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淮安 :“陽光”下的扶貧

淮安 :“陽光”下的扶貧

時間:2024-10-26 12:20:30

初步解決了貧困戶“不掉隊”、資金“不流失”、幹部“不能腐”等扶貧難題。

防火牆

紀檢監察機關和扶貧、财政部門可以實時查看資金撥付、結餘等情況,為扶貧資金裝上“防火牆”。

作為村裡有名的“貧困戶”,李某通過了村裡的“兩評議三公示”,但在建檔立卡信息比對時露出了馬腳——原來,李某在市區還擁有3套住宅、2套商鋪。随後,不但他的“貧困戶”資格被取消,當地村幹部也因此受到處分。

這是江蘇淮安在精準扶貧中的生動案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确提出,要堅決打赢脫貧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如何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到實處?陽光下的透明監管必不可少。

地處江蘇北部的淮安,是江蘇省扶貧任務較重的地區,江蘇省委按照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由省紀委推動,在淮安先行先試打造“陽光扶貧”監管模式,利用大數據手段,實現資金使用、對象識别、責任落實、過程監管、績效評估“五個精準”,破解基層“微腐敗”高發、扶貧領域作假蒙騙等難題,探索出一條以“陽光扶貧”保障脫貧攻堅的新路,為全省甚至全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了淮安樣闆。

“看得清、貫得通、管得住、扶得實”

家住洪澤區黃集街道仇石村的陶大友,是周邊少見的病災戶、特困戶,妻子多病纏身,每年上萬元的治療費使這個經濟條件本來就一般的家庭陷入貧困。妻子前年去世後,陶大友本人又患上了肺氣腫,失去了勞動能力,孫女剛上高中。

通過“陽光扶貧”,陶大友獲得了為他量身定制的“脫貧方案”:村裡幫他将6畝多責任田以每畝每年1100元的承包價流轉了出去,并且與學校及上級部門和企業聯系,為他的孫女免除學習和生活上的費用。同時,村裡将輕松的零雜活分給陶大友一些,讓他多得到一些經濟上的補助。經過一系列幫扶,陶大友最終走出了貧困,成了全村乃至全街道率先脫貧的典型戶。

洪澤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抓好精準識别、建檔立卡這個關鍵環節,對經精準識别的低收入農戶,通過完善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脫貧、加強教育支持脫貧等一系列措施,助力貧困戶脫貧。去年以來,洪澤區全區共4001戶、11377人實現了脫貧。

洪澤區“陽光扶貧”工作法,是“陽光扶貧”淮安模式的一個縮影。

按照江蘇省确定的“十三五”期間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村集體收入低于18萬元的新一輪扶貧标準,淮安市共有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42.2萬人、經濟薄弱村170個,3個省定扶貧開發重點片區和1個“點穴式”幫扶的黃花塘革命老區。在整個江蘇省,淮安是扶貧任務較重的市份。

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說,去年以來,淮安通過打造“陽光扶貧”監管系統,探索走出一條以精準扶貧脫貧為目标、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以大數據平台為支撐,陽光監管、标本兼治的扶貧新路子,取得了“看得清、貫得通、管得住、扶得實”階段性成果。截至2017年底,有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6.18萬戶、21萬人實現脫貧。

“陽光扶貧”監管系統一年來,甄别出幾萬戶“假貧困戶”,摸清了一直以來模糊不清的扶貧資金家底及扶貧資金流向,初步解決了貧困戶“不掉隊”、資金“不流失”、幹部“不能腐”等扶貧難題。

“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

淮安市扶貧辦副主任謝永升告訴記者,按照“制度化+信息化+公開化”的思路,淮安市“陽光扶貧”監管系統以精準扶貧脫貧為目标,解決三個問題:通過扶貧對象信息比對、實時動态核查等,解決好“扶真貧”的問題;通過全程留痕扶貧資金使用和扶貧項目實施、建立健全幫扶體系等,解決好“真扶貧”的問題;通過扶貧成果查驗監督、透明公開等,解決好“真脫貧”的問題。

其中,解決好“扶真貧”的問題,是精準扶貧的前提。

“陽光扶貧”監管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功能,對扶貧對象全面“體檢”,誰是“李鬼”、誰是“真貧”一目了然。建立建檔立卡戶家庭經濟狀況比對機制,對接公安、國土、民政、工商、人社等11個部門,将農戶家庭情況特别是經濟狀況與車輛、農機、住房、财政供養人員、納稅、公積金繳存等13類信息進行比對。通過比對,對發現的存疑問題組織各縣區逐一入戶核實,及時清退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精準确定“扶持誰”。

去年上半年,淮安市對全市47.9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全面“體檢”,發現5.2萬條存疑信息,核減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低收入戶12萬人,新增符合條件7.6萬人,一大批弄虛作假的貧困戶現出了原形。

而解決好“真扶貧”的問題,是精準扶貧脫貧的關鍵。

扶貧領域大量案件表明,家底不清、賬目不明、錢歸各口的“糊塗賬”,導緻扶貧資金成了“唐僧肉”,以至于有的被截留挪用,有的滞留趴窩,影響扶貧工作實效。“陽光扶貧”系統按照“各級各類、應進盡進”的原則,将分散在各個地區7個部門的29條扶貧濟困資金線集中歸集,實現統計監管的全口徑、全覆蓋。

“各部門資金撥付、工作運行等流程都要放在‘陽光扶貧’監管系統上運行,做到全程留痕,實時監督。”淮安市相關負責人介紹,“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将繁瑣的财務表格轉化為樹形結構圖,把每一筆扶貧資金來源、數量、路徑、流向全部向社會公開,公衆可随時随地進行查看和舉報。

與此同時,淮安還打造了“1+3”資金監督模式,通過資金管理鍊串聯扶貧項目、經濟薄弱村、建檔立卡戶,資金運行全程公開、全程留痕、全程可溯、上下印證,紀檢監察機關和扶貧、财政部門可以實時查看資金撥付、結餘等情況,為扶貧資金裝上“防火牆”。

最後,解決好“真脫貧”的問題,是精準扶貧脫貧的保障。

一方面,淮安專門制定出台《關于低收入農戶脫貧有關問題解釋(試行)》,進一步量化明确收入認定标準,尤其是對界定子女有無贍養能力及子女贍養費給付标準,對家庭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财産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計算标準,對禁止分戶和不得納入低收入農戶情形進行了明确,對精準脫貧工作流程進行細化完善,把牢精準脫貧“出口關”。

另一方面,通過“陽光扶貧”系統,在陽光扶貧網和手機APP上以時間軸方式展示低收入農戶脫貧軌迹,逐項展示每一筆收入構成和幫扶事項,“翻底賬”給農戶看,讓每一戶脫貧戶認可脫貧成效。

淮安市金湖縣鎮兩級政府工作人員在高郵湖一艘漁船上向群衆核查柴油補貼和高效漁業項目資金發放等情況。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