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三秦大地書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三秦大地書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時間:2024-10-26 05:18:20

改革開放40年,從陝北到關中再到陝南,陝西人民的房子越來越漂亮,交通越來越便利,環境越來越優美,生活越來越幸福……3800萬三秦兒女越來越有“獲得感”。

2018年6月13日上午,中歐班列(比利時·根特—中國·西安)VOLVO整車進口專列抵達西安港,首批進口“沃爾沃”汽車西安落地,标志着西安港整車進口口岸開通運行。40年激蕩歲月,讓世界見證了改革開放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神奇魔力。作為我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的陝西,與改革開放的脈搏同步跳動。40年來,陝西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内生産總值已經由1978年的81.07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21898.81億元,增長了270倍。

陝西地區自古就一直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融的重要節點,東西部地區開放交流的重要門戶,生産要素流動的重要站點。“一帶一路”倡議發出後,作為絲路起點的陝西,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以打造内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一帶一路”五大中心為目标,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試、重點突破,世界舞台上的陝西正在追趕超越的路途上不斷前進。一項項政策正加速啟動,一項項舉措正落地開花,一張張“新名片”被不斷擦亮,彰顯出陝西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勇氣和成就。

步入新時代,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對于陝西而言,意義尤為重大。陝西以穩健的金融政策強力支持實體經濟、以産業脫貧為根本抓好脫貧攻堅、以綠色發展為手段推進污染防治,秉承高質量發展理念,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陝西打造内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對《中國報道》記者表示,“改革開放前期的熱點在深圳,今後的熱點将在西部,在陝西。”陝西凝神聚力追趕超越謀發展,正書寫着濃墨重彩的改革開放新篇章。

開放創新讓古都重現曆史輝煌

“假如有機會可以生活在中國5000年漫長曆史中的某個朝代,我會選擇唐代,生活在長安。”這是英國著名曆史學家湯因比一個做了多年的夢。

不錯,曆史上的長安,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過百萬的大都市,更曾是全世界人民最向往的地方。但在改革開放之初,帶着沉重的曆史沉疴的西安拖着緩慢的腳步艱難前行,守舊自閉的城牆思維,一度讓它裹足不前。

曆史資料顯示,改革開放前一個企業要在西安買地建廠,光各類手續蓋章就需要108個,嚴重拉低了效率。城南一片麥地變身的高新區是西安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破局者,一張國務院的批文,一筆市财政借出來的10萬塊啟動資金,成為這一曆史性變革的起點。1991年國務院批準西安高新開發區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同年6月,西安高新區正式開工建設,高新區管委會各個部門把權限下放,“一棟樓辦公、一個窗口對外、一個圖章管到底。”實行勞動合同制、崗位工資制,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跳出城牆思維”讓西安擁有了大視野,原來的莊稼地上建起了高樓大廈,村道變成了柏油路,村民也開始離開土地創業。高新區的成立極大地解放了生産力,很多青年在這樣的環境下通過創業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從一塊小小的試驗田,成長為中國前列的科技園區,世界民企彙聚,現在的高新區成為西安最為閃耀的明星區。

2000年前後,“曲江速度”獲得了全國矚目。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曲江池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等原來成片村莊變身的一批重大文化項目,讓西安躍升為西部最重要的文化、旅遊集散地,文化曲江已然成為最富文化含義的宜居之地。

位于西安東郊的紡織城老工業區曾是國家“一五”時期建設的重要紡織基地,也被稱為西安的“小香港”,這裡承載着幾代人的光榮與夢想。見證着傳統工業的榮辱興衰,見證着整個城市的工業化轉型。從1990年代中期起,紡織行業整體衰落,企業紛紛倒閉,工人大批下崗,這裡一度成了西安貧困落後的代名詞。近10年來,西安市對紡織城老廠區全面改造。在灞河東岸建設西安現代紡織産業園,對西北一印和國棉三、四、六廠及大華等5家企業進行整合重組,工廠搬到新廠區,用上了國際最先進的設備,原來的西北第一印染廠唐華一印成為西安半坡國際藝術區,沉寂了半個世紀的老工業區的廠房車間變身藝術的殿堂。2018年,190個項目在建,總投資達1530.7億元;100餘家國際投資機構前來參觀考察。現在紡織城所在的灞橋,已成為西安市投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正在成為一座宜居宜業宜商的東部新城。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曾是東西方文明交彙樞紐與橋梁的西安因“一帶一路”的構想再度迎來新發展機遇。張寶通對《中國報道》記者表示,西安有兩大優勢,高新科技與曆史文化,曆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是西安走得更遠的前提。成為中國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的西安,國家使命重任在肩,正在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30多年來,石光銀帶領群衆以堅強的意志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人間奇迹,治理荒沙堿灘近30萬畝,實現了荒漠變綠洲、綠洲變富洲。圖為陝北沙漠披上了綠裝。奮鬥治沙建設生态文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開放要再擴大。充分發揮人民首創精神,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敢闖敢試,敢于碰硬,把改革開放不斷向前推進。全國人大代表、來自陝西省榆林市的石光銀對此感觸頗深:“1985年我就成立公司,那時還沒提倡成立公司。沒有解放思想是不行的,領導解放思想是大關鍵,農民也要解放思想,你不能在舊的飯碗裡頭小打小鬧。”

石光銀是全國第一個被評出的“治沙英雄”,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全國綠化十大傑出人物……30多年來,他帶領當地群衆以堅強的意志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人間奇迹,治理荒沙堿灘近30萬畝,實現了荒漠變綠洲、綠洲變富洲。

石光銀出生在陝西榆林定邊縣海子梁鄉,定邊縣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石光銀出生的海子梁鄉是定邊縣最窮的鄉之一。“沙攆人、人躲沙”,童年的石光銀随父兄9次搬家,看夠了黃沙災,吃盡了黃沙苦。1984年初,國家鼓勵個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後,石光銀和鄉政府簽訂了承包治沙3000畝的合同,成為榆林市個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為籌集買樹苗的錢,他不顧妻子阻攔,賣掉84隻羊和一頭騾子,在3000畝荒沙地栽上了樹苗,成活率達87%,四大壕村出現了第一片綠洲。

1985年,他又承包了5.8萬畝荒沙,開始對6000畝狼窩沙的治理。經過屢次失敗,不折不撓的石光銀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聯合農戶治沙的農民治沙公司,探索治沙路徑,在6000畝沙地上搭設了長達800公裡的沙障。到1990年,5.8萬畝荒沙得到全部治理。

一代代治沙人前赴後繼,昔日貧瘠的風沙鹽堿地上建起了現代農業示範基地。30多年間,石光銀帶領群衆,累計植樹4000多萬株(叢),在毛烏素沙地南緣營造了百餘裡長、幾十裡寬的生态綠色屏障。先後辦起了新興林牧場、秀美林場、千頭良種奶牛示範牧場、純淨水廠、林業技術培訓中心、千畝樟子松育苗基地、脫毒馬鈴薯組培中心、光銀希望小學、月牙湖、西湖等20多個經濟實體和綠色旅遊景點。

和石光銀一起承包的最早聯戶及後來的127戶,當時60%都是特困戶,現在早已脫貧緻富。原地處風沙口的四大壕村,現人均糧食600多公斤,人均純收入2000多元,被定邊縣命名為小康村。海子梁鄉盛産各種蔬菜,辣椒遠銷全國各地,成了當地有名的農副産品主産區,被榆林市命名為小康鄉。

定邊白于山區最貧困的50戶272人遷到定邊鎮十裡沙定居,石光銀為他們劃了水田、蓋了房子、添置了生産用具和生活用品,與他們一起治沙造林,種菜種糧,發展養殖業,這些貧困戶人均收入早已超過2萬元。石光銀還出資辦了兩處學校,并墊資500多萬元,和定邊縣政府共同修建了35公裡長的定海公路,定邊縣城周圍已建起了一條城郊防護林帶,定邊縣森林覆蓋率已由1980年的3.8%提高到33.5%,實現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狼窩沙、十裡沙,這些千百年來名字帶“沙”的村莊,如今已經滿眼是郁郁蔥蔥的喬木、灌木和被樹木圍成的良田。

“改革開放40年,我和我們的公司既是改革的踐行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石光銀對《中國報道》記者說,“沒有吃苦精神,沒有實幹精神,治沙就不會成功。進入新時代,我們将繼續發揚治沙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陝南移民搬遷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借鑒,也是該項精準扶貧政策的先行者。圖為陝南移民搬遷安置小區。

青山綠水的“緻富密碼”

陝西省寶雞市北部喬山、南部秦嶺、西部關山山大溝深、信息閉塞、交通不便,農民增收無門,聚集了全市近50%的貧困人口,當地村民以前一年到頭隻能勉強溫飽,怎麼才能在保護青山綠水的前提下緻富謀發展,寶雞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最優質的資源做成旅遊項目,培育成穩定增收的旅遊産業,并讓貧困戶嵌入旅遊産業鍊,積極引導農民轉商戶、庭院轉驿站、貧戶轉股東、山貨轉商品,帶動了一大批貧困戶脫貧緻富。

總規劃面積90平方公裡的大水川國際旅遊度假區依托寶雞西部山區的自然生态美景,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于一體的旅遊産業集群。2015年,大水川景區打通山區通往外界的旅遊專線道路51公裡,累計完成投資20多億元,成為陝西首個當年建設、當年授牌的4A級景區。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建設,使得當地數以萬計的農戶成為景區運營過程中的主力軍,從而大幅帶動了陳倉區南峪村、新民村、石堯村等貧困村的脫貧步伐。此後,靈寶峽、九龍山相繼建成運營,連點成片,變貧困地區生态優勢為發展優勢,貧困地區依水得利、貧困群衆因山受益。

“發揮黨政的助推力作用,規劃大景區;發揮企業的主動力作用,建設大景區;發揮農戶的主力軍作用,跟進大景區,這就是寶雞‘旅遊扶貧’的核心舉措。”寶雞市文物旅遊局局長陳小平說,寶雞市設立5000萬元産業基金,投入3.8億餘元支持41個景區發展,集中打造60多個鄉村旅遊示範村,其中,54個是扶貧攻堅重點村。大集團投資旅遊景區,培育形成了以農家樂、家庭旅館、土特産銷售為主的旅遊配套産業,采取貧困戶“入股景區,分紅增收”的模式,讓貧困戶轉為股東。寶雞市還成功推出了以鳳翔泥塑、千陽刺繡、鳳縣花椒、眉縣猕猴桃、隴縣核桃等一大批深受市場認可與歡迎的特色旅遊産品,年産值10億餘元。寶雞全市共有3萬多名農民在景區從事基建、客房、餐飲、檢票、保潔等工作,收入得到了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達50%以上。

移民搬遷搬進新時代

“現在我們一家人年收入十幾萬元,去年還買了小汽車,活了半輩子了,以前真是做夢都想不到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陝西省安康市白河縣倉上鎮村民許立成對《中國報道》記者講述時,滿臉止不住笑意。

年過半百的許立成所住的天寶村距縣城80公裡,全村有村民89戶351人,原先都散居在方圓幾十公裡的大山中,土地條件差,糧食産量低,很多村民吃了上頓沒下頓。青壯年勞力紛紛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孩子們上學要走六七公裡山路到鎮上的學校,很多孩子早早辍學外出打工。通過移民搬遷,村民從半山腰的老屋搬到集鎮中心的裴家移民搬遷安置社區,土地流轉後又被返聘至原村小組的農業園區就業,實現了由農村到集鎮、由土房到樓房、由農民到工人的轉變,生活由此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陝西省發生的重大變化,移民搬遷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幾千年來的土地過度耕種、氣候變遷,陝南、陝北一些山區地質、洪澇災害頻繁,廣種薄收、入不敷出,早已“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陝西省在财力并不充裕的情況下,2011年啟動全省移民搬遷,計劃用10年時間,把居住在中高山地以及地質、洪澇災害易發等生存環境惡劣的240萬群衆轉移到安全、宜居、宜業的淺丘、川道。移民搬遷搬出了一片新氣象:移民搬出了新生活,經濟發展獲得了新支撐,脫貧攻堅找到了突破口。避災移民搬遷中形成的“搬得出、穩得住、能緻富”上升為了國家政策。

“縣裡引進興達公司,承諾把土地流轉過去,再聘我們在園區幹活,給我們發工資。”許立成說,“我算了一下,年收入比種地高得多,就試着簽了合同。”通過搬遷政策補助和土地流轉金,不用多掏錢老許就在鎮上安置小區買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入住。公司解決了就業,政府又組織培訓,孩子上學就醫都很方便,社區裡衛生室、服務站、休閑區應有盡有。如今,在政府的扶持和興達公司投資建設下,原來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的天寶村,變成了集休閑旅遊、農産品銷售、畜牧養殖、藥材苗木栽培等為一體的天寶現代農業園區。“我在這兒管理生産建設,愛人在園區的養殖場上班,兒子在養殖場負責動物防疫,一家人每天都開車上下班,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許立成說,和他們一起搬下來的366戶群衆,都有了穩定的工作,日子越過越殷實。

為确保搬遷群衆“搬得出、穩得住、能緻富”,安康堅持集中安置,實施先業後搬,強化服務管理,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推進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移民在家門口解決就業、養老、教育、醫療,原先農田、林木,通過土地流轉、資産變股份獲得另一份收入。啟動移民搬遷工作8年來,陝西省幾十萬戶群衆從山溝土房危房搬進安全、現代化的安置社區,遠離惡劣自然環境造成的威脅,遠離客觀環境移民對群衆緻富的制約,從而實現挪窮窩、住新房,拔窮根、增收入。

2017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來陝西調研扶貧工作,對陝西在全國率先開展避災扶貧移民搬遷探索的一系列做法給予肯定。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教授李聰指出:“陝南移民搬遷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借鑒,也是該項精準扶貧政策的先行者。”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環境友好,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是陝西追趕超越努力的方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标志。改革開放40年,從陝北到關中再到陝南,陝西人民的房子越來越漂亮,交通越來越便利,環境越來越優美,生活越來越幸福……3800萬三秦兒女越來越有“獲得感”。

責任編輯:王哲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