如被動式管理型指數業績好,這種情況下,智能投顧發展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既然是趨勢使然,大方向已定,行業就要積極研究、積極探索、積極實踐,目前大部分機構已經在實踐而不是在等待。隻要能邁步向前,同時保持謹慎,再不斷地更新改造,一定能成功。此外,還需要仰仗全社會的力量,既要有第三方服務機構,還要有高等學院、研究所的支持,必須是全社會的力量結合起來,才能把這件事做好。

太平洋證券副總經理張洪斌:對于智能投顧的風險要及時發現和應對

如果券商要發展人工智能,首先,自身要勇于嘗試學習和利用智能投顧的技術和思想。隻有自身的業績有了一定基礎,才有信心為客戶做好服務。其次,面對客戶發展智能投顧要分步驟、多樣化。每個客戶的自身條件有差别,在采用人工智能發展投資時會有不同考慮。客戶需要的人工智能服務不一定都是一個模式、一樣的結果,他可能需要不同階段的不同産品,這是多樣化需求,要分不同等級進行服務。最後,總體而言,中國是人口大國,投資情況很複雜,人工智能是為券商提供的一種快速工具,它的優勢很快能看得見。但是,它的風險和劣勢,或者它運用的邊界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及時發現和明晰化,然後把相應規則制定出來,這會更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張自力:運用智能投顧會服務更多投資者

從買方角度來看,中國的投資者中有很多散戶,大部分投資經曆、經驗都不好,賠錢概率非常高。況且,随着股市擴容,券商分析師們對于這麼多上市公司的分析都非常有限,在大擴容的情況下,采取人工智能的新方法,包括文本挖掘、研報讀取等都會給證券研究帶來很大變革,以服務更多投資者。而從賣方角度來看,券商公司很多,競争也非常激烈,怎樣才能找到一個新突破點,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服務到投資者呢?出路在于依托人工智能的新技術,人工智能是人腦的擴延,是人腦最好的計算機,模拟人腦帶來了非常多的好處,目前都已部分體現出了,這會給證券研究領域帶來大變化。因此,智能投顧給買方和賣方都會帶來非常大變革。

中國金融40人論壇常務理事、北京資配易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林

廣發證券總裁助理王新棟

太平洋證券副總經理張洪斌興證證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小軍:智能投顧或會解決投顧交易傭金下滑問題

當前,整個證券行業都在變革,各公司都在積極轉型尋找自己的商業模式,智能投顧雖尚處于萌芽中,但現在是切入的較好時機。數據顯示,2016年在我公司開戶的用戶中,60%約為30歲左右,說明80後已成為主要投資者。80後意味着大部分具備在線購物、炒股以及在線理财的能力。此外,目前包括招商銀行、廣發銀行、嘉實基金等金融機構也在陸續推廣海外在線投顧服務,此時正是把智能投顧導入交易的良機。況且,目前做投顧,包括做資産管理業務的客戶傭金交易收入在不斷下滑,從千分之三下降至萬分之三或更低。資産管理的收費模式是管理費和超額提成,這兩點間如能有一個黏合劑進行打通,有可能就是智能投顧以及智能投顧後面衍生的其他服務。

招商銀行财富管理部總經理助理王洪棟:做智能投顧離不開四個基礎

首先,智能投顧會引起什麼樣的變革呢?一方面的确會改變現在參與到智能投顧領域裡面的資産管理機構和财富管理機構的盈利模式和服務模式。智能投顧的最大好處就是會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一般人工理财顧問管理客戶的邊界和範圍。一個人員管理客戶超過一定數量就不能再增加了,而智能投顧可以改變公司的盈利效率。另一方面,智能投顧會改變整個社會的資金結構,目前智能投顧的主攻方向标的是股票、基金,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是标準品市場。2016年開始出現股災,後半年出現債災,如果認為大推手是流動性的話,個人投資者也在裡面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2016年賣得最多的金融産品是萬能險、理财産品,最大的投資者都是個人投資者,個人投資者的資金無處可去,就把資金交給理财和保險機構,這些機構拿着錢也無處可放,就做委外業務,導緻市場波動比較大。而智能投顧發展一定程度會引導投資者朝着長期投資領域方向發展。發達國家市場投資者是機構投資者較多,而中國個人投資者較多,波動比較強。中國要實現機構投資者為主導,路徑就是個人投資者把錢交給具有機構投資者屬性的工具,實現機構投資者屬性,資金就變為機構屬性資金,機構屬性資金的實現有很多途徑,智能投顧就是途徑之一。

其次,現在是否是智能投顧投資的好時機呢?我認為有三個原因可證明是好時機,一是現在智能投顧屬于熱點,2016年是智能投顧比較火的一年,關注度比較高,正确的事情在一個正确的時間點推出來就有足夠大的關注度,也能夠帶動起來。二是市場時機很好,畢竟智能投顧的标的是股票、債券這樣的标準品,市場點位非常重要,在2016年結構調整完之後,時間點剛好。但這個時間點是小的時間點,大的時間點還是文化熱度問題。三是投資者在這個時間點上可以選擇的金融産品并沒有那麼豐富,面臨選擇困境。因此,三個時間點代表一個好的時機。但需注意一種現象,如果說風口來時豬也能跑起來,說明行業不淡定,有的人在炒作和娛樂它,這樣不對。本來在風口上跑的不隻有豬,也有獵豹,但是大家說飛起來的都是豬,讓獵豹很尴尬,結果不往風口走了,隻剩豬在那兒。

最後,做智能投顧不能離開以下四個基礎,缺乏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把智能投顧做好。

第一,業務基礎。目前行業還是具備這個基礎的。業務基礎分兩方面端口,一方面是從供給角度來看,無論是商業銀行也好,還是投資管理機構也好,供給端基礎很雄厚,是沿着這些機構做傳統業務的基礎上自然簡化。比如公募基金在幾大銀行裡面每年産生的銷售收入都有幾百億,如果要進化會自然走到智能投顧。另一方面,從需求基礎來看,現在市場上的公募基金已超過3500支,比股票數量多。如果大衆投資者想選擇一個公募基金,就要在3500多支裡面進行選擇。因此,智能投顧想在公募基金領域發展,業務基礎上無論是供給端和需求端都非常雄厚。

第二,技術基礎。目前人工智能技術是否具備做智能投顧的條件?人工智能已經發展60年了,更新疊代也很多,從簡單的集體學習,到深度學習、強化學習,一般集體學習的算法對于改進智能投顧模型有很大作用。大部分智能投顧都是大類資産配制,選擇好的投資模型,然後做基礎資産搜索。目前集體學習算法都已經具備,但是未達到超級人工智能,像科幻片裡面的機構還遠遠達不到,目前利用人工智能,填補人工搜索不足的基礎已經具備。

第三,數據基礎。做投資者數據分析很複雜,但是從金融數據角度沒有那麼複雜。公募基金就是兩類數據,一是結構化數據,就是基金形成波動的曲線、收益曲線,如果疊加的話,過去十年算出的計算量足夠。二是非結構化數據,基金分析不是僅隻知道波動就行,要知道公司的治理結構以及整個行為驅動在哪兒?畢竟基金是在投資之上的投資,此時産生的數據就是非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不是一般的技術公司可以積累的,沒有對基金經理、基金公司長年累月地調研不可能計算得出,而沒有非結構化數據隻有結構化數據就做不好。

第四,服務基礎。智能投顧畢竟不是一個産品,隻是一個服務,服務本身就得沿着代銷結構來獲得。公募基金本質上是代銷服務裡面衍生的一部分,這部分必須是人加機器的結構。任何一個智能投顧服務,在服務完投資者之後,如果出現虧損或和客戶的預期不一緻,即便是他自己做的選擇,但在他不滿意的情況下隻能有兩個選擇,一是投資者離開這個機構,二是選擇上門來談一談,此時基礎性的服務人員就很重要。

(國際融資記者曹越報道并攝影)

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張自力

興證證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小軍

招商銀行财富管理部總經理助理王洪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