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日美貿易戰鏡鑒

日美貿易戰鏡鑒

時間:2024-10-27 08:35:46

針對單一國家或特定商品的進口限制政策對減少總體貿易逆差并沒有顯著效果美國與一系列國家(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在内)之間的雙邊貿易逆差,使得特朗普關于這些國家以犧牲美國工人利益為代價進行不公平競争的言論極具煽動性。美國與一系列國家(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在内)之間的雙邊貿易逆差,使得特朗普關于這些國家以犧牲美國工人利益為代價進行不公平競争的言論極具煽動性。這一幕讓我們回想起20世紀80年代的情況,當時美國面臨空前的貿易逆差問題,導緻裡根政府更加主動地支持貿易保護主義。彼時美國對貿易問題的關注主要集中在日本,日本似乎通過“不公平的貿易”,在很多行業逐步取代了美國企業的領先地位。裡根政府及其繼任者開始向日本施壓,對日本汽車和摩托車等出口行業征收關稅和實行配額限制,來減少美國對日本的雙邊貿易逆差。

事實

20世紀80年代,美國對日本實行了廣泛的貿易限制措施。例如,根據一篇被廣泛引用的文獻,美國要求日本對汽車行業實行的自願出口限制(VoluntaryExportRestraints)相當于超過60%的進口關稅稅率。但美國當時能夠對日本施加巨大壓力的原因在于,美國既是日本的主要海外市場,也是日本應對蘇聯地緣政治的強大依靠。那時候沒有WTO來限制各個國家的單邊主義行為。迫于美國的壓力,日本貿易談判代表同意了一系列協議,包括限制日本鋼鐵和汽車向美國出口,擴大日本對美國的進口,消除美國企業在日本市場取得成功的“障礙”。據統計,日美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簽署了超過100份協議、諒解備忘錄、聯合聲明和公報。其中影響較大的,包括涉及鋼鐵和汽車行業的“自願出口限制”措施,涉及半導體行業的“自願進口擴張”(VoluntaryImportExpansions)措施,涉及五大行業的“市場導向的個别領域談判”(MOSS),以及“結構性障礙協議”(SII)。

盡管美國采取了貿易限制措施,但對日本的雙邊貿易逆差并未消失。在20世紀90年代,美日貿易逆差仍然居高不下,在2000年前後甚至快速上升(如圖所示)。該圖說明了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強硬”戰略基本無效。此外,2006年之後美日貿易逆差減小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經濟衰退,人們購買和消費商品(包括進口商品)的能力下降,而不是美國針對不同行業削減貿易逆差的政策發揮了作用。

成因

為什麼幾十年來美國“強硬”的貿易政策未能縮小貿易逆差?原因就在于,這些貿易政策沒有解決導緻進口高于出口的深層次經濟原因。争論的焦點是,在裡根總統第一個任期内,也就是美日尚未爆發貿易戰的和平時期,預算赤字的增長與私人儲蓄的增長(或私人投資的下降)并不匹配。根據經濟學理論,如果一個國家的政府預算赤字和私人投資的總和大于私人儲蓄,那麼這個國家将出現經常賬戶赤字。當一個國家的投資高于儲蓄時,儲蓄的缺口必然是由向這個國家提供貸款的外國人承擔。就像一個支出超過收入的家庭意味着購買的商品超過賺得的收入,對于國家而言,投資高于儲蓄意味着從其他國家購買的商品超過了賣給其他國家的商品。

然而,導緻一國總體貿易逆差的因素,并不是向特定國家出口的特定商品或服務小于進口。這意味着針對單一國家或特定商品的進口限制政策對減少總體貿易逆差并沒有顯著效果。例如美國限制從日本進口汽車,導緻對日元的需求下降,美元對日元彙率走強,使得其他日本商品在美國的價格更加便宜,削弱了進口限制政策減少雙邊貿易不平衡的效果。因此美國試圖像20世紀80年代那樣通過談判達成進口限制協議來降低貿易逆差,結果就會是“擠爆氣球”。在美國對日本摩托車制造企業實施了配額後,美國從日本進口的摩托車受到擠壓,但随後對音響的進口增加了。

啟示

20世紀80年代日美貿易戰的事實表明,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不可能通過強硬的談判來消除。美國現在應該停止對任何一個貿易夥伴采取這一失敗的政策。首先,美國在談判中的影響力比20世紀80年代要低:冷戰的結束削弱了美國對日本等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其次,美國對貿易夥伴的出口份額急劇下降。再次,作為WTO成員國,美國對單個貿易夥伴實施單邊貿易制裁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即便在20世紀80年代,通過貿易政策的談判來降低貿易逆差的努力也沒有奏效。此外,另一個教訓也應該得到重視——為了支撐貿易逆差擴大所導緻的赤字,一項在未來幾年增加數千億美元稅收的法案,将進一步增加貿易逆差。

(作者為卡内基梅隆大學教授)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