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職石雕教學培養彩石雕刻興趣
中國的石雕文化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石雕技藝的傳承卻不容樂觀。一直以來,石雕人才培養基本上是走父傳子、師傅傳徒弟的路子,而且沒有人情關系的徒弟根本無法找師傅,加之從事石雕技藝學習時間長,一般要三年才能出師,而且一件石雕作品創作,需要較長時間,前三年學徒根本沒有經濟效益,因此,不少人隻好望而卻步。鑒于此,中職學校開設石雕專業對石雕文化傳承、後備人才培養,學生就業前景等無疑都是具有前瞻性的舉措。這就要求,在石雕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打破傳統“以師帶徒”的模式,又要能找到激勵現代學生學習興趣的新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感悟原石培養興趣
中職學生的特點是思維敏捷,動手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适應性強;且追求時尚,追求夢想。所以,在感悟原石環節應注重發掘他們的潛能,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努力實施“因材施教”。在教學實踐中要圍繞以下三個環節來激發學生鑒賞興趣。
1.欣賞教師的系列作品欣賞教師創作的彩石雕刻系列作品,仔細分析每件作品設計思路;讓學生領悟世間萬物皆有其彩,不同物種有着不同的外在與内在色彩,而同一物種也有着不同的内外色彩,彩石雕刻亦是如此。
2.教師展示原石并分析特點
教師展示系列原石,雖然原石非常普通,不懂的人根本就不會注意,但是通過作品的欣賞,學生知道精美的石頭能說話,隻有學石雕的人才會用慧眼去發現其内在的斑斓世界。然後再讓學生分組讨論,分析設計每一塊原石,激發學生思考及動手創作的欲望。間接讓學生明白彩石雕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石雕的魅力在于它是純天然色彩的礦石,該礦石的特點是色彩豐富,質地細膩,硬度适中,易于雕刻。
3.欣賞大師作品
通過欣賞倪東方大師的作品《花好月圓》,讓學生了解目前國内知名石雕大師作品的價值。中央電視台《尋寶》欄目組曾組織專家組去青田鑒定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的石雕作品《花好月圓》,衆專家考量市場及其價值後,給出了一緻的答案:“無價之寶”。通過這個案例,讓學生知道倪東方大師作品的價值,逐步誘導學生對彩石雕刻産生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結合中職學生特點,加強實操巧石造型練技能
“好動”是中職學生的天性,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天性,誘導學生興趣。隻有讓學生多動手練習,才會熟能生巧。在實操課教學環節,必須圍繞中職生的特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操作—操作—再操作,練習—練習—再練習。
泰順技工學校石雕專業學生有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龜湖葉蠟石的資源儲量很大,已探明5000萬噸,實際儲量1億噸以上,被譽為“世界蠟都”。原材料石質細潤,通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照人,顔色妩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花紋美觀、呈蠟狀或珍珠光澤的半透明狀,是雕刻工藝的名貴原料;該石溫潤脆爽,軟硬适中,宜于镌刻,是石中妙品;原材料易開采、種類繁多、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硬度适中、光澤度好,是雕刻的理想材質,稱得上我國石雕界的“新秀”。
目前,石雕産業剛剛起步,專業人才和營銷人才緊缺,就業創業前景廣闊。
也就是說,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隻要學生感興趣,肯用心學,實操練習各種資源十分充足,每位學生都能充分利用大自然賜予的靈物進行巧石造型。因此,在實際操作環節,教師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教學步驟。
1.做好“巧色巧雕”教學
“巧色”就是恰好地靈活巧妙運用色彩進行創作,根據美術課程掌握的知識,運用于彩石雕刻,并針對石料的色彩布局進行“巧雕”。通過對“巧雕”的訓練,讓學生逐步理解,每一種色彩都會“說話”,都會給人一種感觀的刺激,達到美不勝收的境界。
2.學會冷色調服從于暖色調
由于冷色調意味着悠遠、平靜,暖色調意味着活潑、貼近。隻有處理好二者關系,才會讓作品栩栩如生。例如,在創作設計作品《清流逐香》時,就應結合美術基本常識,對作品中夜空與明月的設計明月為主(暖色調),夜空為輔(冷色調)。
3.大面積色塊襯托小面積色塊
在設計創作時當冷暖色調發生沖突時,不論是哪種色彩,對原石中天然色塊的大面積色塊,首先應考慮用來襯托小面積色塊。例如,作品《朝氣蓬勃》《松谷泉聲》松樹與花草等大色塊都是為了襯托小動物與泉水等小色塊服務的。
4.瑣碎色塊服從于特定創作對象
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原石中色塊與色塊分布比較細小,平均、瑣碎,而且極為不易進行“巧色”,那麼就隻能考慮瑣碎色塊服務于特定創作對象了。例如,作品《金錢豹》就是選用黃黑相間的原石進行創作,因黑色分布瑣碎,很自然地将其處理成黑色的斑點,黃色部分則雕刻成黃色的皮毛,形象逼真。這就是典型的結合原石色塊分布特征創作更适合表現的對象的作品。
在實際創作中,教師應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造型與色彩并存、色彩至上原則,始終牢記作品造型服務于色彩。通過這些知識點的實踐教學,學生通過“巧色巧雕”技能訓練,在較短的時間就能完成作品創作。既可增強學生對該專業的信心,又能激勵學生創作興趣,一舉兩得。
三、重視成果享受成功,以競賽與銷售鼓勵創作興趣
就中職學生而言,興趣培養是求知欲的内在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就會用心、主動。要讓學生學得簡單而有成效,務必根據中職學生的專業特點安排教學進度。因為,學習興趣畢竟不是天生的,而是取決于教師如何引導,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進而促進其能創造性地學,最終到達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成果的目的。近幾年來,教師通過對彩石雕刻課程的精心設計,從簡到繁,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同時,學校原材料資源的豐富和彩石雕刻作品的價值可觀。教師根據以上實際情況,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實踐證明,可以讓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不斷提高。
第一,彩石原石設計創作競賽。要求學生根據石料的特點與色彩進行設計創作(該環節可小組讨論與教師指導),作品完成後,全班同學分别對每件作品進行投票,教師點評,評出優秀作品。
第二,在期末組織學生進行彩石雕刻作品展覽,向全校師生發出邀請,并評出最受歡迎的作品。
第三,與校外石雕作品實體店合作,委托實體店對學生創作作品進行銷售,實現價值全歸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體驗成功。
綜上所述,中職石雕專業教學要緊密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以往重“工”不重“藝”的培養模式,要從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已有知識儲量出發,創設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觀察設計、操作訓練、交流提升等技能,使學生透過系列活動,即教師手把手的教和實實在在的練,掌握基本的彩石雕刻技法與技能,初步學會鑒賞原石、巧色巧雕,通過個體作品價值的衡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作者單位:泰順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