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增長數量指标的質疑早已有之。早在半個世紀前,羅伯特·肯尼迪(RobertKennedy)就曾表示:“國民生産總值并不能反映我們所擁有财富的美感,也不能反映我們婚姻的寶貴。它不能體現公共辯論中所閃現的智慧,也不能體現公職人員的恪盡職守。國民生産總值這一指标将所有一切都量化為一個冰冷的數字,卻忽視了那些真正寶貴的内涵。”
如今,在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競賽中,有關數量與質量的争論再次成為經濟學家關注的焦點。亞洲開發銀行估計,歐亞地區至少需要上萬億美元的投資來振興該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這一需求注入了強大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根據多項估算,“一帶一路”倡議至少會帶動1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将沿線70多個國家連接起來。
但是,與GDP指标一樣,這個“1萬億美元投資”的總量指标也隻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沒有告訴我們更多的信息。這些投資能幫助到沿線國家那些最需要的人嗎?資金會被投入到具有可行性的項目還是無價值的項目?是否會不利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投資會增值還是貶值?正如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所言:“挑戰在于确保‘一帶一路’項目和投資去往所需之處。”這些複雜的問題,不可能隻由幾個簡單的量化指标來衡量。
如果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中重數量輕質量,那麼最終可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美國150年前修建跨美鐵路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當時,人們對速度的重視程度超過了對安全的重視,在規劃線路時隻考慮便利性而漠視對沿線環境的保護,财務狀況也是不透明的。結果就是,鐵路修建工人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鐵路服務于精英階層利益,公共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負擔。最終,這些錯誤的決策間接導緻了兩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中,中國應該避免犯類似的錯誤。
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原則包括安全性、可持續性、可靠性等等。這些原則均繞不開兩個核心問題:
1.高質量意味着更多的投資支持。特别是在發展中國家,高質量通常被視作昂貴、奢侈的同義詞,高質量可能被認為是可有可無、非必需的。不切實際地強調質量,無疑将使得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失去可操作性。
2.将這些原則付諸實踐也并非易事。雖然對于“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的認識正在不斷提升,但對于質量的定義卻不盡相同。比如“可持續性”原則,這一簡單詞彙就可以涵蓋從環境保護到融資、維護等方方面面的議題。這實際上需要一種平衡:越多的定義,就越難以達成廣泛的共識;而如果沒有具體的定義,這些原則可能就被當作陳詞濫調了,盡管得到支持但無法落地。
因此,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是,制定一套具體的衡量和監控項目質量的國際标準。客觀的國際标準有助于明确高質量基礎設施的具體内涵,提供最佳實踐案例,幫助各國決策者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也就是說,在這場關于數量和質量的争論中,我們既要強調質量,也要引入量化标準,從而使質量指标更為明确、可行。
(作者為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