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提起傳統時,我們在說什麼?

提起傳統時,我們在說什麼?

時間:2024-10-26 03:27:37

文|梭梭

“小鮮肉”一向是無敵的,可是這一次張藝興卻在電視劇《老九門》中遭遇“滑鐵盧”,隻因為他在劇中飾演的戲曲名伶“二月紅”的扮相太業餘。

原本呆萌可愛的張藝興在行内人看來其實是非常适合京劇扮相的,可是業餘的京劇化妝讓他的虞姬扮相醜出了天際。有行内人指出,專業的京劇演員化妝是要勒頭的,這樣能讓五官都吊起來,眉毛眼尾的妝都是要向上挑,看起來更精神。張藝興則明顯沒有勒頭,眉毛完全是一字顯得非常沒有精氣神,或者說非常喪氣,再加上胭脂、片子、服飾、舉止等細節的疏忽,很難讓人相信他是一個京劇名伶。事實上,演員通過化妝、服飾、表演等各方面的努力就是為了赢得觀衆的信任,進入自己表演的規定情境中,進而相信整個故事,才能看得進去,看得下去。一部作品要是輸在最容易克服的妝容細節上,那真是很難讓觀衆對其他部分有更高期待了。更何況《老九門》這種民國盜墓題材作品中,傳統細節比比皆是,一點做不好,很容易變成“滿盤皆落索”。

同樣是運用京劇元素,當年的《霸王别姬》因為《老九門》如今又被屢屢提起,片中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之所以能夠成為影史經典,固然有人物設定和演員個人表演的成功,但影片對細節的雕琢也是功不可沒。可以想象程蝶衣如果頂着二月紅的這副尊容,還唱着“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觀衆會作何等感受?《霸王别姬》是不是還能成為經典?如何還談得上“通俗中見斑斓,曲高而和者衆”?

運用傳統元素,在如今的影視劇文學作品中可是一個熱門,為的就是迎合越來越自信的中國觀衆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發現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厚積薄發。但如何正确使用傳統元素卻并不簡單,肯用心去琢磨的也更少了,反而弄巧成拙的例子因此就多了。

正在熱映的國産動畫《大魚·海棠》對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倍加推崇,故事中的很多關鍵情節都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但也有人批評其隻有傳統文化的空殼,并未真正領會傳統文化的精髓。這還得從影片中的配角們說起,片中的赤松子、火神祝融、厚土、句芒、混沌等人的設置,靈感來自古籍《山海經》、《列仙傳》、《搜神記》、《詩經》等。創作者也表示,創作過程中會時不時翻閱《山海經》、《淮南子》、《詩經》等古代典籍。可以說,他們對這些傳統典籍的應用,就像是給觀衆打開了一扇大門,讓人們看到了豐厚的傳統文化寶藏。可令人遺憾的是,創作者對傳統元素的應用僅僅止步于此,這些傳統怪獸的出現僅止于現身,并未發揮更多作用,使人覺得難以解渴。

對于傳統古籍的再挖掘,《大魚·海棠》并非孤例。如今影視文學遊戲等各行各業都流行“IP論”,尋找一個好IP成為首要任務。在這樣一個瘋狂求索IP的年代裡,充斥着上古傳說,被譽為“史地之權輿,神話之淵府”的古代奇書《山海經》因此重新火爆起來。2015年火爆一時的《捉妖記》《大聖歸來》中都有《山海經》的影子。不管是《捉妖記》中長着六個手腳的萌萌哒小妖王“胡巴”,還是《大聖歸來》中和孫悟空作戰的大反派、沒臉沒形的大肉蟲“混沌”,都是創作團隊翻遍《山海經》,從那些稀奇古怪的妖物身上學習構造法則,再創造而成的形象。

在遊戲行業中,《山海經》更是備受歡迎。一位北大專門研究《山海經》的教授表示,一家國内知名遊戲公司邀請他去給員工們講課。但并不是因為他們對古典文化有興趣,而是要開發一款和《山海經》有關的新遊戲,教授不用講文學理論和典籍史料,隻要說說《山海經》裡的怪物都長什麼樣就行了。對于《山海經》感興趣的不僅有中國人,好萊塢也沒放過它,《博物館奇妙夜3》中就有《山海經》中的九頭蛇妖相柳和主人公大打出手。可以看出,無論是國内還是國外的創作者對于《山海經》的理解都止于一本現成的“妖魔鬼怪全集”,并沒有更努力地去開發它的豐厚價值。

《山海經》如今備受追捧,是因為它展示了中國人思維最奔放、想象最自由的時代,對于隻是信仰“拿來主義”的現代人,當然再難有那樣的想象和叙述。可是如果我們對傳統的推崇僅僅停步于靠着對傳統的羅列、展陳去賺錢,而不能從中汲取精神靈感和精神的傳承,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注入新的生命力,那還能說是對傳統的真正推崇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