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難點在于供給側改革——人.."/>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大學生就業之路

大學生就業之路

時間:2024-10-27 09:23:01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難點在于供給側改革——人才培養改革,支撐點在于需求側改革——勞動力市場改革

□王琦賴德勝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

2016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765萬,創曆史新高。事實上,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本質是大學生人力資本的投入與産出、供給與需求問題。勞動是任何企業都離不開的生産要素,所以,人力資本的需求也屬于生産鍊條上的供給問題。目前,中國正在推進供給側改革,正如宏觀經濟學意義上的“産品供給—消費需求”鍊條,生産模式調整關系到産業結構升級、新經濟增長點爆發。因此,教育經濟學意義上的“高中生進入大學—大學生獲得文憑—國家、企業人力資本滿足需求”的供需鍊不容忽視,它關系到整個社會人力資本積累的數量與質量、人力資本結構的合理性,最終影響産業結構與新興行業發展。

高校人才培養的成績與問題

1.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緩。(1)2002—2003年,是高等教育擴張政策效果初現期。2002年,擴招後第一批大專生畢業,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145萬,環比增速達20.7%。2003年,擴招後第一批本科生畢業,畢業生人數增加到212萬,環比增速達30.6%。(2)2004—2009年,是大學畢業生高速增長期。5年間,大學畢業生人數年環比增量均在50萬以上,年環比增速均在8%以上。增量最高的年份出現在2007年,與2006年相比淨增82萬。(3)2010年至今,是大學畢業生持續緩慢增長期。2010年,大學畢業生人數為630萬,環比增量從2009年的51萬降至20萬,環比增速從2009年的8.4%降至3.2%。之後,年增量均在30萬以下,且環比增速小于5%(見圖1)。

2.部屬院校大學畢業生人數變化不大。2006—2015年,中央部委所屬院校大學畢業生人數維持在40萬/年—50萬/年,年均增速為1.5%,而這期間,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年均增速達到7.1%。相應的,中央部委所屬院校大學畢業生人數占大學畢業生總量的比例也從2006年的10.1%下降到2015年的6.5%(見圖2)。這表明,重點大學畢業生質量沒有下降,一般院校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質量有所下降。

3.不同地區大學畢業生質量差異大,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問題依然突出。根據中國校友會網公布的《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評價報告》數據,2015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排行榜進入前500名的高校中,49.7%位于東部地區,29.1%和21.2%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區。在進入榜單的253所東部地區高校中,位于北京、上海兩地的學校數達到73所,占所有東部地區上榜學校總數的28.9%,占全國所有上榜高校總數的14.3%。

根據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2015年《大學本科畢業生質量排行榜》數據,東部地區院校大學畢業生質量得分高,北京、上海是優質大學畢業生“高産區”。該排行榜上,進入前500名的高校中,62.4%位于東部地區,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學校占比分别為20.2%和17.4%。位于北京、上海兩地的上榜學校數占東部地區上榜學校總數的35.8%,占全國上榜高校總數的22.3%。

兩組數據的結論類似:東部地區大學畢業生整體質量較高。主要原因有二點:第一,高等教育資源配置長期不均等。重點院校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資源投入力度大。第二,發達地區經濟、文化等配套環境更優,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4.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和半年後就業率差距大。2003年之前,大學生初次就業率和半年後就業率相差5—10個百分點,且初次就業率較高,在80%以上。2003—2015年,二者差距維持在15—30個百分點,明顯高于2003年之前。其中,大學生初次就業率在70%—75%之間,較2003年前下降5—10個百分點,而半年後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該數據所體現的本質内容應歸于供給側研究的範疇,它體現了大學畢業生職業搜尋的特點:很多學生在中西部非重點高校讀書,畢業後卻首選東部地區尋找工作,這些學生在遇到就業阻力時才轉到中西部地區繼續搜尋,這是導緻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和半年後就業率差距大的最主要原因。可以說,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部分原因在于他們對個人能力的估計與市場不匹配。

勞動力市場改革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男性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比女性高,但半年後兩者就業率差異不大。勞動力市場中存在對女大學畢業生群體的性别歧視。2014年、2015年,男性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比女性高約10個百分點,但男性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與女性差距明顯縮小,二者差距均在2個百分點以下。

2.初次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薪酬普遍偏低,但3年後增長趨勢明顯,東部地區名校男性畢業生起薪高。2015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為4052元,如果借助CHIPs(中國居民收入調查數據庫)數據,按照大學生就業去向占比加權計算,大學生就業所在地平均工資為4483元,比初次就業大學畢業生起薪高431元。從動态趨勢看,大學生工作3年後薪酬增長趨勢明顯。2012屆大學畢業生在2015年的平均薪酬達到4795元,比就業所在地平均工資高312元。

分性别看,2015年,男性大學畢業生薪酬的算術平均值為4351元,女性為3896元,兩者相差495元。除了歧視因素之外,性别工資差異與大學生的專業選擇有關。男學生選擇理工類專業者占比高,女學生選擇文史經管類專業者占比高。中國當前的産業結構,促使勞動力市場對理工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要高于文史經管類專業。分地區看,一線城市畢業的大學生薪酬更高。在院校級别相同的情況下,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畢業的大學生薪酬比其他城市高12%—16%。分析2015《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的數據發現,進入前100名的院校中,有68所大學位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進入100強的14所二本院校中,有12所院校位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分高校特征看,重點大學畢業生薪酬高。2015年,“211”和“985”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為4896元,比所有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高約800元,比就業所在地勞動力市場平均薪酬高約400元。這組數據體現了優質大學培養的優質人才能夠在勞動力市場上獲得超過平均勞動力價值的工資。

3.互聯網等新興行業對大學畢業生需求旺盛,民營企業是大學畢業生吸納主體。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2015年網絡調查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2011年調查數據均顯示,根據國家統計局劃分的行業标準,對大學畢業生需求量最大的3個行業分别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以及金融業。另外,制造業和建築業對大學畢業生也有一定的需求量。以上幾個行業吸納了35.2%的畢業生。這一結果和與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的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具有一緻性。2015年,就業形勢最好的5個行業分别是互聯網/電子商務、基金/證券/期貨/投資、保險、教育/培訓/院校、房地産/建築/建材,而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及金融業的CIER指數高達5(見圖3)。以上數據表明,第三産業和新興行業對大學畢業生需求旺盛,對大學畢業生需求量較小的行業是農林牧漁業、文化産業。

分企業類型看,2015年大學畢業生中,有42%進入民營企業,31%進入國有企事業單位,24%進入三資企業。随着市場的變化和國企改革的推進,國有單位“隐性福利”減少,造成畢業生對其青睐度降低。

4.大學畢業生創業率低,但新興行業高管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曆者占比高。2015年,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比例為2.3%,低于部分發達國家4%-5%的水平。自主創業且成功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中,有一半以上屬餐飲等低端服務業,而高風險、需前期作大量投資的高科技項目少。但是,監測5—10年的數據不難發現,新興行業高管中本科及以上學曆者占比增加。以互聯網行業為例,82%的高管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曆,而這一數據在5年前為61%。不僅如此,該行業高管年輕化趨勢明顯,從5年前的44歲降至現在的40歲。

在目前的勞動力市場環境下,剛畢業的大學生并不具有創業優勢。首先,在資本市場上,單憑政府或天使投資的支持很難持續推進那些靠“長期研發+短期市場運作”模式發展起來的高科技項目。其次,即便是新興互聯網行業也面臨激烈競争。以“互聯網+”為例,大學生創業團隊有不少創意,但是一個創意剛成型就已經被信息搜尋能力強的大公司發掘,并以雄厚的資金快速“拉攏”消費者,最終導緻創業項目被吞并,大學畢業生再次成為打工者。再次,成立公司需要與政府、供應商、客戶等諸多社會角色打交道,當公共服務體系和市場誠信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時,沒有經過創業實踐鍛煉或工作經驗積累的大學畢業生很難應對複雜多變的環境。

值得慶幸的是,高科技企業高管中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曆者占比在增加,這表明大學畢業生是重要的新技術産業人力資本儲備軍。盡管并非所有畢業生都适合在畢業季創業,但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其企業管理甚至創業能力就會迸發出來。而且,随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推進,這個積累期會縮短。在短期内,管理能力和資金實力更強的大學生創業的社會成本和個人成本會更低。因此,尋求新經濟增長點、成功實現供給側改革,人力資本積累是關鍵,這既包括大學校園内的積累,也包括畢業生離校後的積累。

政策建議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處在“畢業季”的大學生就業難;二是非重點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三是畢業院校位于非發達地區的女大學生就業難;四是部分“冷門”專業畢業生就業難;五是大學生畢業即創業難。解決這些問題的難點在于供給側改革——人才培養改革,支撐點在于需求側改革——勞動力市場改革。

第一,轉變人力資本供給觀念:大學生“就業難”并非因畢業生太多;相反,開展創新型國家建設,未來人才積累任務依然艱巨。

一方面,從宏觀來看,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2015年達到40%,而同年OECD(經合組織)國家為76%。2015年,中國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曆占全國就業人員的比例為16%,與巴西等中等收入國家基本持平,而高收入國家為36%;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主要難在畢業季。這表明,大學生的期許職業要求高于其所在搜尋市場的人力資本需求,存在畢業季工作搜尋略長的問題,不過經過幾輪的搜尋之後,他們依然可以找到工作,而且未來的就業質量高于普通勞動者。

從長期看,随着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收入水平穩步提升、産業結構改革不斷跟進,創新人才需求量會繼續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畢業生絕對量增加必将成為趨勢,隻不過增速可能會在不同時期存在波動。因此,從人力資本供給側尋找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辦法,關注點不應該在總量上,而應該是在結構上。

第二,提高人力資本供給質量:重點院校應繼續發揮高層人才積累功能,非重點院校關鍵在于提升質量。

在保障大學可持續發展、實現高端創新人才積累的基礎上,國家有必要推進以下幾項改革:首先,把有限的高等教育資源适當向非重點院校傾斜,讓更多大學生享受優質資源,确保大學畢業生的文憑信号在勞動力市場上“不貶值”。其次,借力“高學曆海歸潮”,積極推進“人才引進”計劃,提高非重點院校大學師資水平,适當提高學生畢業标準,從出口端保障人才質量。再次,建立非重點院校與重點院校的聯合體系,推進“雙培”計劃實施。

第三,升級人力資本供給模式: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

要适當調整創業激勵導向,支持綜合素質高、經過創業實踐鍛煉、有較成熟創新理念、預期可獲得天使投資或政府支持的大學生創業,但不鼓動沒有經驗的大學生畢業後直接創業。首先,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是大學的重要使命之一。創新創業教育包括兩個層面的内容:一是孕育青年創業領軍者;二是引導大學畢業生有突破常規、發現新問題、迸發創新火花的能力。其次,優化升級創業教育體系,把創業啟蒙教育、創業通識教育和創業專業教育融入整個教育體系。再次,完善大學生創業内外部支持體系。一方面,擴展資金渠道,吸收政府财政資金和社會資本;另一方面,要分領域鼓勵大學生創業活動,保護綠色創業。

第四,加快人力資本需求側改革,加快産品生産和服務的供給側改革。

一方面,淘汰産能的同時扶持和打造新興産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中長期策略。淘汰産能是“破”的工作,容易進行,然而,打造新産業是“立”的工作,需要長期堅持。具體來看:(1)繼續推動已有優勢新興産業的發展是保障。如計算機、金融等。(2)加快第一産業轉型升級是動力。現代化農業生産基地和高科技綠色産品加工行業是吸收農林牧漁業專業大學生的“主戰場”。(3)探索和發展新産業是未來發展方向。推動文化産業供給端服務創新,提供有特色、有創意、符合中國人文化需求的産品是關鍵,進而讓文史哲專業方向的人力資本迸發潛能。

另一方面,打破由于壟斷、空間割裂、性别歧視等原因導緻的勞動力市場分割依然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途徑。因此,政府需要多管齊下,改善勞動力市場環境,解決人力資本需求側存在的問題。具體要做到:(1)進一步簡政放權,采取“緩管制,慢定規”的原則,對新興行業沖擊帶來的傳統行業變革提供寬松的市場環境,不要讓大學畢業生的創意被“錯殺”在不合理的行政管制之下。(2)推動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減少空間割裂形成的勞動力價格差異,提高人力資本水平與勞動力價格的相關性。讓大學畢業生看到非發達地區的就業前景并主動去這些地區就業,而不完全依賴于輿論鼓勵或政府宣傳。最好經過一段時間的職位搜尋之後再選擇這些地區。(3)制定男女職工通用的工作時間制度和薪酬制度,讓有能力的女大學畢業生有更多機會進入主要勞動力市場。

(作者分别為北京聯合大學應用型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講師;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