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微衆的軟肋

微衆的軟肋

時間:2024-10-26 03:17:56

微衆銀行是我國第一家民營互聯網銀行,從開業起就賺足了市場眼球,但如今卻異常沉默。基于互聯網渠道的遠程開戶功能未能實現,發展成就遠不如預期,行長曹彤乍然離職,互聯網銀行的優勢更是無從說起,微衆銀行發展掣肘因素凸顯。

王兆峰易寶支付業務發展受限

監管層對遠程開戶态度謹慎,作為互聯網銀行的微衆銀行無法自己給用戶開戶,隻能依靠其他銀行的銀行卡給用戶做身份驗證,這種弱實名賬戶不能存款,隻支持同名賬戶的轉賬和購買理财産品。因此,微衆銀行至今無法辦理基本的存款業務,隻能銷售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的理财産品,這被認為是微衆銀行發展的最大掣肘。

用戶若想購買微衆銀行的理财産品,資金直接從綁定的他行賬戶直接扣款,形成代扣,扣款渠道主要依靠騰訊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财付通進行。2015年9月7日,招商銀行以“代扣接口的濫用對客戶資金、信息安全帶來很大威脅”為由,單方面關閉了微衆銀行的開戶驗證接口。盡管兩天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接口也重新打開,但這也暴露了微衆銀行不能開戶的軟肋——命運掌握在别人手裡。

另一方面,由于無法吸儲,沒有負債端源源不斷地吸儲,資産端也運轉不起來,目前微衆銀行資産端僅有面向極小部分客戶開放的“微粒貸”,銀行的“存貸彙”功能遠未實現。并且“微粒貸”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同業授信,資金成本較高,對一個金融機構而言,這樣的資金來源是不健康的。

優勢并不明顯

大數據是互聯網銀行的優勢,但是傳統銀行也有自己的數據,而且這些數據往往更準确、更真實。傳統銀行的客戶信息一般都很嚴密,擁有客戶的身份證、銀行卡、消費記錄等信息,反而社交網絡的數據更難去還原用戶的真實信用。金融的核心還是風險控制,數據越複雜、風控流程就越繁瑣,互聯網銀行很難比傳統銀行做得更好。

小額信貸是互聯網銀行對傳統商業銀行構成最大威脅的領域,但是傳統商業銀行也已經開始反擊。招商銀行搶在微衆銀行之前推出了“閃電貸”,這款産品依托于大數據的運用,通過手機就可以獲得快速的小額貸款。建設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等也推出了類似産品。

路在何方?

2015年9月,微衆銀行行長曹彤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所任職務,被解讀為傳統金融思維和互聯網思維磨合的陣痛。雖然互聯網鼓勵創新,但金融行業的監管還相當嚴格。互聯網思維和傳統金融思維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互聯網銀行,也得在銀行的監管體系裡生存。

傳統金融業留下的市場很小。監管規則下的業務,銀行早就做了很長時間,互聯網銀行創新空間并不大。同樣的監管環境下,單靠互聯網技術獲得快速增長并不容易。銀行業發展是大量的案例與教訓積累起來的,互聯網銀行也需經曆這個過程,希望互聯網銀行像互聯網公司那樣快速發展并不現實。

短期來看,遠程開戶問題還較難解決,微衆銀行隻能走“輕資産”模式,成為一家連接客戶和傳統金融機構的平台,不能依靠傳統的存貸利差盈利,而是應該通過與其他金融機構共同分享成果。長期來看,微衆銀行的基因是互聯網和社交,應在自身優勢基礎之上,構建适宜的金融生态環境,包括适宜的政策監管環境,尋求突破之道。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