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媒體的振興之道

媒體的振興之道

時間:2024-10-27 08:03:09

針對主要由資本引發的媒體行業困境,該書作者提出的對策是,成立非營利性的媒體公司最近這些年,在朋友圈聽到人們抱怨最多的話題,大概莫過于“媒體的衰落”了。其實這又何止是中國媒體人的苦惱。世界各國的紙質媒體,幾乎都在痛苦中煎熬——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非洲那些新興媒體市場裡的新聞人。即便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有龐大人口基數作為潛在客戶群體的國家,紙質媒體尚且面臨着極大的危機,遑論别的國家了。西方國家的普通人,早已培養起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可那畢竟擋不住閱讀媒介改變的事實——在潮流面前,幾乎所有人的改變都是迅速的。不過一味的擔心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媒體人的自我拯救,在此時或許是至為關鍵的。法國學者朱莉娅·卡熱的新書《媒體的未來——數字時代的困境與重生》,可以算作是一種難得的“自救嘗試”。

這部書的篇幅并不長,短短的一百多頁,可以很輕松地讀完,頗具法國寫作者那種力求輕盈的風範。然而作者對媒體業的觀察,卻又頗為細緻,或許至少比當下中國一些對媒體業的讨論更切中要害。當然,作為讀者,我們很能理解,這多半是由于語境的不同帶來的差距,但至少,讀一讀這樣的書,能幫助我們洞悉和理解媒體困境的來由,而不是情緒化地将危機歸結為“時代的謬誤”。

作者在這本書裡,通過統計數據,揭示了西方世界自20世紀90年代起記者在全部就業人口中的比重顯著下降的事實。這樣的研究角度,大概是讓中國媒體人有點意想不到的。全世界範圍内調查記者的減少,使得深度報道在今天愈發顯得“不合時宜”。其實并不是讀者不愛讀這類報道了,而是資本逐利的本性,驅使報紙減少了這類投入資金大、占用版面多、看似“落伍”的報道方式。可事實上,媒體作為公共産品的提供者,不僅承擔了為公民提供資訊的社會責任,還需要通過高質量的報道來赢得客戶。而現在,由于深度報道空間被擠占,特色盡失,讓讀者提不起興趣,訂戶随之減少,更多的人傾向于到報紙旗下的網站上浏覽免費信息。而因為網上廣告的賺錢效應遠不如紙媒廣告,原本能為媒體赢得大塊收入的廣告,需求量大幅減少。所以盡管網頁的點擊量很高,但其實一直是在虧本賺吆喝。這更促使報紙減少雇傭人數,由此導緻報道質量愈發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在西方,針對報業的各種補貼措施還真不少。比如美國對媒體直接提供補貼,而且報業經營者還能享受大額稅收減免優惠;挪威、瑞典等國家,更是有針對性地為不同的報紙提供優惠政策。但所有這一切,與西方報業面臨的巨大困境相比,似乎是杯水車薪。對于利潤的渴望,讓報紙的所有者和經營者都不堪重負。為此,美國諸多知名媒體嘗試通過上市來籌集資金。看起來這一招會讓投資者猛賺,但報業公司上市的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必須對投資者負責,隻能盈利不能虧損,所以各家上市報業公司,都隻能壓縮成本來換取更多的利潤。例如,《芝加哥論壇報》在上市之後的5年内,利潤以年均23%的驚人速度在增長,但營業額的年均增長速度卻隻有9%。兩者的差額,肯定隻能依靠裁員和犧牲報道質量來實現了。

此外,由于近年來廣告的減少,報紙不得不提高售價來彌補利潤,導緻不少窮人買不起報紙。某些居民收入較低的社區,也不再是報紙或廣告商的目标群體,于是這些社區被媒體抛棄,成了名副其實的新聞真空地帶。

針對這種主要由資本引發的行業困境,作者提出的對策是,成立非營利性的媒體公司。近些年,西方各國的媒體業為了克服資金困難而嘗試不同的公司組織形式。例如,在德國,著名的貝塔斯曼公司就是用貝塔斯曼基金會提供的資金運作的。由基金會投資媒體的優勢在于:基金會一旦成立,所有資産均不得收回。這條規定确保了資本的穩定性,讓媒體少有後顧之憂。但缺點在于,這類基金會大多掌握在家族手中。比如,貝塔斯曼基金會前後六位掌門人都出自貝塔斯曼家族。作者擔心,長期掌握權力,很可能會導緻權力者把對自身權力的維護,看得比媒體的前途更重要,這也将給報紙的永續發展帶來隐患。

為此,作者設想了一種“非營利性的媒體公司”,作為介于基金會和股份公司之間的新模式,将克服前兩者的劣勢,又發揮出它們各自的優勢。一方面,公司将通過稅收優惠政策,為媒體引入新資本,同時規定投資不可撤回,保證報紙資金穩定。另一方面,作為股份公司,它明确了外部股東的決策權,還鼓勵報紙的讀者和員工參與投資。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報紙被大股東操控,公司章程規定,在超出一定的投資額之後,投票權與資本份額将不再挂鈎。這一規定的另一個目的,是鼓勵小股東為了增強決策影響力而追加投資。作者的期待是,這樣的一套公司章程,能保證權力和決策民主之間的動态平衡。其實這套模式中國并不陌生,它類似于前段時間被熱議的“社會企業”的組織形式。雖然僅僅是設想,但這類媒體公司如果能夠在未來誕生,将會使報紙成為更優質、高效的媒體。如此誘人的前景,想必會讓不少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新聞人動心吧。

(作者為書評人)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