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職業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職業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時間:2024-10-27 11:51:40

工學結合是一種将工作與學習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它是時代發展的産物。早在1903年,英國桑得蘭德技術學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築系首次提出“三明治”教育模式,此模式是工學結合的雛形。1906年,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在“三明治”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出“合作教育”。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協會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東北大學成立,協會成員來自40多個國家,每年召開一次國際性會議,“合作教育”模式通過該協會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2000年,協會将“合作教育”改為“與工作相結合的學習”,此時教學模式已具備“工學結合”的基本特征。

我國“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開始也較早,起源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半工半讀教育模式。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教育者學習國外先進辦學經驗,在“八五”和“九五”期間在全國進行“工學結合”模式試點。1991年國家出台了《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在文件中已明确提出教育需要“産教結合、工學結合”。在我國教育改革浪潮中,工學結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得到社會及教育領域的高度認可和廣泛應用。2010年國家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再一次提出在全國範圍内開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培養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已運行多年,但還存在學生動手能力不強、解決問題能力較差等問題,不能很好地滿足企業發展需求,這也客觀反映出學校和企業對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認識不足、管理不到位。因此,本文從職業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現狀入手,分析人才培養質量不佳的原因,進而探索和分析筆者學院多年“工學結合”成功的實踐經驗,以此來解決學生就業和企業發展的需求問題,也為其他職業院校繼續開展“工學結合”提供實踐經驗。

一、職業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1.校企雙方對于工學結合認識不深刻

部分高職院校和合作企業對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内涵理解不深刻或認識錯誤,沒有充分發揮雙方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導緻“工學結合”過程中學生培養質量差等後果。具體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重“工”輕“學”。過分強調“工”在人才培養上的重要作用,出現了“以工代學”現象,最終“工學結合”演變為“放羊式”的頂崗實習,更有甚者,學生成為企業的廉價生産勞動力,“學”幾乎被忽略。

(2)重“學”輕“工”。過分強調以“學”為主,出現“以學代工”現象,學校認為學生應接受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習後,才有能力進入企業工作,最終“工學結合”演變為“見識實習”或“參觀學習”。學生沒有深入接觸并參與企業真實工作任務學習,綜合技能得不到訓練和提升。此模式切斷了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搭建的橋梁,未來學校培養的人才也不能直接為企業所用。

2.校企雙方對于工學結合管理不到位

在工學結合過程中,必須做到工與學同時進行,校企雙方都要發揮教、導和督的作用,相關人員對于此繁瑣工作有抵觸情緒,或者對于工作量與報酬不滿意等,導緻工學結合過程管理不到位,因此很多校企都将工學結合的考核集中在末端階段的檢查上,缺失過程的實時監控管理,失去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初始意義。

二、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工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是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也是全國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試點校。筆者學院積極探索和實踐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辦學模式,先後與國内外百餘家知名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摸索出一套适合筆者學院專業發展特色的工學結合管理模式,也得到行業和企業的高度認可。

1.職能部門與院系共管理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實行系組根據學生教學任務安排,提前制訂本系學生工學結合學習計劃,并提交教務處、招就處和學工處審核,經教育教學院長和就業院長審批後,最後院長批準的制度。其中,系組和職能部門分工合作、共同負主責,主管院長全程監控,全力确保工學結合順利、安全、有效進行。

2.加強工學結合企業的篩選

為确保工學結合質量,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對于工學結合企業進行嚴格篩選,要求企業必須為:筆者學院的優質訂單班企業;在本行業有較強的影響力或者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新型企業;企業有專門的職工培訓機構,校企合作基礎較好或有合作前景;實踐崗位與學生專業匹配;能夠提供學生工學結合學習所需的設備設施和指導教師;能夠解決學生工學結合學習期間的食宿等基本生活條件;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到位。

3.明确工學結合學習的内容與形式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工學結合學習要求學生按照企業标準,結合本學期教學任務,開展實際工作崗位與學校教學任務相結合模式的學習。在工學結合過程中,實行“學校和企業指導教師全程指導”模式,學校和企業都需配備指導教師,采取生産現場指導、實踐操作與教學任務相結合、專題講座、小組研讨、技能培訓、參與産品測試與生産等,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4.加強過程管理

(1)做好工學結合前準備工作。為讓學生及家長了解學院有關工學結合學習的企業選擇、程序、管理、紀律要求、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學校提前向工學結合的學生及家長下發《緻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學生實習安全保證書》和《學生實習協議書》,并要求簽字确認。

學生工學結合前兩周内,學校對所有即将參加工學結合學習環節的班級進行全員的工學結合學前教育,包括安全、職業素養等内容,并進行安全考試,考試成績合格才準許參加工學結合學習環節。此外,學生還須接受學院組織的校内面試工作,面試合格的學生方可進入工學結合學習環節。

學校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及時簽訂工學結合協議,明确學生工學結合學習時間、地點、内容、期限和雙方的責任。

(2)加強對工學結合的監督與管理、明确責任人和職責。為加強對工學結合過程的監督與管理,班主任配合指導教師将學生編成學習小組,确定組長,由組長組織組員完成工作日志,同時監控其他學生的異動情況,并要求組長當日上班半小時之内以QQ、微信、電話等方式向班主任及指導教師彙報組員情況,包括工作日志完成、出勤、紀律、住宿安全、組員思想等,如有異動和緊急情況必須第一時間電話上報班主任,班主任立刻上報學管部長,及時解決問題。

校企指導教師作為學生工學結合的專業教學和監督責任人,必須每周檢查學生的學習日志、周記等,學校指導教師(每個班級1名學校指導教師)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時間到企業,與企業指導教師溝通,聽取企業指導教師的反饋意見,了解學生動态,檢查學生工作日志等學材,對工學結合學習的學生給予現場指導,确保教學過程正确、順利、有效進行。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學材材料負主責,現場指導後,還需認真填寫《工學結合學習學生随訪表》《工學結合學習企業随訪表》。

此外,職能部門——教務處和學工處也要定期到學生工學結合學習的企業進行巡查。系組和企業相關負責人按月檢查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的檢查與指導記錄情況。

為确保學生按時出勤,學校要求學生如遇特殊情況必須向實踐企業請假,并同時向系指導教師彙報。工學結合學習結束後,企業提供蓋章的學生按日出勤原始記錄,如有請假,還應提供經企業批準同意的事假書面原始證明及提供由醫院出具蓋章的學生本人病假原始證明。如學生無正當理由,在工學結合學習期内學習天數少于規定天數90%的,視為不合格。

5.建立完善的工學結合評價體系

為綜合、全面考核學生工學結合的成果,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建立了完善的工學結合評價體系。學生工學結合評價成績按百分制計算,其中包括平時成績(60%)、終結性考試成績(30%)和總結報告(10%)。在平時成績中,企業指導教師評分占40%(出勤10%,任務學習30%),學校指導教師評分占20%;學生工學結合學習結束前一周内,企業根據學生工學結合學習内容組織實施終結性考核。企業應以培養為主,不應完全按照産線任務對學生進行考核,應結合筆者學院的教學任務,對終結性考核内容進行嚴格篩選。終結性考核模式可為專業技能考試與理論考試相結合,也可隻為專業技能考試;總結報告中企業指導教師評分占5%,學校指導教師評分占5%。

6.加強安全管理

為确保學生在工學結合過程中的安全,要求學生在去企業學習前,必須全員上實習險,否則不予安排學習。學生進企業後,要按照企業要求上醫療、安全類保險,不得要求企業停止上保險,将費用打入個人卡内。學生在企業工學結合學習前,企業也要安排專人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三、小結

在新時期,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基本途徑。職業教育需進一步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和企業準确定位并融入其中,發揮最大作用,以此來推動社會的經濟發展。

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學校需要及時跟進理念,通過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發展,優化與綜合利用各類教育資源,不斷地嘗試、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才能充分發揮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作用,使其在教育改革中彰顯特色價值。國家、學校和企業三方共同努力,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才能順利完成“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戰略任務。

(作者單位:劉影、李曙光,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張金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