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年輕,其實與年齡無關

年輕,其實與年齡無關

時間:2024-10-27 06:28:20

汪冰,精神衛生學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積極心理學推廣者,多年來緻力于個人成長與幸福感提升的探索與實踐。譯有《幸福的方法》,著有《世界再虧欠你,也要敢于擁抱幸福》、《辣問愛情》。他也是中央電視台《夜線》、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今夜私語時》、《青春晚自習》的特約嘉賓,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都市之聲《Soho新勢力》主持人。一位60後的公司部門主管前一陣跟我吐槽,說她手下的80後和90後越來越多,感覺自己和他們的代溝也越來越明顯,她特别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浪費那麼多時間在手機上。不過,最讓她煩惱的是她00後的兒子,上高中的他最近中了“抖音”的毒,還經常因此耽誤功課。她非常擔心如果過兩年兒子出國讀書,自己更加鞭長莫及。從年輕時她就是一個講求實效的人,向來以工作為重,對孩子也是如此要求,她和孩子在一起時的話題似乎隻有學業。我問她難道不能和兒子聊點他感興趣的話題嗎?她一臉不屑地說,“他懂什麼,連生活常識都沒有,就知道玩手機。”我戲谑地說,“當我們嘲笑年輕人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我們可能就真的老了。而且,你做商業這麼多年肯定知道如果對自己的客戶都不了解,又怎麼能影響他們呢?”她聽完似乎頗受觸動。

一周後奇迹發生了,她在朋友圈發了一張自己在某青少年偶像演唱會現場的照片,而且還用了樣式頗為活潑的濾鏡。要知道之前她一直在朋友圈裡謹言慎行,除了轉發和工作有關的信息,鮮有披露個人生活。我微信問她究竟發生了什麼,她說這是和兒子一起去聽演唱會時他給自己拍的。兩個月後再次見到她的時候,她告訴我那天她的下屬對她在朋友圈裡的“性情大變”反響熱烈,後來他們與她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會跟她分享最新的濾鏡和應用,而不再把她當作“史前恐龍”。她說這一切都要感謝她兒子,那天和我聊完後,她第一次以平等的方式去與孩子談心,分享他的“抖音”傑作。她發現兒子終于願意與她說話了,是兒子讓她了解到了年輕人的需要和心聲。

真誠和年輕人在一起

其實這就是IBM提出的所謂反向教導(ReverseMentoring),讓年輕人有機會成為高年資或上級管理者的老師,讓新世代的年輕人把時代前沿的趨勢、資訊和觀點帶給他們的前輩,為公司注入“年輕态”。換句話說,保持年輕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和年輕的人在一起,但是前提是他們得喜歡和你在一起。想想我們自己年輕的時候願意和什麼樣的前輩在一起就會知曉答案。我們希望他們能尊重我們,看到我們的獨特價值,同時相信我們也能有所貢獻。現在,我的這位60後朋友經常把年輕同事帶給她的啟發、收獲和感動發在朋友圈,她發現他們主動參與工作的熱情更高了。她說回想起自己初入職場的時候最渴望的其實就是被人看到,而現在這種能見度是雙向的,彼此看見是與年輕人建立關系的第一步。其實很多商業品牌也捕捉到了這一點,為了吸引年輕的客戶群體,它們也拿起自拍杆亮出人格化的形象,讓别人看到自己不隻是在彰顯自我,更代表着坦誠、勇敢和開放的态度,青春從來都偏愛真誠。

忘記年齡關注當下

說到自拍,這位朋友都不敢相信自己現在也迷上了自拍,看着美顔過的自己,她心裡也感覺至少年輕了10歲。這并不是自我陶醉式的催眠。心理學家艾倫·蘭格多年前曾進行過一次“激進”的實驗。1981年秋季的一天,一群70多歲的老年男性被帶到了新罕布什爾州一座改建的修道院裡。當他們走進修道院的房間時,發現黑白電視裡播放的是20年前的節目,新聞裡讨論的是20年前的頭條,收音機裡的音樂也是那時的流行曲目,就連書架上的書和四處擺放雜志也都是來自那個年代。在五天時間裡,艾倫·蘭格要求他們不要用緬懷過去的語氣說話,而要用現在時态進行交流,就好像穿越回了20年前。不僅如此,他們還被當作年輕人一樣對待,必須自己搬行李,哪怕一次隻能拿一件襯衣,他們居住的環境中不會有鏡子等任何幹擾,即使有照片也是他們年輕時的樣貌。5天以後的身體檢查發現,與那些沒有被如此要求的對照組老人相比,實驗組老人的健康狀況和精神狀态都有改善,在不知情的評價者眼中,他們的樣子也顯得更年輕了。雖然這項研究樣本量不大,而且還存在一些難以控制的混雜因素,但是它至少提示有時候限制我們的不是我們的生理年齡,而是我們對年齡的心理認知。

日本腫瘤學教授樋野興夫在《縱然明日離世,不礙今日澆花》中提出一個觀點,“患病未必是病人”,即使現在患了病,病後的你也并沒有發生改變。患病不等于病人,不妨暫時離開“病人”的座位,環顧四周,眼前可能有一片更加廣闊的世界。對于這個道理,把疾病換成衰老也一樣适用。從出生老化就已經開始發生,但是是否要給自己加諸一個老人的标簽,并以此作為拒絕好奇和嘗試的理由,那就是每個人的選擇了。當那些屢屢突破我們對年齡的刻闆印象的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思維模式:他們不去糾結“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有什麼可能?”,而是專注于“我如何才能做到?我能開始的一小步是?”這不就是青春最好的寫照嗎?它從不問有沒有可能,它隻問你想不想要。真正的老化也許始于你頭腦中那句,“我老了,所以我不能……”

保持好奇心擁抱不确定性

一位年輕的維也納的心理治療師曾回憶過她與兩位心理治療大師的一段往事。這對年過年邁的夫婦來到維也納時拒絕了她的熱心導遊,他們決意按照自己的方式遊覽這座名城。他們的參觀方式很特别:用擲硬币的方式決定自己的行進方向,在經過每一個街道轉角時,他們都會擲硬币,正面向左,背面向右。他們對今天要去哪裡沒有任何先入之見,如果走累了他們就會幹脆叫車回酒店。這位維也納的心理治療師挫敗地發現他們倆錯過了這座城市中最著名,最有特色的景點,在她看來,他們所見到的維也納絲毫沒有光彩可言。她甚至有些氣惱為什麼這兩位貴客就不能按照她希望的方式來欣賞這座城市呢?後來她突然意識到他們所推崇的人生哲學就是對生命中的偶然性保持開放和好奇。于是,第二天她靜下心來認真聽了他們講述自己在維也納的見聞,她發現這座城市有一面是久居此地的自己也未曾注意過的,這一面也許不輝煌耀眼,但是有一種别樣的鮮活可愛。

在我看來,比起那位年輕的治療師,那對年邁的大師似乎心态更加年輕。年輕的可貴與可愛之處正是在于它不那麼在乎結果,也不擔心未來。對年輕人來說,世界就是一座全天候開放的遊樂場,而正确的玩樂方式就是“擁抱不确定”與“盡享當下”,從這點來說,年輕其實與年齡無關。

他們不去糾結“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有什麼可能?”,而是專注于“我如何才能做到?我能開始的一小步是?”這不就是青春最好的寫照嗎?它從不問有沒有可能,它隻問你想不想要。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