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反全球化思潮下企業如何應對 100

反全球化思潮下企業如何應對 100

時間:2024-10-27 10:26:46

潘卡吉●蓋馬沃特(PankajGhemawat)

英國進入脫歐程序,中東局勢動蕩,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有一些公司正在收縮自己相關的海外業務,取消海外投資計劃,以便将就業崗位轉回國内。全球性公司這個“過去30年裡最偉大的商業構想”,是否像《經濟學人》所宣告的那樣,陷入了“巨大的麻煩”?不要那麼快下結論。在随大流拉起吊橋之前,商界領袖們應當确保的是,自己準确地知道當今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所謂世界正在變“平”的觀念,即企業可以永無止境、無拘無束地進入無國界的市場,隻是誇大其辭而已。地理位置、距離和語言仍是制約國際活動和考驗跨國企業的重要因素。

這個時代,人們“已經受夠了專家”,對政府和大企業的信任降至前所未有的低點,客觀現實正讓位于個人感受和看法。這就是所謂的“後真相”。當前對全球化的強烈反對都是“後真相”思維的顯現。例如,英國人估計移民人數占英國人口的24%~31%,但實際上隻有13%。與此同時,美國人相信,如今任何東西都是中國制造的,所以他們必須進行反擊,保護自己的商業。可是,在2010年美國個人消費支出額中,中國制造的産品僅占2.7%,而且這部分支出中實際上有超過一半是花在了美國分銷商和零售商那裡。

在過去幾年的調查中,高管們總是會高估全球化的真實狀況。他們所認為的貿易、資本、信息和人員流動的國際化程度,是實際情況的五倍。他們相信,近年來全球化水平一直在穩步提升,然而實際上并沒有。

在考慮重構公司的跨國戰略、社會參與或組織領導之前,你首先必須糾正自己對全球化的直觀認識。不這麼做的話,你的國際業務戰略和政策都隻會是從錯誤認知出發所做的臆測。你最終可能會在海外經營中忽視地方性差異的重要影響,或高估收益而輕視了各種困難。

身處動蕩環境時,精明的戰略家會去尋找穩定的模式,據以建立持久的價值。正如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所說:“在我和公司外面的人談話時,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是:‘未來五到十年哪些事情會發生變化?’但是,我很少被人問到‘未來五到十年裡什麼是不會變的?’在亞馬遜,我們總是在想辦法弄明白這個問題,因為圍繞這些事情,你才真的能把飛輪轉動起來。”

2016年,我出版了一本名為《全球化法則及商業應用》的書,書中列出了兩條未來也适用的全球化法則。首先,國際交往雖然不可忽視,但強度明顯不如國内交往(半全球化法則)。其次,國際交往受到文化、行政和地理區域等差異性的制約,也常常受到經濟距離的影響(距離法則)。

在全球化法則依然正确的世界裡,企業可以利用三種久經考驗的策略來跨越國界和距離,創造價值。這三種策略是适應、聚合和套利。企業可以根據當地口味和需求調整其産品和服務,以适應當地市場,從而增加收入,擴大市場份額;它們也可以在區域或全球市場上聚合業務,進而實現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它們還可以利用一國相比另一國而言更低的勞動力成本或更優惠的稅收,對國家和地區市場之間的差異進行套利。

值得一提的是:重返國内還是走向全球的争論,隻适用于極少數企業。為了出口和橫向型外國直接投資,你必須擁有高于平均水平的生産率。因此,隻有約1%的美國公司從事出口業務,而僅有0.01%的企業進行了外國直接投資。聚焦國内市場,仍然是大多數企業的有效戰略選擇。對于新興經濟體的企業來說,因其可以享有本土優勢和快速增長,立足國内可能是特别有吸引力的一個選擇。

在今日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環境中,公司還是應該努力使自己更具有國際觀。一個國際化、心懷天下的管理團隊,可以幫助公司更有效地跨越距離、激發創造力、展現承諾,并且吸引和留住國外市場上的頂尖人才。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