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春雷動浦江:引領新一輪高水平開放

春雷動浦江:引領新一輪高水平開放

時間:2024-10-26 05:16:50

浦東開發開放28年來,在彙聚全球資金、資源和技術的同時,還凝聚了世界智慧。如今,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浦東要勇當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标杆,打造新一輪全面開放的新高地。

2018年1月1日,市民正在632米高的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上觀看新年的第一縷陽光。中國第一個保稅區在這裡誕生,第一個金融貿易區在這裡成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在這裡鳴鑼,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在這裡試水,第一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在這裡上線……然而28年前,這裡卻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農田和瓦房。“甯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是當時上海市民對浦東最直觀的注腳,很多人甯肯蝸居浦西也不願意到浦東生活。

如今,随着浦東地區開發開放的快速發展,高樓林立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黃浦江兩岸東西相望,交相輝映。改革開放40年、浦東開發開放28年來,一次次破冰前行創下的一個又一個全國第一,讓浦東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排頭尖兵,早已成為全球矚目的一個重要地标。

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浦東開發開放,提出了“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方針,由此浦東開發開放從上海地方戰略構想,上升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1991年2月,鄧小平在上海講話時表示,“開發浦東,不隻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問題,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

鄧小平的這次講話不僅鼓舞了上海決策層,更堅定了整個中國繼續深入改革開放的決心。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東開發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

時任浦東新區工作委員會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啟正告訴《中國報道》記者,“在當時,這是第一次在黨的代表大會上部署一個城市的經濟建設,實際上這次大會也确定了開發浦東、振興上海的戰略目标。”

鄧小平認為,珠海特區的開發是面向澳門,深圳特區的開發是面向香港,廈門特區的開發是面向台灣,而浦東新區的開發可以面向全世界。2013年9月29日,上海,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啟航。首批入駐自貿試驗區的企業和金融機構代表獲頒證照,在自貿試驗區辦事大廳前合影留念。“我以前總跟浦東的同事講,我們要站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的開發,當時浦東新區宣傳部部長邵煜棟同志還将這句話寫成美術字貼在了浦東管委會機關食堂進門的地方,時刻提醒着大家浦東開發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來思考上海和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角色。”趙啟正說,“上海不僅要面向長江流域、面向全國,更要轉過身去面向太平洋,我們要吃太平洋的‘鲨魚’,才有足夠的營養。由此,我們的規劃,包括功能規劃和形态規劃都要達到足夠高的國際水平,在吸收世界資金和技術的同時,還要吸收世界的經濟智慧。”

“當初規劃陸家嘴時,我們請了英、法、日、意、中5國專家參與設計,分别給了他們5張地圖,5張說明書,說明這個地方将來是一個金融中心,是外國商社的中國總部所在地,不僅會與浦西互聯互通,還是一個與世界聯通的橋頭堡。然後,5國專家設計了5套圖紙和模型,每套模型都各有特色。最後,我們用了一套集各方所長的模型,于是便形成了現在的陸家嘴規劃。”趙啟正對《中國報道》記者表示。

陸家嘴中心區域規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進行的地區性國際規劃,産生了第一個彙集國際智慧的規劃方案。在趙啟正看來,規劃陸家嘴是浦東開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在中國能夠進行國際經濟對話的城市有兩個,一個是香港,另一個是上海,但上海還隻是國際經濟對話的首選後備城市。所以為了使上海成為有資格代表中國進行國際經濟對話的城市,這就需要浦東在規劃、設施建設等方面全方位提高。

趙啟正說,浦東開發吸取了過去浦西“攤大餅”式的發展教訓,吸收了國際上已有的先進經驗,将新區的形态開發服從于經濟社會的功能開發,把金融、貿易等功能放在了陸家嘴地區,出口加工放在了金橋地區,港口吞吐、物流倉儲放在黃浦江入海口的外高橋地區,高科技放在了張江地區,功能在先,形态在後,用世界智慧、世界水準和世界眼光規劃好城市發展的功能和形态。

如今這個集中國與世界、現在與未來相融合的浦東新區摩天建築鱗次栉比、高聳入雲,美國SOM公司設計的寶塔外形的金茂大廈,法國著名設計師安德魯設計的狀似鲲鵬展翅的浦東國際機場和白玉蘭形狀的東方藝術中心,日本投資設計的環球金融中心,美國設計的呈螺旋波浪形狀的上海科技館,德國人按中方提出的“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理念設計的國際會展中心,處處展現着中國與世界的聯系。

勇當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标杆

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興。28年來浦東始終敢闖敢試,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從60億元增長到9650億元,增長160倍;财政總收入從10億元增長到3938億元,增長了394倍。

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浦東要勇當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标杆,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再出發,以更大的責任擔當、更好的精神狀态當好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對此,浦東新區不斷對接國際最高标準、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一顆來自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的櫻桃,從靠泊洋山保稅港區碼頭到查驗後放行,最快隻需要6個小時,而備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西班牙Inditex集團旗下ZARA、PullandBear等品牌服飾最快隻需要3個多小時便可以出關,其當季最新款服飾最快兩天内就能登陸上海門店供國内消費者選購。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申衛華表示,這是由于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國内首創的“區港直通道”,通過“先入區,後報關”“先入區,後報檢”“預檢驗”“分批出區,集中報關”等一系列制度創新的結果。

目前,上海已成為衆多國際高端品牌聚集地和首發地。據統計,全球已有90%的知名高端品牌進駐上海。随着新品海外預先檢測試點和“預歸類”的實行,越來越多的商品将更加便利地通關,上海消費者将會在第一時間品嘗全球“鮮貨”。趙啟正告訴《中國報道》記者,“這一切都得益于上海自貿區的創新改革,得益于上海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的新體制。”

2016年4月,上海自貿區率先啟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116項改革任務成效明顯,降低了準入門檻,釋放了市場活力。以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試點改革為例,截至今年3月,浦東市場監管局共發放備案系統用戶名184個,有1000件符合要求的首次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完成備案,415件備案産品完成進口通關手續,正式上市銷售。據了解,今年國務院批準将116項證照分離的改革事項在全國複制推廣,同時進一步交給上海和浦東10個領域、47項改革任務,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自2013年,代表開放新高地的自貿試驗區在上海浦東成立以來,浦東的改革發展就沒有停歇。2014年7月1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新增31條擴大開放措施,“負面清單”從最初的190條調整減少至139條。

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貿區擴展區域正式揭牌,将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片區、張江高科技片區正式納入上海自貿區,擴區後面積由原先28.78平方公裡增加至120平方公裡。面積擴大了4倍的同時,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的效能也不斷升級。

2017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在上海洋山保稅港區和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内,設立自由貿易港區。

面對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新要求,上海财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院長趙曉雷表示,這是浦東對标國際最高标準,推進自貿區建設中,所設置的開放水平更高、開放度更大的平台。

為此,浦東對标國際,研究新加坡自由貿易園區、歐美自由貿易園等建設情況,并選擇将外高橋保稅區域作為先導區,率先加大對标國際的試驗力度,為中國參與制定并逐步引領國際經貿規則、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争新優勢先行探路。

上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立企業5.2萬戶,以1/50的面積創造了上海市40%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其中,外高橋集聚了跨國公司營運中心22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3家,亞太運營商企業42家;外高橋保稅區全年進出口貿易量,從2010年560億元到2017年9220.1億元,7年漲了16.4倍,形成了國際貿易、加工制造、現代物流和倉儲四大産業。

外高橋集團股份董事長劉宏對《中國報道》記者表示,能取得今天這份亮眼的成績,最重要的一點還在于自貿區功能創新方面的改革。

如今,外高橋又在醞釀一場貿易革命。今年1月,京東宣布将在外高橋投資建設首個“無界零售”線下體驗店。外高橋的新貿易模式作為“無界零售”的前沿,将引入海外的新品牌、新業态,兩者融合後,将把外高橋已有的貿易優勢再度“激活”,形成全新的業态。

與此同時,今年11月,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上海擴大開放100條”中,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的重要新平台,是中國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展示了上海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決心。

“上海将放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效應,瞄準全球優質商品和服務,創新消費制度,優化消費環境,建一批國際消費品展示交易平台,加快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說。

責任編輯:張洪瑞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