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全球能源基本形勢與中國對策

全球能源基本形勢與中國對策

時間:2024-10-27 09:05:23

應站在能源革命高度繼續支持新能源發展,推動國際能源合作,加大對能源領域非公經濟的扶持力度

2016年是全球能源資源市場、技術、政策變化較大的一年,國際油價繼續低迷徘徊,一些能源大國的清潔能源開發趁勢而上,新興能源技術變革不斷取得進步,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和生産國,能源革命不斷深入,能源普遍服務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競争民生服務水平的新興舞台。所有這些新情況,值得人們深入思考,謹慎而積極地應對。

截至2016年,國際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對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并無影響,隻觸及了煤炭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企業的股價

2016年全球能源資源基本特點

2016年以來,國際能源供需格局穩中有變,能源行業正處于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交替階段,顯現出五個基本特征。

1.傳統能源勘探量繼續擴增。雖然以石油、煤炭、天然氣為主的傳統能源經曆了工業革命數百年來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但其探明儲量依舊呈現擴張的趨勢。例如煤炭領域,根據英國石油公司2016年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3年和2014年全球煤炭儲産比為110,2015年儲産比為114,這說明傳統能源的勘探量呈現增長趨勢。

2.化石能源利用不可逆轉地向清潔化方向發展。化石能源依然是世界能源生産消費的主體,為了改善環境、達到各種減排目标,清潔利用化石能源才是唯一出路。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清潔利用傳統能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國際油價下降并沒有給新能源發展帶來“擠出效應”。截至2016年,國際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導緻美股市場的部分新能源股出現下跌,但對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并無影響,隻觸及了煤炭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企業的股價。更重要的是,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逐年遞增,并且增速逐年加快。新能源發展态勢迅猛,這與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的貢獻密不可分。

4.分布式模式逐漸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流方向。人類開發可再生能源以來,利用最多的領域當屬可再生能源發電。在發展可再生能源初期,由于具有建設周期短、選址和運行方式靈活、容易進行無功和電壓控制、便于集中管理等優勢,集中式地面發電系統受到人們的青睐。随着集中式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其缺點也逐漸被人們發現,尤其是傳統的電流單向從異地和郊區送往市中心,線損成為電力損耗的重要因素。相比集中式而言,分布式模式具有諸多優勢,包括有利于調整電力結構、能源利用率高、經濟效率高、供電更安全等。近年來,建築物光伏發電、小型風電站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迅猛,成為各國發展的重點。

5.能源普遍服務成為政府提升民生服務水平的新興領域。現代國家之間的競争,民生服務水平是一個重大的方面。2016年,中國能源普遍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實施全國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和農村機井通電工程,總投資約1900億元,惠及8.5萬個小城鎮和中心村,覆蓋2.1億畝農田。實施光伏扶貧,惠及14個省份約5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每戶将增收3000元以上。實施貧困村通動力電工程,惠及5.4萬個貧困自然村、1080萬人口。中國在建設現代國家、提升國民能源普遍服務方面,做出了一個新興大國的獨特貢獻。

2017年全球能源資源發展趨勢展望

2017年國際油價依舊會處于低迷、動蕩的局面,這是多重因素長期疊加導緻的

随着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傳統能源的勘探量進一步擴增,并且對其清潔化利用的需求越來越大,預期2017年的能源格局将呈現如下變化。

1.新能源投資量、投資總額、發電量均将超過化石能源。根據國際能源署《2016年世界能源投資展望》,由于可再生能源和電網的擴展,2015年全球能源投資額為1.8萬億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投資額為6900億美元,首次超過總投資額的38%,而且非水可再生能源2015年平均投資比2000年以來年平均投資水平高出80%。縱觀近年來世界主要燃料發電情況,新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重越來越大。201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約占全球總發電量的22%,并且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為主要的發電來源,占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有望提高到33%,而低效的燃煤發電比例将逐漸下降。可以預期,未來可再生能源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且替代化石能源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拐點有可能提前到來。

2.國際油價依然會低價徘徊。2016年,國際油價處于低谷,2017年國際油價依舊會處于低迷、動蕩的局面,這是多重因素長期疊加導緻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庫存過剩。國際能源署月報顯示,繼近幾個月庫存達到紀錄水平後,全球原油存量非常充裕,而需求增長放緩外加非OPEC國家供應保持韌性,有可能使供應過剩程度加深的局面持續到2017年。其次,産量高。數據顯示,2015年伊拉克原油日均産量跳升50萬桶,是OPEC原油産量激增的關鍵驅動因素。雖然伊拉克2016年的産量增速比較适度,有助于緩解供應過剩對油價産生的持續壓力,但是如果沙特以及其他主要成員國不主動削減産量,伊朗産量在經濟制裁後的恢複以及利比亞産量的回升均将進一步推高OPEC原油總體産量,令油價繼續承壓。再次,供大于求。雖然鑽井數量在下降,但是關閉的都是效率低下的鑽井,而不是先進的水平鑽井平台,而這些平台正是美國岩石油産業的支柱。如果再計入伊拉克政府和庫爾德人達成的協議,國際原油市場供應量将增加55萬桶/天。在供應攀升的同時,需求依然疲弱。OPEC預計,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将降至2820萬桶/天,為14年來最低。

3.新的清潔能源技術将進一步突飛猛進。随着全球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化石燃料消耗量日益增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越來越嚴重,迫切需要尋找一種作為替代品的清潔燃料。除了近年來越來越火熱的太陽能、風能外,還有一些新的清潔能源被人類開發利用,比如氫能。目前,氫能重點應用領域有交通、工業、建築等,涉及的關鍵技術有氫氣生産工藝、氫燃料電池技術、氫燃料運輸與配送、可再生能源集成等。根據中國戰略新興産業報告,預計在2020年全球氫總儲量達到1億立方米,功率總量達100MW,2030年全球氫總儲量達到400億立方米,功率總量達10萬MW,2050年時全球氫能将實現真正普及。

4.能源國際合作進一步密切,形式進一步豐富。面對日益嚴峻的能源安全和生态環境挑戰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必須大力推動能源國際合作。近年來,國際層面的能源合作接踵而至,形式由政府間行為逐步發展至民間組織合作平台、跨國企業間合作等。聯合國大會将2014-2024年定為“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十年”,并提出清潔能源正逐步主導世界能源格局,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構建需要各國和地區緊密合作。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目标是建立新的能源利用體系,将推動全球能源産業生産、運輸、消費及相關政策措施變革。

新形勢下中國能源發展策略

當前,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應科學謀劃中國能源發展的總體策略,發揮其對經濟社會的全方位帶動作用。

1.應站在能源革命高度繼續支持新能源發展。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具有不可持續性,到2050年實現高比例的新能源替代,将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是推動中國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優化能源結構、構建安全經濟清潔現代能源産業體系必須長期堅持的能源發展戰略之一。

第一,堅定扶持新能源産業發展的大方向不動搖。目前對還處于發展初期的新能源産業必須堅定扶持态度,初期補貼是非常必要的,政府應進一步完善補貼機制,簡化補貼程序,将補貼資金落到實處,并根據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探索建立合理的補貼退出機制。第二,完善新能源産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新能源産業細分領域衆多,推進新能源産業整體發展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支撐。政府作為頂層設計者,應根據新能源發展規劃目标、技術類型和特點、應用前景和獲利能力,盡快配套完善新能源各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強政策的前瞻性、連續性和指導性。

2.應在更大範圍的國際能源平台上發出“中國聲音”。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産和消費國,許多能源産品、設備的産量和出口量已名列世界前茅,比如特高壓裝備、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電池闆、太陽能熱水器等,在性價比方面甚至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但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影響力還很有限。更大範圍地在國際能源平台上發出“中國聲音”,全面擴大中國能源品牌影響力,對提升中國能源産業國際競争力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應依托國家能源外交,提升中國能源企業軟實力。當前,多邊能源外交已成為國際能源合作的主要趨勢,中國應主動開展多元化能源外交,抓好重大能源項目務實合作,推動本國能源産品、裝備“走出去”。第二,提高中國能源企業在國際組織中的參與度,穩步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入國際組織是中國能源企業邁向國際、提升影響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加入國際組織來獲得一種“身份标識”,在這樣的平台上與國際企業進行對話,了解國際市場規則,對提高企業的國際影響力大有裨益。第三,積極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能源論壇,或争取國際組織的流動性會議在中國落地。此外還應鼓勵能源企業加強對科技創新、文化建設、品牌戰略等軟實力的打造,進一步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

3.緊抓“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機遇,推動國際能源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中國參與國際能源合作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中國要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契機,積極開展與周邊國家的能源合作,形成能源資源合作上下遊一體化産業鍊。

第一,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能源互聯互通,是深化國際能源合作的重要内容。應依托“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亞歐區域内國際骨幹通道建設,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能源網絡,實現能源生産國和消費國互保、陸上通道和海上通道互保。形成連接亞洲各區域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後,推動亞歐大陸與非洲聯網,形成亞歐非之間的能源互聯互通大格局。第二,融合各國的資源、資本和技術優勢,延伸國際能源合作領域。除了要加強油氣、煤炭等傳統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合作,還要積極推動水電、核電、太陽能、風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國際合作。大力推廣無電人口地區新能源儲能微網技術,加大中國分布式光伏、風電等儲能微網項目在“一帶一路”無電人口地區的布局,更好地推動區域新能源市場發展。第三,加強能源科技裝備國際合作。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積極推動優勢能源技術和裝備的國際合作,共同分享可再生能源、先進核電、大規模儲能、智能電網、碳捕集封存和利用、建築和工業能效等方面的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助推中國能源産業轉型升級。

4.加大對能源領域非公經濟的扶持力度。就新能源領域來看,近年來非公經濟投資持續增長并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天合光能、西安隆基、漢能集團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分别在全球多晶矽、單晶矽、薄膜太陽能領域獨占鳌頭,為推動中國新能源快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就能源領域總體而言,國有經濟集中度仍相對較高,非公經濟投資受到種種限制,競争不平等,在能源行業的份額正逐漸縮小。對此,應全面推動能源領域非公經濟發展。

第一,鼓勵非公經濟參與建設能源領域國家工程項目,并從政策層面給予重點扶持。第二,破除行政壟斷,擴大開放,鼓勵競争,放開對非公經濟能源投資的限制。第三,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整合涉及非公經濟能源投資管理的審批事項,加強對審批權力的監督制約。第四,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建立以資金渠道、技術支持、管理咨詢、信息服務、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訓為主要内容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挖掘能源領域非公經濟發展潛能。

(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戰略研究部副研究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