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創業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台100英寸激光電視,它的更大夢想是用激光照亮全世界。
口陳賦明
作者簡介:陳賦明,本刊欄目主編。
關上燈,拉上窗簾,弄得黑漆漆一片,這樣才能看清楚屏幕或牆壁上的投影。多數人在放投影時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如果有一款投影機産品,超小型,隻有700克重,23毫米厚,使用時不需要關燈,不受場地限制,能随身攜帶,還能接入電視、視頻、遊戲,商務娛樂兩不誤,你會喜歡嗎?
想在家裡享受電影院的震撼觀影效果,沒有個100英寸以上的大電視是萬萬不能的。可是,重達幾百公斤、售價數十萬元的100英寸液晶電視,又有多少人消受得了呢?如果有一款100英寸影院電視,重量隻有10公斤,售價不到2萬元,你有沒有心動?
如果再告訴你,這兩款産品是由一家叫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科技創新企業生産,并且采用了其原創的激光顯示技術,也就是說,它們是一款純激光微投和一款純激光影院電視,你是不是覺得更酷了?畢竟,在普通人的認知中,激光技術很神秘,總是跟國防和重工業聯系在一起,要說離我們最近的,可能就算那昙花一現的藍光DVD了。
不僅如此,這家公司還将激光顯示技術應用到了數字電影放映機、高端工程投影機、教育投影機等領域,看起來大有颠覆傳統投影行業和平闆電視行業的意思。果真如此嗎?其實,在光峰創始人李屹博士眼中,這些産品都隻是“過渡産品”,是他“被逼無奈”才去生産的,頂多隻能算是他在追求終極目标過程中的“一些小成果而已”。
是不是有點好奇?光峰的終極目标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走上技術創業這條路的?公司創始人何出此言?我們又能從光峰的技術創業中得到什麼啟示?我們一起去探個究竟。
三個發現
李屹是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讀的碩士和博士,專業就是激光。2000年畢業後,他去了美國矽谷的捷迪訊光電公司(JDSUniphase),從事光通信設備的研發工作。這份工作經曆對李屹個人“特别有幫助”。捷迪訊在當時是一家非常引人矚目的公司,2000年,它以4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另一家光通信公司SDL,捷迪訊董事會為了讓公司CEO和CTO同意這項交易,給了他們每人稅後7,500萬美元的獎金。然而,就是這麼一家财大氣粗、如日中天的公司,卻沒能逃過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沖擊,幾乎在一夜之間公司股價就暴跌了99.8%。
捷迪訊的巨大變故,讓身在其中的李屹陷入思考:互聯網科技領域的這麼多投資都去哪兒了?難道都是騙局嗎?大家都在犯傻嗎?不過,李屹當時并沒有想通這些問題。他離開捷迪訊,加入了朋友投資的一家公司,做CTO和執行董事。在此期間,他先後看到了雅虎和谷歌的崛起。
如果說互聯網科技領域投資過剩,導緻了互聯網泡沫的形成并最終破滅,為什麼雅虎和谷歌沒有被泡沫吞噬呢?李屹突然有所頓悟:投資可能對某個公司來說是泡沫,但對整個行業來說不是泡沫。投資過剩的一大好處是,行業技術會得到極大的改進,同時基本要素的成本會降到很低的水平。雅虎和谷歌能起來,就是因為投資過剩讓互聯網技術迅速完善,同時相關要素變得非常便宜。而對創業者來說,投資過剩則可能預示着一個難得的借勢機會。這是李屹的第一個發現。“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收獲,雖然在某些書上也談到了這點,但如果不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沒有親身經曆,體會就不可能那麼深刻。”李屹對自己當初的領悟依然記憶猶新。
正是有了這第一個發現,當2004年在《舊金山紀事報》上讀到一篇有關清潔技術和LED(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極管)的文章時,李屹的頭腦裡閃過了一個判斷:LED會跟當初的光通信一樣,出現投資過剩,因為當時全球範圍内都在談論清潔技術,對LED尤為熱衷,這方面的投資也在逐漸升溫,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投資過剩必然會發生。“一個很有意思的時代可能會到來。那麼,對于LED投資過剩這個趨勢,我能做些什麼?我可以如何借力呢?”
李屹有個堅定的信仰,那就是摩爾定律驅動了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根據摩爾定律,半導體器件會越做越小,成本越來越低,而性能越來越高。LED本身就是一種半導體器件,它也擺脫不了摩爾定律。但是,LED存在光電轉換效率問題,當電功率增加時,LED的發光效率提升緩慢,甚至出現下降,也就是說,單個LED光源的光亮度是有極限值的。如果你要提高亮度,就得增加LED光源的數量,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LED燈,它往往由好多個LED光源組成。那麼,有沒有比LED更亮的光源呢?這個正是李屹擅長的,因為他是學激光的。“看到LED的産業趨勢後,我有種心花怒放的感覺。激光的亮度是LED的100倍到1,000倍,甚至更高。換句話說,要取得同樣的亮度,激光的發光面積隻有LED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或者說,一個激光光源可以頂上100個到1,000個LED光源。很顯然,激光比LED更符合摩爾定律。”這就是李屹的第二個發現。激光肯定會取代LED,這個想法是驅動李屹創業并堅持到今天的動力來源。
除此之外,李屹還看到了未來的巨大市場,以及做這件事的價值和意義。激光作為一種高亮度光源,可以取代LED、氙燈、高壓汞燈、熒光燈、白熾燈等現有光源,應用于顯示及照明領域。“所謂‘食色,性也’,吃東西和看東西,都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所以激光面向的是一個巨大的應用市場,能改變人類的生活,這種價值不是任何人都能創造出來的。”這是李屹的第三個發現。
李屹自認為是有天賦的人,小學跳過級,上的當地最好的中學,考過少年班,最後進了清華大學。“有天賦的人是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但需要時間去找到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我會做出一些與衆不同的東西,因為你具備這個天賦,别人不具備。”
顯然,李屹找到了自己的使命。2004年底,他在美國矽谷成立YLX實驗室,開始了新一代激光技術的探索和構想。
觀點概要
從“用激光照亮整個人類”這個目标來看,李屹算不上成功;但是,從700多項專利、原創ALPD激光顯示技術、數字影院專業市場、高端投影機市場、即将引爆的電子消費市場來看,李屹是成功的。從李屹的技術創新經曆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
第一,技術創新需要有近乎“偏執”的耐心。
第二,技術創新需要認清技術方向。
第三,技術創新需要具備優秀的“推銷能力”。
最後,技術創新需要持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