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匿名的狂歡

匿名的狂歡

時間:2024-10-26 01:51:47

科學家已經開始研究如何預測網絡讨論氣氛惡化的轉折點,然後設法提前幹預。

如果說互聯網給了每個人平等的言論機會,随之而來最“辣眼睛”的大概就是網絡噴子了。這些人無孔不入、出口成“髒”,成群結隊、防不勝防......他們噴起人來沒有理由,沒有原因,動不動就侮辱、威脅别人全家。

近幾年,随着網警執法力度的加大,我們時常聽到“某網民被依法查處并行政拘留”之類的新聞。當這些人從手機、電腦背後被揪出來時,人們發現他們也隻是年紀輕輕,甚至稱得上老實巴交的普通人。那麼,為什麼他們一到網上就性格大變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等線索判斷别人的反應,建立良好的合作,并由此組成聯系緊密的社會。衆多證據表明,合作是人類演化的核心特質之一:合作讓個人在團隊得到更多利益,生存的幾率也更大,因此善于合作的個體擁有更大的生存優勢。

這樣的互動已有幾千年的曆史,而互聯網出現隻有幾十年。人們常常會回憶起互聯網早期的美好時光。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各地的互聯網用戶是靠Usenet聯系起來的,它是一種分布式的互聯網交流系統,起源于各大學,大部分使用者都是老師和學生。每年9月新生入學,都要學習一番Usenet的用戶禮儀和網站規則。而1993年9月,“美國在線”向其全體用戶開放了Usenet權限,大批新用戶不斷湧入,這些“菜鳥”無視原有的禮儀和規則,把曾經是天堂的Usenet搞得烏煙瘴氣。這個事件後來被稱為“永恒九月”。

從1993年以前的Usenet用戶立場來看,這種說法的确有道理—互聯網的新用戶潮從那時起延續至今,從未停止,如今已突破40億大關。早期的Usenet之所以給人留下美好的回憶,不僅是因為用戶受教育程度高,更是因為它有點像早期的論壇:以觀點交流為主要目的、用戶需要注冊才能發帖、管理員和版主有權删帖封号等等。人們即使互相嘲弄、掀起罵戰,依然受到一定的約束。

我們所說的“噴”的定義,通常是:“有意的攻擊性、挑釁性的帖子或者内容,為了讓對方沮喪或者生氣。”從技術特征的角度講,越是開放的平台,噴子越多噴得越持久。比如同樣都是社交媒體,推特比臉書開放許多,出現的攻擊性言論、歧視性言論也更多。

為什麼一上網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心理學家将網絡交流時行為更自由更放肆的現象命名為“網絡去抑制效應”,即人們在網上更願意分享隐私、暴露現實中隐藏的自己、罵出現實中不會說出口的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網絡的匿名性、藏在屏幕後的隐形感、網上交流的非實時性、缺乏現實感(像是一場虛拟遊戲)以及權威的缺席等。

網上的很多反社會行為源自網絡互動的匿名性,對于這個問題,機器人或許能提供解決之道。科學家已經開始研究如何預測網絡讨論氣氛惡化的轉折點,然後設法提前幹預。

通過研究網絡文章下面的評論區,研究者發現,誘使普通人變身噴子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整個對話的氛圍(其他用戶的表現),二是用戶自己的情緒狀态。

犯罪學家詹姆斯·威爾森和喬治·凱林曾經提出“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破了一棟房子的窗玻璃,而這扇窗戶沒有得到及時修理,别人會收到縱容的暗示,走過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也許我們無法阻止第一個破壞窗子的人,但如果能盡早修複破窗,顯然也是有效的。

研究者通過搜集網上數據,包括人們表現出噴子行為的曆史記錄,由此建立了一種預判網絡暴力行為的算法,準确度達80%。比如說,一旦出現預警信号,社交平台就可以延遲這些用戶發表回複的時間,在發言前有更多時間思考,對話的整體氛圍都将得到改善。其他用戶看到的不當行為将變少,個别用戶做出不當行為的概率也會降低。

在耶魯的另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研究者發現公衆情緒在網絡上更容易變得義憤。腦部影像研究表明,人們産生道德義憤時,大腦會分泌欣快物質,産生快感。尤其是站在道德高點上抨擊作惡者,顯然讓批評者更加感覺良好。在現實生活中,譴責作惡者是有風險的—你可能會受到傷害,但在網上就不同了,不但安全,還有可能提升自己的聲譽。

在相對平靜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面對特别出格的行為,所以也沒什麼機會表達道德義憤。但打開微博,你會看到一幅迥然不同的圖景。近期研究表明,道德和情緒色彩強烈的信息更容易在社交媒體上得到傳播—每增加一個道德性或情緒性的詞語,微博被轉發的概率就會相應提升。

這要求我們熟悉的社交網絡也要不斷調整算法,鼓勵團結而非分裂,倡導積極的網絡體驗,抵制煽動和霸淩。與此同時,作為用戶,我們也應該讓網上的交流變得跟現實生活中一樣文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