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兩岸經貿關系退與進

兩岸經貿關系退與進

時間:2024-10-26 03:07:03

馬英九執政時期,成為兩岸經濟往來與合作的一段黃金時代。2016年民進黨上台執政,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與機制化發展受挫,兩岸經貿往來與經濟合作受到沖擊,兩岸經貿關系發展格局出現新的重要變化。2017年,兩岸經貿關系發展前景依然不樂觀,将會在曲折中艱難前行。

2016年12月6日,以“‘十三五’規劃與兩岸經貿合作新機遇”為主題的2016兩岸新經濟論壇在北京舉行2016年,台灣政權再度輪替,民進黨上台執政,既是兩岸關系發展的重大變局,也是兩岸經貿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與機制化發展受挫,兩岸經貿往來與經濟合作受到沖擊,兩岸經貿關系發展格局出現新的重要變化。2017年,兩岸經貿關系發展前景依然不樂觀,将會在曲折中艱難前行。

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遇阻

馬英九執政時期,成為兩岸經濟往來與合作的一段黃金時代,尤其是ECFA的簽署成為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與推進兩岸經濟整合的重要标志性事件。然而,民進黨上台後,一方面因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緻兩岸兩會協商談判失去既有的政治基礎而宣告中斷,無法再簽署新的經濟協議,尤其是兩岸兩會努力多年基本完成談判的兩岸貨物貿易協議胎死腹中,兩岸經濟合作機制運作受到很大沖擊,宣告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發展時代的暫時終結。受此影響,兩岸ECFA下的兩岸合作機制、兩岸職能部門的經濟合作機制,甚至一些重要的民間經濟合作也均告停擺。2016年,島内政局變化與兩岸關系的惡化,迫使兩岸金融會議未能在年底前舉行,兩岸金融合作方式因此将發生改變,也與兩岸兩會新的溝通方式一樣,未來不可能面對面溝通、協商,隻能通過電話、電傳等間接方式進行。

台當局兩岸經貿政策由積極轉為消極蔡英文當政後,采取了與馬英九完全不同的兩岸經貿政策與路線,明确反對馬英九“從中國走向世界”的經濟發展路徑,主張與此相反的“從世界走向中國”的經濟發展路徑,即不是優先發展與大陸的經濟關系或優先與大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而是繞過大陸,優先發展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貿關系,尤其優先與美日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再通過美日等一同與大陸開展經貿關系或再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這一複雜、繞口的台灣經濟發展路徑成為蔡英文當政後處理兩岸經貿關系的核心思想。

蔡英文當政後,對兩岸經貿關系發展的論述并不多,沒有放在她應有的執政視野中,而是将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發展經濟關系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上,本身就是要弱化兩岸經貿關系。特别是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講中提出“告别以往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現象”的論斷。就是說,在蔡英文的兩岸及對外經濟發展問題上,不是積極推進兩岸經貿關系發展或經濟合作,也不是簡單地降低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而是要“告别”對大陸經濟的過度依賴,要建立新的兩岸關系,也就确立了她消極、保守甚至反動的兩岸經貿政策導向。蔡英文實現這一經濟發展思維的重要策略就是:一方面極力主張美國主導的TPP,希望能夠融入美日主導的西方經濟體系;另一方面就是大力推進的“新南向政策”,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希望通過這一手段達到在經濟上“疏中、遠中、脫中”的目的。在這種兩岸經貿思維下,蔡英文上台半年多來,沒有出台任何一項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或發展的政策措施,即使原本計劃在“立法院”審議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也沒有排進議程,反而加大對陸資入島的管制。

陸資入島受挫

台灣當局對大陸企業赴台投資一直嚴格限制,即使馬英九任内采取開放政策,但還是在民進黨壓力與政治考慮之下實施較外商更為嚴格的管制政策。其中,2015年大陸紫光集團與台灣同行展開積極合作,先後與台灣力成、南茂與矽品等3家企業簽署三項投資合作協議,投資入股達300多億元新台币,但因受選舉因素影響,台灣經濟主管部門一直沒有批準,拖到選後。民進黨上台後,台灣當局的大陸經貿政策更加保守、消極,未能批準這一投資入股案,反而對大陸企業赴台投資審查更消極、更嚴格,結果讓兩岸企業界的策略聯盟投資合作以失敗告終。北京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2016年12月北京兩岸新經濟論壇上深有感觸地表示,“台灣當局對陸資嚴防死守,有如面對豺狼虎豹,千方百計阻擋陸資;對美日資本進入,卻全盤接受,甚至卑躬屈膝,有如洋奴嘴臉。”他認為既然陸資過不去,台灣可以來大陸發展,大陸企業可能在大陸和台企合作。這充分顯示了大陸企業對投資台灣與兩岸經濟合作在台灣受阻後的無奈。

受島内政治環境變化與台灣對大陸企業投資不友善政策的影響,兩岸企業轉換投資合作策略,重新将合作場域定位在大陸與海外。台灣企業在兩岸企業投資入股合作受阻情況下轉變方式。2016年11月30日,台灣半導體封裝廠商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終止紫光集團入股案,改由直接出售公司總裁在上海宏茂48%的股權給予紫光公司,以籌措資金擴建上海宏茂微電子公司,并計劃在大陸上市。在台灣對陸資入股嚴格管制下,台資企業通過新的方式實現兩岸企業與産業的合作,可能開創新的兩岸産業合作模式。

大陸愛奇藝與台灣歐銻銻娛樂公司開展合作,計劃在台投資約100萬元新台币設立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資料處理服務業”及“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然而,11月底,台灣陸委會、文化主管機構與經濟主管機構下屬工業局等表示反對,認為愛奇藝有通過入口網站經營影音視内容服務的疑慮,且大陸未對台灣對等開放,于是駁回這一投資案,大陸對台投資再度受挫。

另外,台灣地區金融主管機構在處理人民币可贖回遠期契約(TRF)投資争議案問題上的做法,引起外商極大不滿,認為台灣政治力已過度介入幹擾金融監理,甚至美國與歐洲商會銀行聯席委員會聯席會議通過決議,發函給台灣地區金融主管機構,要求對TRF投資事件的監理問題進行解釋。外商普遍認為台灣投資有太多“人治”變數,“法令充滿政治色彩”。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全球競争力排名,台灣在“法規鼓勵外人直接投資”排名,自前一年度的50名跌落到第87名,就可看出台灣是多麼不歡迎外資。台灣媒體評論稱,“選前努力期待,選後等待落空”,“善變的政治,混亂的審查規則”。因此,有大陸企業家将大陸企業對台投資稱為“戴着手铐”的投資。

台商投資與兩岸貿易起伏不定

台商對大陸投資同樣受到島内政治與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有明顯放緩迹象。依台灣經濟主管部門的統計,2016年1月至10月,台商對大陸投資項目僅188項,遠低于對外投資的416項,年減少31.8%;對大陸投資金額為74.4億美元,也少于對外投資的103.5億美元,年減少14.7%。與過去幾年相比,台商對大陸投資占台灣對海外投資的60%左右相差甚大,目前降至41.8%。依大陸商務部統計,台商投資項目與金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2016年1月至9月批準台商投資項目2716個,同比上升30.5%;實際使用台資金額15.5億美元,同比上升28.6%。投資金額增長顯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上年投資基數低,整體投資金額不大,預計全年投資金額在20億美元上下。值得關注的是,兩岸台商投資統計結果相差甚大,台商投資項目數相差7倍之多,投資金額則相差2倍以上;而且呈現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發展态勢:一個是升,一個是降。就是說,兩岸台商投資統計很難準确反映台商對大陸投資狀況。另據台灣地區金融主管機構統計,到2016年9月底,台灣上市上櫃公司赴大陸投資合計累計金額為21467億元新台币,較2015年底略減少5億元,其中上市上櫃公司投資收益累計彙回台灣的金額為2837億元,占累積原始投資金額的13.2%。其中橡膠、電子零組件等産業彙回台灣的金額比較大(台灣《工商時報》,2016年12月24日)。2016年11月7日,“2016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繼續舉行,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曾培炎(右二)、台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左二)出席在廈門舉行的分論壇不看抽象的統計數字,就台商對大陸投資的标志性事件觀察,仍可發現台商大陸投資發展新動向。由于大陸有較完整的産業鍊與産品供應體系,台灣電子與高科技産業持續在大陸投資,2015年底台積電宣布在大陸南京投資30億美元設立半導體公司,2016年正式動工興建,是最具标志性與影響力的投資案。全球最大的電子大廠鴻海集團繼續加大在大陸的布局,不僅在貴州的大數據項目取得重大進展,而且與購并的夏普合作,計劃在大陸沿海地區擴大投資,興建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總投資達300多億元新台币,預計2019年批量生産,以打破三星在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闆獨占市場的局面。相應地,台灣紡織、鞋類等傳統産業的部分投資轉向東南亞等其他地區投資迹象明顯。2016年底前,台灣知名紡織企業儒鴻公司在年初關閉在台灣的中央成衣廠之後,又決定關掉大陸江蘇無錫優妮資紡織服裝有限公司的生産,轉向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其旗下12座成衣廠全部集中在越南與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這是個案,也是新的發展動向。

2016年大陸企業對台投資雖然有所增加,但投資金額仍十分有限。1月至10月,大陸對台投資項目130個,年減少3.7%;投資金額2.1億美元,年增長達60.8%。投資金額增長,主要是上年同期大陸對台投資金額太少,而且是因為2016年一個近億美元的大項目投資所緻,并不表示大陸企業對台投資呈現增長的态勢,而是特殊情況造成的,大陸企業對台投資仍進展遲緩。

兩岸貿易發展變化主要受外部經濟貿易大環境影響,受兩岸政治關系變化影響相對較小。在國際經濟普遍不景氣與外部需要不足情況下,2014年兩岸貿易開始出現下滑态勢,兩岸貿易總額為1983.1億美元,較上年僅增長0.6%;2015年降為1885.6億美元,同比下降4.9%;2016年持續衰退。依大陸商務部統計,2016年1月至9月,兩岸貿易總額為1275.5億美元,同比下降7%;大陸對台出口額為291.4億美元,同比下降13%;自台灣進口額為984.1億美元,同比下降5.1%。依台灣統計,2016年上半年台灣對大陸出口為503億美元,同比下降11.5%,遠高于同期台灣對外貿易出口衰退幅度(7.76%);從大陸進口215.6億美元,同比下降7%,與總體進口下降幅度相當(7.9%)。下半年開始,兩岸貿易形勢逐步好轉。依台灣統計,第三季度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轉負為正,10月與11月,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額分别達113.4億與107.1億美元,分别年增長14.9%與19.0%,均居各主要出口市場之首。台灣對大陸及香港的出口市場依賴度呈現連續四年下滑趨勢,2016年上半年降至38.3%。不過,第四季度開始,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顯著增長,而對其他地區增長速度相對有限,導緻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市場比重又顯著回升,11月約占台灣五大出口市場金額48.4%,占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42.3%,足以顯示大陸及香港市場對台灣外貿出口市場與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

兩岸經貿主體角色轉換

2016年,島内政治環境與兩岸關系發展形勢的重大變化,必然影響到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與變化,兩岸經濟往來與合作形式出現新的調整,市場導向取代政策導向,民間與企業開始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在民進黨執政前近半年時間裡,兩岸經貿關系發展也受到島内政治格局變化的影響,但并不顯著,兩岸經貿往來還能保持正常往來,兩岸經貿合作也取得一些實質性進展。2016年5月,中國(大陸)質量認證中心與台灣地區4家LED産品檢測實驗室簽署了兩岸LED路燈産品認證檢測合作合同。中國(大陸)質量認證中心将接受這4家台灣地區檢測實驗室(分别是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中心與電子檢驗中心)的相關檢測結果。這是兩岸達成的首個産品認證檢測領域的具體合作成果,有利于降低兩岸企業相互認證費用,節省時間,提高競争力。然而,随着民進黨的上台執政,兩岸關系進入一個不确定的發展時期,兩岸經貿關系發展受到重大影響,兩岸經貿發展環境與格局确實出現一些重要變化。除了兩岸經濟合作的正式協商管道中斷之外,大陸民衆赴台旅遊自2016年6月開始顯著減少。1月至10月,大陸赴台遊客為236萬人次,較上年同期272萬人次減少了13%,其中10月大陸團隊遊下跌60%,自由行旅遊也下降了30%;預計全年大陸赴台旅遊人數為350萬人次,約減少80至90萬人次。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策略也相應進行了一些調整。一方面,大陸依然堅定推進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鼓勵兩岸經濟合作。2016年9月,大陸邀請台灣8個非綠縣市負責人到大陸參訪,開展經濟交流合作,并提出加強與這8個縣市經濟合作尤其是包括赴台觀光旅遊、農産品采購、智慧城市合作等8項措施,而且很快推進與落實。11月,大陸派出“友善城市農特産及特色伴手禮踩線團”,赴台灣8個縣市采購農副産品,一舉簽訂了3000噸水果的采購合同。另外,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與台商協會負責人座談時釋放多項促進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措施。其中最受關注的一項是考慮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部分内容在福建省自由貿易區内先行先試,受到台灣工商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在大陸有關部門的鼓勵下,大陸企業積極推進兩岸民間經濟合作,尤其是鼓勵台灣青年到大陸創業就業。紫光集團設立了兩個兩岸經濟合作基金。一是投資達500億元人民币的“兩岸企業發展基金”:一是金額達100億元人民币的“兩岸青年創業基金”,預示着民間企業在兩岸經濟合作中将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另一方面,大陸對兩岸經貿合作中的一些問題重申立場,在鼓勵與支持台商赴大陸投資的同時,也強調不允許在大陸投資、又回台支持“台獨”,在台灣台商界與台灣島内引起高度關注。尤其是大陸有關部門依法對在大陸經營的台灣海霸王企業違規經營進行處罰,被外界認為或解讀為是對“綠色台商”的警告。随後,海霸王餐飲公司公開發表聲明,澄清本公司堅持“九二共識”,不是“綠色台商”,再度引發對“綠色台商”問題的關注。這也是兩岸關系變局下兩岸經貿往來的新現象。

事實上,兩岸關系形勢逆轉确實對兩岸經貿往來與合作産生諸多消極影響。大陸對台灣農産品采購有所減少,影響到兩岸農産品貿易,尤其是台灣農産品對大陸出口。同時大陸對台灣農産品與食品進口檢驗趨嚴,台灣不合格農産品比例顯著上升。2016年12月初,大陸公布的《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6)》中,台灣連續兩年成為大陸進口不合格食品最大來源地。2015年來自台灣的不合格食品達730批次,占26%,高居第1位,也高于2014年占比22%;其次為日本與馬來西亞,分别僅占6%與5.4%(台灣《工商時報》2016年12月9日)。過去幾年,大陸每年都會有專門的企業采購團專案采購台灣電子産品,每年采購額在40多億美元。2016年原本計劃的采購取消,成為兩岸經貿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變化與信号。

特别是各界廣為關注的兩岸虱目魚契作合作因兩岸關系形勢巨變與合作到期而終止。虱目魚契作是兩岸農業領域合作的典型案例,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台南市虱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表示,台南市學甲區與大陸虱目魚契作實行5年,學甲區每年向大陸供貨價值3600萬台币,總收入1.4億元,惠及208戶漁民,還有300多戶漁民排隊等着加入。另據台灣《旺報》報道,過去5年虱目魚契作為台灣養殖戶每年平均增加收入20萬至30萬元。這一合作模式的中止,使台灣虱目魚出口大陸顯著減少。據台灣地區農業事物主管機構統計,2016年1至8月,台灣虱目魚對大陸出口僅1.7萬噸。

台灣知名企業持續與大陸地方政府或企業加強合作,實現互利雙赢。在大陸崛起、曾以HTC打出響當當知名度的台灣宏達電子公司,在手機發展遇到挫折後,另起爐竈,在大陸發展VR産業,并加強兩岸的合作。台灣2016年11月,宏達電子與深圳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虛拟實境(VR)中國研究院項目,聯合發起設立100億元人民币的“深圳VR産業基金”。合作重點包括發展傳感器、顯示熒幕、圖形圖像、數據可視化、人機互動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建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投資機構共同參與、整體發展的創新體系,積極推動虛拟實境技術在醫療、軍事、工程、設計、制造等領域的示範應用。

王建民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