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城市“搶人”的區域視角透視

城市“搶人”的區域視角透視

時間:2024-10-28 11:12:26

出台引人政策,是多向利好、利大弊少的舉措。既能滿足長遠利益需要,也能顧及現實需求;既能緊跟國家大勢,又能解決當前轉型的困境

近一個時期,多個城市争先恐後地出台政策吸引人才,可謂一個比一個政策優惠,城市間的“搶人大戰”此起彼伏、紛紛登場,攪動了幹事創業人的心,也掀起了一場人才湧動的風暴。

其實,不管各城市使出什麼招數,給予什麼優惠,目的都是想促進發展。那麼,為什麼早不出台晚不出台,偏偏此時大量密集出台吸引人才政策呢?這次人才大戰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因素導緻的呢?是人才的真正價值顯示了力量,還是經濟利益驅動呢?

一些媒體甚至一些專家,把這一現象歸結為經濟動因,搶“六個錢包①”,甚至于房地産因素,說是可以拉高GDP。可以說,這種看法還是低估了城市政府的執政智慧和能力。說實在的,出台引人政策,是多向利好、利大弊少的舉措。既能滿足長遠利益需要,也能顧及現實需求;既能緊跟國家大勢,又能解決當前轉型的困境。屬于一石多鳥。盡管也存在負面影響,但是可以通過積極、穩妥應對,化險為夷。

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形成了如此激烈的城市間人才争奪戰呢?其實,大戰也好,何時戰也好,降低門檻落戶口也好,優厚待遇也好,還是優惠補貼房子,究其深層原因,是新時代發展方式的轉型和變革。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态”,經濟發展由高速度轉向了高質量的新階段。

人才的本質與功能

作為從事城市經濟研究的人員,會更關注城市、區域層面的情況和問題,這種人才争奪大戰是否會把人才引向實力城市,而隻有利于那些實力城市的發展,卻使得那些弱勢城市因人才流失變得更加糟糕呢?到底是促進了整體的共同發展,還是造成了新的區域不平衡、“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局面呢?

為了弄清這方面問題以及人才與經濟發展的内在邏輯,可以從幾個方面、角度來認識、考察一下,也許會對目前的現象有進一步的理解。

第一,人才的本質是什麼?人才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有哪些巨大作用?到底是人才的社會作用大,還是經濟功能大?

人或者勞動力一直都是經濟學重視的要素,經典的經濟學原理必談資本和勞動力。以經濟意義看,不論作為生産者還是消費者,“人”都是經濟活動的基本群體,對一個城市而言,人口的規模和增長速度意味着經濟活力的基本量。經濟學家曼昆闡明了消費者、生産者與市場效率的原理。

而勞動力作為一般生産要素,增加勞動力,産出就會增加。随着認識的深化,人們發現不同勞動力類型對産出增加的貢獻不同,由此分化為具有一般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具有管理運營能力的企業家、具有創新發現的科學家等;由此也可以看到,人們對于人才的認識在不斷深化,人才在經濟、生産中的巨大作用被挖掘出來。而且高端人才的稀缺性也成為争奪的必然趨勢。

人才還有一個外溢出來的重要功能,就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的作用。人才不僅在勞動力裡面對經濟産出的貢獻突出,且在所在城市和區域産生無形的思想影響、道德規範影響、人文文化與素質(精神面貌)影響,甚至創新影響、城市品牌等多方面影響,直接或間接影響城市的綜合競争力、長久持續競争力。這一點,往往更為深刻而重要,時常容易被忽視掉。

新時代需要高度重視人才

第二,為什麼人才現在顯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了呢?也就是既然人才早就如此重要,那麼為什麼以前沒有這麼激烈、緊迫呢?也沒有這麼涉及面廣泛呢?

我們知道,新中國成立後,長期以來我國實行計劃經濟,勞動力與人才國家統一調配,加上嚴格的戶籍制度,人口、勞動力在區域、城市間的遷移主要是國家建設、國家意志的需要,如三線建設、上山下鄉,其他基本沒有。改革開放後,國門大開,國際資本循着低價優質的人力資源窪地,紛紛進駐我國,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的城市,由此造就了我國“世界工廠”的聲譽。一些學者也把這種由于低廉勞動力帶來的經濟發展成果稱為“人口紅利”。

市場經濟的實施,使得我國勞動力、人力資本的使用與配置得到了改進,人口與勞動力在區域與城市層面上開始了世界人口遷移史上空前的最大規模的移動,“孔雀東南飛”就是描述改革開放早期勞動力移動大潮的一個十分鮮明的寫照。可以看到,這一時期,對于技術工人、專業技術人員的争奪實際上已經展開了,隻是更多地表現在産業層面,即使是區域和城市層面的,也多是圍繞特區、開發區等産業基地零星、規模不大的人才競争,而且優惠的幅度和優惠涉及面都很有限。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在“速度、結構、動力”進入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常态”軌道,表現為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切換,即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這種形勢使得人才的重要性凸顯出來。而且,新的時代,人才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也較以往更加突出。據報道,中央組織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組織開展了2014年度人才資源統計工作,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繼續攀升,達到35%,其中人才貢獻率達到32.5%。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作出了許多新的判斷和決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國家層面已經充分認識到:綜合國力競争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争,哪個國家擁有人才上的優勢,哪個國家最後就會擁有實力上的優勢。

鑒于新形勢、新要求、新戰略,各地各城市自然會選擇緊跟大勢,尤其是那些有望在下一輪競争中依然占據潮頭制高點的城市,需要保持領先優勢,率先實現經濟轉型,引領社會發展,必然加大人才的儲備和需要力度,為下一步發展積蓄力量。

當然,與此同時,解決當前轉型中的問題,也是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選擇。在40年的發展中,各地各城市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也積累了許多矛盾和問題,像産能過剩、房地産業的負面沖擊、一些地區不僅人才流失人口也流失、迅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危機②,等等,恰好,引進人才的舉措可以順勢緩解、化解這方面的問題。許多城市加入人才争奪大戰,何樂不為呢?既響應了中央國家号召,順應了發展大勢,又解決了現實問題,一舉多得。由此,一時間導緻數十個城市紛紛參與大戰之中,規模和内容都前所未有。

其實,各地争奪人才的出發點都是源于人才的本質、人才的功能、人才的外溢效應。人才争奪源于城市政府管理者執政順勢的需要、源于對時局的把控、源于對發展規律認識的提高,也源于對未來憧憬的追求。人才争奪源于城市政府管理者執政順勢的需要、源于對時局的把控、源于對發展規律認識的提高,也源于對未來憧憬的追求。人才争奪對區域和城市的影響

第三,目前如此激烈的人才争奪戰會不會引起區域和城市的不平衡?加劇區域分化、區域差異?

人才的流動會引起區域與城市發展的後續效果基本上是确定的,否則,人才争奪就毫無意義了。有實力的城市和地區把人才吸引走了,那些流失人才的地區就會逐漸衰落下去,導緻區域發展新的不平衡。出現這種局面是有理由的。

人們已經知道,人才或精英,意味着财富和知識、智慧、能力、辦法,甚至效率或市場,引才引智背後的東西,等同于發展、财富、品位、創造力、競争力等。有一點需要注意,人才大戰以吸引年輕人(畢業生)、高層次人才為主,這對于改善當地人口結構、文化知識結構有深遠意義,明顯有阻止老齡化趨勢、阻止“剛需”減退的作用意圖。有實力的城市和地區,實際上是在争奪未來可持續發展“高地”和戰略競争“制高點”;這些地區目前即使不特别出台政策,也有“虹吸現象”,更何況有意識地搶奪發展要素,便是更加劇了不平衡。當然,人才的這些能力在未被釋放出來之前,隻是潛在的、期望的,且引才代價不菲,一些城市或地區是望塵莫及,隻能望洋興歎。

其實,引進的人才能否造成競争優勢,或者形成區域差異,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發揮人才的環境和體制”;人才需要一個“伯樂”機制,做到識才和用才。當年劉邦、項羽各自都聚集了不少人才,但“用才”水平與環境差異導緻了人才能力的發揮不同,結局不同。這方面例子中國曆史上數不勝數。一個城市也是如此,僅僅吸引人才還不夠,能不能使引來的人才真正“人盡其才”、有“用武之地”,才是關鍵。所以,真正導緻區域或城市差異擴大的内在機制不完全在引進多少人才,而是有沒有發揮人才的機制。弱者如果抓住了這個關鍵環節,依然可以迎戰強者。我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過程,其實也有對人才吸引和有效發揮的重要經驗。所以,搶人容易,留人難,讓人盡其才更難。其實,打造“幹事創業、人才輩出”的環境,比吸引人才更重要。

另外,對于沒有更多人才争奪優勢的城市和地區,甚至是人才流失的地區,也不是沒有了發展機會。完全可以“亡羊補牢”,吸取教訓。重點在于保障足夠的人口,特别是穩定一定的、獨特的人才隊伍,和實力地區錯位吸引人才。比如:貴州貴陽市吸引大數據人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短短幾年内一躍成為全國甚至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引起了世人的很多好奇。不發達地區從政策設計上,需要根據自身的特色,出台有針對性的人才培育、選用和引進政策,着力點初期甚至主要放在本土人才和發揮作用環境上。這種競争策略的依據源于各個地區或城市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并不完全相同,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戰略對人才的需求類型是不同的。發達地區人才的類型主要集中于頂級型的思想家、科學家、高科技創新人才和組織執行型的企業家、管理者,他們不斷進行着創造、創業、創新;其他地區則由于承擔着一定的區域分工,集中了大量的專業型一般技術人才隊伍和勞動者。而新技術的發展,也為後發地區發展和人才引進方針,提供了“換道超車”的新路徑。

人才的兩面性:趨利避害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人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社會既具有建設力,也或許有破壞力。通常把人才看作是隻有正面的作用,其實,是人就有兩面性,人才也有失誤。曾有一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朗道,因疏忽、剛愎自用而耽誤、扼殺了一項新技術。還有一些不良“人才”,善于陰謀詭計、爾虞我詐,私欲膨脹、腐敗斂财,打壓人才、誤國害民。這些都需要進行制度防範和約束。

總之,人才具有開拓性、引領性,人才争奪大戰這一現象是值得肯定的,說明了社會對人才的重視,對人才作用的認知與承認,并給予發揮其作用的空間。新時代,我國仍然面臨着加快發展與人才供給不足的矛盾,各地需要真正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習近平在中科院第19次院士大會上,提到“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需要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放手使用人才,既要重視成功,更要寬容失敗,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讓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

注:

①六個錢包:指雙方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共六個錢包。

②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口總和生育率已下降至1.18,遠低于世界上2.2的合理水平,甚至比老齡化的日本1.67還要低,按照國際标準,中國在2000年“五普”數據顯示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