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藍廣雨實習生羅文喜
鄧飛為e農計劃引入了社會企業的概念,讓公益有了更多的創新思維。其實,公益與創新本來就是一對好搭檔,當公益注入創新元素後,其迸發出的能量無法估計。在2014年,一款國外的公益遊戲讓中國公益界感受到這股創新能量。
冰桶挑戰,一款好玩的公益社交遊戲,要求參與者要麼将一桶冰水從頭澆下,要麼向公益組織捐款。挑戰者成功完成後,可以公開點名要求3人參與挑戰。當公益融入了娛樂,加上點名參與的傳播方式,在互聯網的推波助瀾下,挑戰者的人數呈幾何級增加。在IT大佬、微博公知和大牌明星接受挑戰後,很快就風靡全國。雖然有人質疑冰桶挑戰來到中國後是否變味了,但用娛樂的方式做公益,民衆還是樂于接受。許多人在歡快玩耍的同時,也慢慢改變對公益的刻闆印象。他們在澆完一桶冰水後突然意識到,做公益其實沒有那麼難,做公益也不一定要悲情,“哪怕隻是澆一桶水,也是公益,過程可以很快樂。”
近年來,民間公益呈現出蓬勃的創新能力,他們不因循舊路,不懼怕權威,在互聯網搭建的多維空間裡,他們用一種近乎颠覆的方式行動着。
徐昕的大案法援就在新媒體的助力下風生水起。2013年,徐昕聯合一群公益律師發起大案法援,将法律援助這件專業的事情搬到了互聯網,讓普通民衆能夠坐在電腦前進行免費的法律咨詢。借助博客、微信和自媒體的幫助,大案法援已經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網絡法律援助平台。公益律師徐昕渴望用專業的法律知識幫助他人,這要感謝互聯網發展,否則,他的計劃根本不具備可行性。
郝南的“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是令人驚豔的互聯網公益産品。在災害發生後,他們能第一時間發出災情簡報。簡報包括災情、交通、天氣、物資等信息,并标注“已核實”、“信息有效期”等字樣。經曆玉樹、蘆山、魯甸等地震後,卓明已經成為許多救援隊伍的可靠助手。有公益小夥伴認為,卓明的信息比地方政府更及時、更準确。
互聯網,以及因互聯網而産生的無窮創意滋養着中國的民間公益土壤,令其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有人說,互聯網是上天賜給中國的一個機會。這句話用到公益領域,同樣恰如其分。
活動家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