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在奧運中前行的中國體育産業

在奧運中前行的中國體育産業

時間:2024-10-26 03:14:05

裡約奧運會的“中國制造”釋放了中國的奧運經濟競争力,從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到運動員服裝,從安檢設備到吉祥物玩偶,從體育器材到各國國旗,都展現了體育産業的“中國元素”。

文|曉初

“中國制造”扮靓裡約裡約奧運會已經落幕,中國體育代表團以驕人的成績再次為中國赢得了殊榮。這場奧運會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體育産業的繼續升溫?中國體育産業面臨怎樣的未來?相對于2008年中國體育産業的小陽春來說,裡約奧運會是中國體育産業不斷前行的又一次契機。業界人士認為,盡管裡約奧運會本身對中國帶來的經濟增量并不大,但它所釋放的中國體育産業發展新空間卻意義重大。

“中國制造”扮靓裡約

2016年裡約奧運會是奧運會曆史上第一次在南美城市舉辦。與當前巴西低迷的經濟相比,中國體育卻有着重磅收獲。這不僅在于中國體育代表團的運動員人數達416名,僅次于北京奧運會,創下了中國境外參加奧運會規模最大的一屆。更重要的是,本屆裡約奧運會,與之共同出征的還有中國企業,以及他們帶到裡約的“中國制造”。

毫無疑問,這場4年一度的體育盛會,不僅是一場屬于全世界運動員和體育迷的盛大Party,更是世界各國贊助商品牌營銷的競技場:4年一次、17天的時間、上萬名參賽運動員、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0億計數的觀衆群專屬奧運會獨特的“标配”無疑讓全世界的企業熱血沸騰。

奧運會的諸多亮點蘊含巨大商機,社會各界都極為關注所謂的奧運經濟。中國各類相關企業紛紛布局,裡約奧運會的“中國制造”釋放了中國的奧運經濟競争力,從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到運動員服裝,從安檢設備到吉祥物玩偶,從體育器材到各國國旗,都展現了體育産業的“中國元素”。

作為裡約奧運會投資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裡約地鐵4号線在奧運會期間每天運送30萬人往返于奧林匹克公園、奧運村及裡約市中心。制造這條“奧運地鐵”列車的是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公司,他們生産的15組共90輛列車讓裡約有了奧運專線。

除此之外,361°和格力電器也是奧運會官方合作夥伴。前者提供官方制服,後者的空調産品使用在開閉幕式場館、運動員村和媒體村。中國的美的集團還成功中标了裡約奧運會比賽場館的空調工程。

“中國制造”出現在裡約奧運會并非偶然,長客股份公司、格力電器及美的集團等海外業務本身就發展較快。長客股份官網顯示,其産品已出口到1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車輛數量累計近6000輛,創彙超60億美元。格力電器2015年外銷133.35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3.64%,較2014年提高3.61個百分點。美的集團與開利公司在裡約熱内盧設有合資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巴西、阿根廷及智利等南美國家。

巴西方面對中國制造列車的設計、質量及安全性十分滿意,打算采購更多的中國列車。拉美消費人口多、氣候炎熱、經濟增長潛力大,一直被空調企業視為重要市場,未來将有更多中國産品憑借價格與技術優勢獲取市場。

中國體育産業的軟肋

經濟學博士馬光遠認為,奧運會最大的魅力不僅僅是國家之間體育競技能力的比拼,更是體育産業和綜合國力的體現。一個國家在奧運會上拿金牌的能力,不簡單等同于一個國家體育産業的競争力。

美國是全球體育産業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2015年,全球體育産業總值為15000億美元,其中美國的體育産業總值就占到了5000億美元,占其GDP的比重達3%,而中國體育産業占GDP的比重2015年隻有0.7%,遠遠低于發達國家2%左右的水平。

經濟大國不等于體育大國,體育大國也不等于體育産業大國和強國。對于中國體育産業發展的潛力和前景,從産業經濟學的角度,一個共識是,在人均GDP超越5000美元之後,一個國家的體育産業會迎來井噴式的發展。

就美國體育産業發展來看,健康體育、體育用品及體育表演比賽等三個方面差不多各占30%左右,體育産業鍊各個環節發展比較均衡。然而,中國體育産業中,體育用品占據全部産值的80%左右,其他上下遊産業發展明顯不足。由此滋生了中國體育産業發展不均衡,過度依賴體育用品的問題,體育産業鍊亟待優化調整既是問題,也是未來中國體育産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過去幾年,體育産業已經成為中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除了競技體育,健身、娛樂、戶外休閑、全民體育等的發展極為迅猛。然而,高速發展不代表體育産業的競争力。和中國的很多行業一樣,中國體育産業雖然迎來了黃金期,但就發展的路徑和理念而言,和過去很多的中國産業一樣,隻不過在重複低端、規模和低品質發展的道路。

馬光遠表示,“以中國足球而言,得益于足球改革被提升為中國新一輪改革的重大舉措,中國的财團對足球的投入加大,在中超聯賽不斷引進高水平運動員的同時,中國的資本走出國門,收購歐洲足球俱樂部。”

據《人民日報》報道,中國資本2015年在境内外體育市場的并購量大幅增加。其中,金額在1000萬元人民币以上的就有33起,總投入近400億元人民币。與一年前相比,并購筆數增長50%,金額增長兩倍以上。這和中國資本在2015年海外并購市場的表現是吻合的。

馬光遠認為,收購并不必然帶來産業競争力的提升,中國資本過去多年在海外的諸多并購,最後都沒有達到效果,甚至大多數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根本原因就在于想當然地認為,收購企業等于帶來了競争力的提升。“相對于資源型産業和制造業,體育産業競争力的提升更難,絕非收購一兩個俱樂部就可以一勞永逸的,它需要一個全新的職業化的理念、文化以及一系列運作體系的支撐。”

國家重磅投入

在中國,體育産業的發展得到了國家各個層面的高度重視,從頂層設計到底層執行都有詳細規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場合提到發展體育産業。國家和部委也密集出台支持體育産業發展政策,從整體規劃到局部布局,涉及面之廣,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早在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便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國體育産業規模将達到5萬億元人民币。也就是說,未來9年中國體育産值将以每年29%的高速複合增長率才能實現規劃要求。

2008年是中國體育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北京奧運會上51枚金牌的輝煌成就,讓中國體育攢足了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資本,“群衆體育”和“全民健身”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民衆在心理上對于奧運金牌的強烈渴望,已經部分轉化為對自身參與體育活動的追求。

2015年則是中國體育史上另一個重要節點—體育産業的飓風在這一年猛烈席卷了傳統體育産業。新興的體育産業脫離開體育的傳統範疇,與文化、教育、經濟和健康産業相互融合,成為中國經濟的最新增長點。

2016年體育産業仍在孕育階段,但民衆期待的是,在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轉型期,體育産業能拿出最佳的表現來回報社會。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加快體育産業發展的重要時期。前不久,體育産業“十三五”規劃出台,總規模超3萬億元人民币,從業人數超600萬人,體育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過2.5%,并構建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龍頭企業和創新企業的體育産業集群。規劃還提出,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會力量進入體育産業領域。

業界人士預計,後續還将有大衆體育與全民健身方面的政策紅利釋放,将推動更多企業參與體育産業發展,大打體育營銷牌以及充分利用賽事、球隊及體育明星等資源。體育與科技、文化、傳媒、健康、養老、旅遊等相關産業日益融合,有望使“體育+”成為服務業升級的新突破口。

民間資本介入

中國體育産業鍊進一步拓展的空間及需求巨大,瞄準了這一空間和需求,2015年9月9日,阿裡巴巴宣布成立阿裡體育集團。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長張勇表示:“阿裡體育集團不僅僅是為體育産業提供一個互聯網的入口,阿裡希望做的,是利用今天互聯網變成新經濟基礎設施的客觀現實,以阿裡的數字經濟生态幫助整個體育産業升級。”

此前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曾宣布健康和快樂是阿裡巴巴集團為未來布局的兩大戰略方向,而體育産業是這兩大方向的交叉點。阿裡巴巴方面表示,阿裡體育旨在升級體育産業諸個環節,讓數字經濟重塑體育産業的整個鍊條。

8月15日,阿裡體育宣布啟動體育明星經紀平台,首批有近百位奧運冠軍或世界冠軍入夥。

阿裡體育将獲得明星們在互聯網及線下商務開發的獨家權益,主要在電商、培訓、直播等領域為體育明星們開冠軍店、冠軍學校、冠軍頻道等,開發和推廣他們的商業形象,建立粉絲社區。

“中國體育經紀比較分散,沒有形成産業規模,瓶頸在于一個人很難服務很多人,服務也做不到很細緻,體育明星很多潛力并沒有得到釋放。”阿裡體育CEO張大鐘表示,希望能通過搭建體育經紀平台,與消費者互動,以此提升全産業對明星價值再開發的重視。

随着資本的不斷介入和整合,中國體育産業逐漸步入有序推進的階段。而裡約奧運會孕育的“奧運會+互聯網”或者“互聯網+奧運會”等創新思維也為體育産業的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

2016年上半年備受關注的新浪、阿裡、百度、合一集團(優酷土豆)等共同組建的奧運營銷聯盟,他們圍繞奧運做了電商+搜索+視頻+社交+資訊的布局。又比如,騰訊發起的為時100天的“跑向裡約”活動,逐步打通了社交、運動、奧運。盡管裡約奧運會本身對中國帶來的經濟增量并不大,但它所釋放的中國體育産業發展新空間卻意義重大,即通過延伸體育産業鍊條有望推動體育産業跨越式發展。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世界經濟室副主任陳建奇認為,體育産業鍊條的提升空間不僅在于體育産業的延鍊、補鍊,還在于體育規則等治理地位的提升。他表示,“發達國家在體育規則制定、體育項目研發及體育品牌建設等方面都在全球具有主導作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體育仍處于追趕階段,通過引進國外成熟的體育項目、體育品牌等做法,積極承接全球體育産業分工,有助于促進發展中國家體育産業的持續發展。”

中國制造的奧運吉祥物在裡約大受追捧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