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不是藥神》的熱播,A股上市藥企受到大量投資者關注,其中,有一家專業從事過敏性疾病治療産品生産的藥企我武生物(300357.SZ)吸引了大量眼球,因其核心産品“粉塵螨滴劑”,是目前國内唯一獲批上市的舌下含服型塵螨脫敏藥物。
那麼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如何?市場前景怎樣?近日,《投資者報》記者聯系到公司張姓女工作人員,她稱将轉答公司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并未獲得進一步回複。
市場推廣費居高不下
我武生物成立于2002年,于2014年1月上市。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過敏性疾病診斷以及研發銷售相關産品的高科技生物制藥企業。其藥品“粉塵螨滴劑”一直占營收的98%以上,可以說是絕對的核心産品。
那麼塵螨類脫敏藥物的市場競争情況如何呢?據公開資料,目前國内獲批上市的塵螨類的脫敏治療藥物共有三種,分别是我武生物的“粉塵螨滴劑”(暢迪)、ALK公司的“屋塵螨變應原制劑”(安脫達)以及Allergopharma公司的“螨變應原注射液”(阿羅格)。其中,暢迪為舌下含服脫敏藥,安脫達和阿羅格為皮下注射脫敏藥物。暢迪較其他兩種藥物市場份額較大,市占率約80%。
我武生物依靠這款核心産品近幾年業績增長相對平穩。2016年至2018年一季度,其營收分别為3.12億元、3.86億元、1.07億元,同比增長16.8%、23.5%、31.8%,淨利潤分别為1.29億元、1.86億元、5195萬元,同比增長9.53%、44.22%、35.98%。可以看出,2016年淨利潤增速相對較低,這與其2016年營業成本相對往年較高有一定關系。而導緻2016年營業成本較高的原因,一定程度上與當年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都處于曆史高位有關。
此外,翻閱公司近幾年财報顯示,“粉塵螨滴劑”這款核心産品的平均出廠單價呈下降趨勢。有業内人士認為,這可能由于價格不同的各型号産品增速不同,造成平均出廠單價降低。但具體原因記者還未得到公司相關回複。
綜合來看,我武生物的成本結構,銷售費用一直在成本中占比較高,如2017年總成本1.78億元,銷售費用就占了1.29億元。有業内人士認為:“較高的銷售費用率是創新性産品的一個特征。因為産品比較創新,市場認知度低,醫生都不了解,一般公司都需要通過學術推廣等向醫院和醫生介紹推廣和培訓,讓醫生先接受和掌握産品。”這一點也可從我武生物的銷售費用明細反映出來。據财報,公司2017年的銷售費用中,市場推廣費就占了45%,同比增長27.5%。
細看公司的銷售模式,因粉塵螨滴劑為處方藥,公司主要采取經銷模式,通過各地的醫藥商業公司将産品銷往醫院或藥店。由于粉塵螨滴劑前期市場認知度較低,需要大量相關治療方法和産品知識的學術推廣。公司需通過舉辦各種全國、區域和醫院學術推廣會議以及參加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師協會等各種機構舉辦的學術會議,才可更有效地展開産品推廣。
而通過此經銷模式,我武生物給各醫藥商業公司的價格比各省市藥品集中采購的中标價格略有下浮,下浮比例一般為中标價格的5%~7%。而各醫藥商業公司采購後再銷售給醫院或藥店,醫院和藥店再以不超過15%的加價率向患者銷售。
不過對于此銷售模式,有投資者也發出疑問,是否也意味着我武生物的藥品對于醫院和醫生的決策依賴較大,一旦醫院決定采用另外的産品,公司營收将受到較大影響。
産品結構較單一
對于公司幾乎全部營收來源于一種藥品的情況,有業内人士認為:“産品過于集中,在行業增長快的時候會給公司帶來較大利好,不過,一旦行業出現什麼波動,将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打擊。”
而對于産品結構較單一這個問題,《投資者報》記者翻閱公司年報,發現我武生物也開始對其他種類産品進行了一定研發,新産品針對北方主要過敏源蒿草花粉,而我武生物北方市場一向較為薄弱。不過,目前新産品還未上市,未來發展空間還需觀察。
據資料顯示,因不同城市和地區因經濟條件、氣候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其過敏源亦不相同,總體來說,南方以塵螨過敏為主,北方以蒿草花粉緻敏為主要特點。黃花蒿粉滴劑主要用于蒿草花粉過敏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等的脫敏治療。根據相關數據,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中對黃花蒿粉過敏的占比31.8%,據此全國約有920萬對蒿屬花粉過敏的重症過敏性鼻炎患者需要進行脫敏治療。
截至7月20日,我武生物的市盈率為63倍,股價43.3元,市值126億元,相對于醫藥龍頭恒瑞醫藥80倍的市盈率仍較低。不過我武生物市值較小,有投資者認為,未來過敏藥市場空間較大,我武生物有一定發展空間。據資料顯示,“粉塵螨滴劑”适用于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市場存量空間為306億,每年新增100億,我武生物2017年收入為3.86億,當前滲透率很低。目前,我國過敏性鼻炎患病率約為11.3%,全國大約有1.58億過敏性鼻炎患者,且每年新增約5億以上的市場空間。我武生物2017年“粉塵螨滴劑”實現收入3.78億,對應當前的市場空間,僅僅1%左右的滲透率。
如此看來,如何提高核心産品的滲透率,應該是我武生物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